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风烦恼具体说

  烦恼具体的表现为八风,即:称、讥、毁、誉、利、衰、苦、乐,今天我们具体地讲讲这个八风是怎么激发烦恼的。八风中的讥、毁、衰、苦本身就是烦恼,我们想人人比我还要清楚。所以,这里就不再重复,我们看看八风中人人都认为是好的称、誉、利、乐是若何激发烦恼的。

  称、誉、利、乐可以说人人都爱好,所以每一小我都想获得。所以,你要那个好的,别人也同样盯着那个地方,结果就发生抵触了,认为分配不公,认为表扬不公,认为赞誉不公,我吃亏了。处处都把我放在前面,什么工作都把我放在第一位,根本就没有斟酌他人,这就是烦恼的根本所在。

  我们学佛的人,进修了很多的佛法。应该来说心地比较僻静,然则在八风面前,很多人照样透不过这一关。为什么呢?因为他认为跟我的利益有关;跟我的面子有关;跟我的或者说跟我的寺院有关;跟我的师父有关;跟我的崇奉有关;跟我的

  我,因为有我在,烦恼的根本在这个地方。他不会把我当成处理品,把我当成处理品了,那就把我破掉了,假如把我处理掉了,就能证圣果了。或者说跟法有关,认为有一个真理非坚持弗成,事物的成长一定要按照某种模式,离开了这种模式就无法接收。

  所以,烦恼赓续,或者因为我或者可以不要我,然则要坚持某种规律或者自认为的真理。我们就是这样放不下这些。我们每一小我不管是佛学生照样俗人,我们不只执着于我,还执着于法。结果,给自己套上了一层稳固的枷锁,紧紧地被自己爱好的这个瑰宝烦恼泯灭。

  因为我们弗成能生活在一个孤岛上,都是生活在人群傍边、人际关系傍边,每时每刻都有一个自他关系存在,一切的问题都在自他的关系傍边表现出来,而表现得最凸起的,就是彼此都是我第一,首先斟酌的是我。有的人可能能够舍去我,然则法执一样稳固不舍,一定要坚持自己认为的真理或形式。

  所以,处理烦恼的第一方法就是要求自己。要如何要求自己呢?你不要老用眼睛盯着别人,早上一上殿时用眼睛盯着别人,看今天来了若干人;出坡的时刻用眼睛盯着别人,看看都有谁在负责做工作;鞠问的时刻用眼睛也是盯着别人,今天怎么只有这几小我吃饭;坐香的时刻,用眼睛盯着别人,看看谁来了谁没有、谁坐的稳。

  

  甚至看看获得称、誉、利、乐的人,他们处处还不如自己。这些称、誉、利、乐应该归自己获得。所以,在《六祖坛经》的无相诵中说:世人若修道,一切尽不妨,常自见己过,与道即相当若真修道人,不见世间过。若见他人非,自非却是左。他非我不非,我非自有过,但自却非心,打除烦恼破。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净土法门法语:魔境现前如如不动,才不会遭难

净土法门法语:魔境现前如如不动,才不会遭难

1有些人念佛,偶尔会见到西方境界,见弥陀、观音、势至,这是正常的。古德在许多论典当中为我们开示,佛菩萨现前是为我们作证明的、是增长我们信念的;魔境现前,他是来欺骗我们的、是来诱惑我们的、是来破坏我们...

很多人都不知道的厨房门口朝向禁忌 直对客厅的影响你一定要知道

很多人都不知道的厨房门口朝向禁忌 直对客厅的影响你一定要知道

现在很多的人都在城里买了新房子,而一般开发商在设计整个房子的格局的时候,往往也会存在一些漏洞。一般每个房子里都设有厨房,但是很多人对厨房的风水都是不注意的,厨房门口的风水布局好了可以生财,但是如果是...

手牵丝绦,丝绦拴竹篮,篮子引金鱼-鱼篮观音

手牵丝绦,丝绦拴竹篮,篮子引金鱼-鱼篮观音

有一天,般若智慧观音菩萨晨起,薄衣赤足在林中削竹,忽大圣至,见菩萨此状,大惑不解,刚欲问其故,菩萨头也没回便曰:“悟空,你来了。”大圣刚要秉事,菩萨曰:“慢着,且在外面等候。”悟空走出林外,侍从善财...

佛教故事:禅宗公案:白马方彖禅师悟道因缘

佛教故事:禅宗公案:白马方彖禅师悟道因缘

夔州白马仪峰方彖禅师,俗姓罗,达州人,法系不详。出家后,一心参究如何是鬼神觑不破之机,三年后,恍然有省。于是出川游方,遍历诸禅德。后结茅于双溪隐修。一天中午,方彖禅师正在庵中用瓦罐做饭。无意间,方彖...

55如何一门深入?

55如何一门深入?

如何一门深入?  近代的思想家胡适之先生曾经说过:「为学应如金字塔,要能广大要能高。」博览群籍是学问的基础,一门深入是学问的造诣。如果仅是博大而不精深,不能成为学问,只能算是常识,所谓门门通,门门稀...

佛教故事:观世音菩萨传:第三十二回 少室山大士退红军 洛阳市群生照宝镜

佛教故事:观世音菩萨传:第三十二回 少室山大士退红军 洛阳市群生照宝镜

第三十二回 少室山大士退红军 洛阳市群生照宝镜话说少林寺住持和尚因红贼李全遣使招降,一味歪缠不清,十分讨厌,便向来使道:出家人受十方供养,与世无争,如何肯甘心从贼?本当将你杀了,以绝李贼之念,现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