妄念来了当若何?

  《五灯会元》中记载药山惟俨禅师的一个公案:一日坐次,有一僧问:兀兀地考虑什么?师曰:考虑个不考虑底。僧曰:不考虑底若何考虑?师曰:非考虑。

  这一问答,成为曹洞宗参禅用功的基本。考虑,是有心;不考虑,是无心。从偏于一方而言,有心即病,无心亦病,用以超脱妄念与昏沉的当体,名曰:考虑个不考虑底。换一句话来,即非考虑是坐禅的当体,既离做作的各种妄念,又非无心不思的冥顽状态,是不起心动念,无心而照,照而无心。非考虑的非,不是否定之意,而是指坐禅时灵明寂照的正念。非考虑就是解脱,以此为坐禅的正念、正思维,就是脱表现成地离迷悟、超凡圣,念念悉正,心心皆不染污的心行。日本曹洞宗道元禅师在《坐禅仪》中说:若得此意,则如龙得水,似虎靠山,当知处死自现象前,昏散先扑落。那么,非考虑是什么境界呢?

  非考虑是有一个真实不虚的状态,是分别意识不动之前的境界。很多人认为打坐时要没有妄念才好,当妄念来了的时刻,就想要把它去除掉。我们要觉知妄念本身是缘生之法,它不属于我们自己的。什么妄念要来我们不知道,它什么时刻跑掉也不知道。正因为我们的分别意识,事后才知道有一个所谓的妄念。假如还以为有一个我在知道妄念的往来来往,就又添加一个妄念这就是所谓的根本无明,修行就是为了要解决这个根本问题。

  妄念的生起跟无我的觉知,其实是一体的感化。妄念的本身是意根的感化,其实就是实相。打坐时不要怕妄念的往来来往,因为妄念本身就是我们的实相。也没有别的一个所谓的妄念能让我们知道,因为在每一刻的当下,能和所、根和尘、心和境、妄念和我,本来是弗成分开的,同时往来来往,同时生灭。本来是一体,是我们考虑出这个是妄念,那个不是妄念,其实都是事实之后的意识分别。

  非考虑的正念,能让我们去真实地面对妄念往来来往。面对每一个念头,不管是善念照样恶念,不去管它们,甚至不管也不必管,更不必起心对治,对治是经由过程压制念头来断事实上也压不住,宗门中把这种落在二边的对治性的用功夫方法,比作以石压草,毕竟是劳而无功的。只有在真正打坐的当下,才会悟到我们的心量本来是很广大的,应用无穷。六根应目击色,应耳闻声,应鼻嗅香,应舌知味,应身知触,应意知法,一切施为运动,皆是法身。六根本来毫无挂碍,无爱无憎,无得无失,无去无来,平等平等地随缘生灭,都是自然解脱。

  曹洞宗祖师认为:打坐的真境界,是在于非考虑的正念。若正念相续,虽行住坐卧,动止威仪,亦不暂离,即可说是大悟的人。非考虑的正念,是正传的坐禅之法。坐的当下就是行佛威仪,就是佛的行履。对于非考虑的正念,宏智正觉禅师在《默照铭》中说,应以清净之心,默照内观,彻见法源,无纤毫障碍,廓然亡象。如澄净的秋潭水,如静夜的明月光,澄净孤明,安闲无双。

  佛法是不二之法,不立一法,亦不舍一法。在没有见道之前,修行人很轻易落入二边之中,取一舍一,死力想抓住个中自己认为好的一面,排斥或压制自己认为不好的一面。药山禅师所说的非考虑,教我们远离分别取舍,以无分别心做功夫。所谓无分别心,并不是说如无情之物顽然蒙昧,而是无住生心,无念之念,也就是考虑个不考虑底。

  谈及此,末学又想起别的一个公案。药山禅师在马祖座下开悟后,从新回到石头和尚之处。

  《景德传灯录》中记载:一日师坐次,石头睹之问曰:汝在这里作么?曰:一切不为。

  石头曰 :恁么即枯坐也。曰:若枯坐即为也。石头曰:汝道不为,且不为个什么?曰 :千圣亦不识。

  石头大喜,以偈赞曰 :

  从来共住不著名,任运相将只么行。

  自古圣贤犹不识,冒昧凡流岂可明?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心念容易飘浮不定

心念容易飘浮不定

远行与独行,无形隐深窟。谁能调伏心,解脱魔罗缚。僧珈逻仕达是舍卫城的一位长老比丘。他的妹妹生下儿子时,以他的名字为名。这男孩后来也出家为比丘。有一次这年轻比丘停留在某个村子的精舍时,有人供养他两件袈...

阿凡提的故事:臭黄金

阿凡提的故事:臭黄金

阿凡提有一个钱罐子,每当有了钱就放在罐子里,然后记上帐。他担心钱罐子丢了就把它埋藏在离家不远的废墟里。离这个废墟不远,有一个杂货店,店老板发现阿凡提经常出没于废墟,心想,这里一定有什么秘密。果然,他...

邱天道居士善捐墨宝“大福延年”再次成为善拍“标王”

邱天道居士善捐墨宝“大福延年”再次成为善拍“标王”

药师坛城(世界)文化集团传播有限公司和北京药师坛城国际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继2015年捐赠之后2016年再次向湖南省长沙洗心禅寺慈善基金会捐赠星云大师墨宝等藏品(十几件藏品),这次两件藏品就“拍”了1...

素食21天改变体质 无毒一身轻

素食21天改变体质 无毒一身轻

《无毒一身轻―――-21天改变体质》林光常博士林光常,台湾百盛癌症防治研究中心副执行长、台湾癌症基金会顾问。长期从事健康科普教育工作,在美国、新加坡等国有固定的电视节目进行健康饮食知识讲座。他所著的...

佛教故事:世间百态:大爆炸之谜

佛教故事:世间百态:大爆炸之谜

大爆炸之谜1908年7月30日早晨,印度洋上空晨曦微露,晓雾初开。突然,一个巨大的怪物从九天之外,迅猛闯入地球大气层,接着以风驰电掣般的速度向着遥远的地球北方冲去。过不了多久,从西伯利亚中部的通古斯...

佛教名词:【业障】_业障是什么意思_业障和魔障的区别

佛教名词:【业障】_业障是什么意思_业障和魔障的区别

业障 (佛教解释)佛教语,谓妨碍修行正果的罪业,比喻人的罪孽。 南朝 梁 慧皎 《高僧传译经中昙无谶》: 进更思惟:但是我业障未消耳。《法苑珠林》卷七五:如是神呪,具大威力,能受持者,业障消除。《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