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信法师:顿悟窍门也是日常功夫

  后人读《坛经》,一般都很在意《坛经》里面的顿悟窍门,实际上,六祖的顿悟窍门是建立在行正等于道的基本之上。没有行正等于道的平常功夫,顿悟窍门便成了空中楼阁。

  六祖在《坛经》里为上乘根器开立顿悟殊胜窍门的同时,更强调行正等于道的平常功夫,像心平何须持戒,行直何用修禅,心平行直是德,心坎谦下是功,外行于礼是德等等,《坛经》里随处可见。说到底,顿悟窍门也是日常功夫,是上乘根器的日常功夫。

  所谓上乘根器,我认为并不是指那些自以为是的聪明人,应该是指心平行直、善业深挚的人。只有心平行直、善业深挚的人,功夫积累到一定程度,机缘成熟,就像瓜熟蒂落,开悟了。

  所以,行正等于道与顿悟窍门,功夫上是一致的:前者着重于因的说法,后者着重于果的说法。两者同是日常功夫。所以六祖说: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觅菩提,恰如求兔角。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南京素食同缘社开示法语

南京素食同缘社开示法语

印光无知无识,少参少学。今承诸大居士之招,实深惭愧。窃维佛法有五乘。(一)人天乘。人乘持五戒,得生人道。天乘行十善,得生欲界天。加四禅四定,则生色无色界天。(二)声闻乘。修四谛,得四沙门果。(三)缘...

佛教故事:拒淫善报感应录:益友巧安排,淫祸得解脱

佛教故事:拒淫善报感应录:益友巧安排,淫祸得解脱

曹xx,明朝时人,当他还是太学生员时,因只知读书为求功名利禄,而忽略于进德休业,故课余之暇,常好冶游,并纵情于声色。他曾和邻妇有一段奸情,而事被其夫获悉。有一天他丈夫为捉奸,乃伪称欲出外数日方回;他...

佛教故事:禅·看开:青春很易逝,珍惜当下才能少些追悔

佛教故事:禅·看开:青春很易逝,珍惜当下才能少些追悔

青春很易逝,珍惜当下才能少些追悔孩子,趁年轻,何不埋头苦干,以成就一番事业呢?有位老人劝告一位少年。少年满不在乎地回答说:何必那么急呢?我的青春年华才刚刚开始,时间有的是!再说,我的美好蓝图还未规划...

为什么生食不用怕细菌?

为什么生食不用怕细菌?

“我的一位护士朋友说:喝红萝卜汁危险,因为不煮熟红萝卜会有细菌,对肝脏不利,薯仔芋头也一样,它们是在泥土里长出来的嘛,吸入泥土里所有的东西(包括坏的在内)。苹果和橙就不同,它们是在树上长出来的。我...

佛教故事:百喻故事广释:27、效医鞭伤

佛教故事:百喻故事广释:27、效医鞭伤

27、效医鞭伤人生一切的苦难,大都是行为的错误而来的业报。反过来说,一切的幸福快乐,也是智慧的行为而来。所以智慧是一切幸福快乐的泉源,欲成佛解脱生死非智慧不可。这样说,世间的一切争夺、造业,也是无知...

服气辟谷的具体操作方法 教你轻轻松松养出好身

服气辟谷的具体操作方法 教你轻轻松松养出好身

道教认为,宇宙间存在着一股气,这股气贯穿万事万事的始终,气聚则旺,气散则亡。这种观念在辟谷中得到体现,他们认为,人除了靠食物存活之外,还可以靠宇宙间的精华之气存活,因此只要掌握了保证人体内的气充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