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风烦恼具体说

  烦恼具体的表现为八风,即:称、讥、毁、誉、利、衰、苦、乐,今天我们具体地讲讲这个八风是怎么激发烦恼的。八风中的讥、毁、衰、苦本身就是烦恼,我们想人人比我还要清楚。所以,这里就不再重复,我们看看八风中人人都认为是好的称、誉、利、乐是若何激发烦恼的。

  称、誉、利、乐可以说人人都爱好,所以每一小我都想获得。所以,你要那个好的,别人也同样盯着那个地方,结果就发生抵触了,认为分配不公,认为表扬不公,认为赞誉不公,我吃亏了。处处都把我放在前面,什么工作都把我放在第一位,根本就没有斟酌他人,这就是烦恼的根本所在。

  我们学佛的人,进修了很多的佛法。应该来说心地比较僻静,然则在八风面前,很多人照样透不过这一关。为什么呢?因为他认为跟我的利益有关;跟我的面子有关;跟我的或者说跟我的寺院有关;跟我的师父有关;跟我的崇奉有关;跟我的

  我,因为有我在,烦恼的根本在这个地方。他不会把我当成处理品,把我当成处理品了,那就把我破掉了,假如把我处理掉了,就能证圣果了。或者说跟法有关,认为有一个真理非坚持弗成,事物的成长一定要按照某种模式,离开了这种模式就无法接收。

  所以,烦恼赓续,或者因为我或者可以不要我,然则要坚持某种规律或者自认为的真理。我们就是这样放不下这些。我们每一小我不管是佛学生照样俗人,我们不只执着于我,还执着于法。结果,给自己套上了一层稳固的枷锁,紧紧地被自己爱好的这个瑰宝烦恼泯灭。

  因为我们弗成能生活在一个孤岛上,都是生活在人群傍边、人际关系傍边,每时每刻都有一个自他关系存在,一切的问题都在自他的关系傍边表现出来,而表现得最凸起的,就是彼此都是我第一,首先斟酌的是我。有的人可能能够舍去我,然则法执一样稳固不舍,一定要坚持自己认为的真理或形式。

  所以,处理烦恼的第一方法就是要求自己。要如何要求自己呢?你不要老用眼睛盯着别人,早上一上殿时用眼睛盯着别人,看今天来了若干人;出坡的时刻用眼睛盯着别人,看看都有谁在负责做工作;鞠问的时刻用眼睛也是盯着别人,今天怎么只有这几小我吃饭;坐香的时刻,用眼睛盯着别人,看看谁来了谁没有、谁坐的稳。

  

  甚至看看获得称、誉、利、乐的人,他们处处还不如自己。这些称、誉、利、乐应该归自己获得。所以,在《六祖坛经》的无相诵中说:世人若修道,一切尽不妨,常自见己过,与道即相当若真修道人,不见世间过。若见他人非,自非却是左。他非我不非,我非自有过,但自却非心,打除烦恼破。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知义法师: 念佛只要诚心念几句就好了,何必常常念-

知义法师: 念佛只要诚心念几句就好了,何必常常念-

知义法师: 念佛只要诚心念几句就好了,何必常常念? 法华经云:‘一称南无佛,皆共成佛道’,由此看来,并不需要常常念。如果我们的心已诚到极点,善业更是满到极点,在这种条件下,可以不必常常念,但问题是...

和尚回籍投亲一番话竟让父母舍弃家财削发了

和尚回籍投亲一番话竟让父母舍弃家财削发了

有一年轻妇女,忠诚奉佛,夙夜迟早诵经礼拜,从不懈怠;但她熟悉不足,信佛只是为冀求福报。一日,梦见观世音菩萨,对她平易近民地问道:“你有什么希求吗?”妇女见是观世音菩萨,即忙下拜,然后说道:“如有可能...

480位禅宗大德悟道因缘:疏山匡仁禅师悟道因缘

480位禅宗大德悟道因缘:疏山匡仁禅师悟道因缘

疏山匡仁禅师悟道因缘抚州(今江西境内)疏山匡仁禅师,又作光仁禅师,洞山良价禅师之法嗣,吉州新淦(gan,今江西清江县)人。少年时投本州元证禅师落发出家。匡仁禅师虽然生得矮小丑陋,但是精于言辩,众莫能...

放生护生 一只母兔认子的真实故事

放生护生 一只母兔认子的真实故事

  有的动物会在自己的子女身上留下特殊的气味,它们是靠气味认亲的。(图片来源:网络)我老家在江苏,农村种庄稼,象棉花、麦子,花生什么都有。不知从哪年开始,野兔来到了我们村的地里,野兔可不懂规矩,有时...

益西彭措堪布:金刚萨埵心咒是最直接、最有效的忏罪如意宝

益西彭措堪布:金刚萨埵心咒是最直接、最有效的忏罪如意宝

益西彭措堪布:金刚萨埵心咒是最直接、最有效的忏罪如意宝今天我们以问答方式,再讲讲有关金刚萨埵法会和修忏悔法的问题。1.问:什么人可以修这个法呢?答:任何人都可以修,这个《金刚萨埵修法如意宝珠》法门有...

得丑陋报的因缘

得丑陋报的因缘

江苏太仓同觉寺南方增长天王《佛说业报差别经》:一者好行忿怒。二者好怀嫌恨。三者诳惑于他。四者恼乱众生。五者于父母所无爱敬心。六者于贤圣所不生恭敬。七者侵夺贤圣资生田业。八者于佛塔庙断灭灯明。九者见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