禅宗说的“本来面貌”是什么意思?

  所谓「本来面貌」,禅宗的意思是说:在没有生与死之前的本来面貌是什么?

  已经进入了死活,这是一种现象,是身体的现象、心理的现象、情况的现象,这些现象加起来,就是生与死。那么,离开了这些死活现象,既不生也不死,既无生也无灭的本来面貌,是人人本具的,那究竟是什么呢?

  那是弗成思议的真如佛性。

  「弗成思议」与「不立文字」,这两个名词其实是同样的意思。只要用文字表达的,就是说话、符号;而思议则是用嘴巴讲、用头脑思虑,这也是符号,所有的符号都称之为「相」,都是现象。

  是以,「弗成思议」与「不立文字」讲的都是同样的器械,那就是放舍诸相之后,当下便能够发明自己的本来面貌。

  随时能放舍诸相,随时就能见到本来面貌,只要有一个念头没有办法离开现象,就是着相;只要执着于任何一相,那就跟本来面貌不响应了,自然也就见不到本来面貌了。

  许多人误解,在打坐时所产生的身心反应,如:轻安境、光明境、空灵境、感应境、神通境就是开悟的悟境,其实那也只是心理现象、心理现象,最多是精神现象。有这些现象是很好的,那是已经放下了粗重的身心累赘,心志专注,凝神安住,故有异于一般的经验出现,但它只是一种身心现象,不是开悟,未见本来面貌。

  《六祖坛经》所讲的无住、无念、无相,就是讲「本来面貌」,就是悟境,就是放下了所有一切自我中间的执着。好比演员需要化妆,需要穿戴各类不合的戏服,可是在卸妆以及脱下戏服之后,就显出了演员自己的本来面貌。

  禅宗所讲的本来面貌,是指放下了自我中间的执着,心无所住、念无所系,放舍诸相之后的大解脱、大涅槃。

  当你对一切现象的执着心一切放下时,这是无法用说话文字来表达、思考的如实境,所以叫不立文字,也称为弗成思议的悟境。

---摘自《圣严法师教默照禅》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清净法师:《圆觉经》讲记 第九章 净诸业障菩萨章

清净法师:《圆觉经》讲记 第九章 净诸业障菩萨章

第九章 净诸业障菩萨章世尊在本章为净诸业障菩萨等大众开示觉性本净,但由众生从无始以来,妄执有我、人、众生、寿命,认四颠倒为实我体,妄生瞋爱,生妄业道,不能入于清净觉海。本章学习提纲:众生的觉悟心为何...

唐卡-大白伞盖佛母

唐卡-大白伞盖佛母

大白伞盖佛母(此为她的愤怒像,主臂的左手持有一柄白伞盖,这是她的主要标志之一):大白伞盖佛母,藏文名叫“杜甘姆”,象雄文名叫“布扎阿甘”, 大白伞盖佛母是诸佛事业的化身佛,其化相亦有多种,包括千手、...

昆虫草木犹爱护

昆虫草木犹爱护

宋朝的时候,有一对姓宋的兄弟,哥哥名叫宋郊,弟弟叫做宋祁。两个兄弟一起在太学读书,而且功课都很好,父母都为这两个儿子感到欣慰。 有一天,他们在路上遇到了一位僧人,僧人告诉他们两人说「依你们的相貌来看...

夏威夷禁鱼翅

夏威夷禁鱼翅

夏威夷开全美之先,查禁鱼翅。夏威夷州长今天签署已经通过州议会表决的法案,从即日起,夏威夷禁止鱼翅加工以及买卖,研究用途的鱼翅,必须先取得主管单位核准才能使用。夏威夷希望透过这项措施,遏阻滥捕,挽救有...

类品述说·三十七道品:大架构篇 二、五根、五力 2-2-3 念力

类品述说·三十七道品:大架构篇 二、五根、五力 2-2-3 念力

大架构篇 二、五根、五力 2-2-3 念力何等为念力?谓四念处。 (北传杂阿含 力相应678(六六六))念力(梵 smrti-bala),于五根不断地数数修习及四念处之具修后,于修四念处得五种念处。...

你吃素了吗?研究显示:素食者比肉食者感到更快乐

你吃素了吗?研究显示:素食者比肉食者感到更快乐

吃素感觉更快乐?根据美国一个「追踪快乐(Tracking Happiness)」网站发表一项吃素变快乐(Eat Green,Be Happy)的研究报告,该研究主要在探讨素食主义和幸福感之间的关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