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清法师:“不识本心,学法无益”,是否就不能学佛修行了?

信众问:

五祖说,不识本心,学法无益,我们是否就不能学佛修行了?

仁清法师开示:

不识本心,学法无益出自《六祖坛经》,是五祖对六祖说的。如果没有认识本心所在(没有亲证本心)的话,修学佛法都将落于玄想与空谈,所以学法无益。释迦牟尼佛成佛是说过一切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但因妄想执著不能证得。就是说一切众生皆有佛性,一切众生皆可成佛。不识本心,学法无益,这是禅宗祖师的主张,禅宗主张直指人心,见性成佛。达到的目标是大彻大悟,明心见性。只是见到了佛性,并不是成佛了。因为悟后起修,开悟只是修行的开始。

所以不识本心,学法无益这句话是很要命的,我们看了很容易有挫败感,有点小受伤,或者大受伤。其实,用不着大受伤,也用不着小受伤,为什么呢?学习是有个过程的。是不是就不能学佛修行了,答案自然是肯定的。我们照样可以学佛修行,因为六祖慧能大师说过只接上根利根之人,只接最上乘人。其实,《六祖坛经》这部经是专门留给上上根人修行(即具有上上等善根的有缘人),是专门用来培养日后佛门的方丈和主持,也就是祖师。

原标题:仁清法师:不识本心,学法无益,我们是否就不能念佛修行了?

转自微信公众号:听明师讲正法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行脚九华山)昼伏夜出 风餐露宿

(行脚九华山)昼伏夜出 风餐露宿

(行脚九华山)昼伏夜出 风餐露宿星夜兼程露宿广场“人天长夜,宇宙黯暗,谁启以光明?三界火宅,众苦煎迫,谁济以安宁?大悲大智大雄力,南无佛佗耶!”今夜没有一丝月光,偶有细雨飘来,在漫漫长夜中经行,我耳...

释摩男本四子经

释摩男本四子经

释摩男本四子经 吴月支国居士支谦译闻如是。一时佛在释羁瘦国。行在迦维罗卫兜国泥拘类园坐于树下。是时有释人名曰摩男。到佛所前。以头面着佛足为礼白佛言。我常闻佛语輙着意中。我闻佛说人心有三态。有淫态有怒...

佛教故事:宗门故事:老实开示

佛教故事:宗门故事:老实开示

明代有一高僧辨融禅师,师初住卢山,朴实无华,自律甚严,精勤行道,时忘寝食。一日,诵《华严经》,顿证华严三昧,得大解脱法门。后入京师,大作佛事,化度群品。当时王公大臣,名士俊彦,无不瞻仰敬服。有一天,...

五蕴--《藉心经说真谛》中有关五蕴部分内容

五蕴--《藉心经说真谛》中有关五蕴部分内容

什么是五蕴?什么叫了?何为“照见”?什么是色蕴?如何理解五蕴中的“色蕴” 什么是受蕴?如何理解五蕴中的“受蕴”?什么是想蕴?如何理解五蕴中的“想蕴”?什么教行蕴?如何理解五蕴中的“行蕴”?五蕴中哪一...

佛教故事:禅理故事:看破生死

佛教故事:禅理故事:看破生死

看破生死人生了必然会死,这是恒古不变的定律。而佛家还认为:死了还会再生,生生死死,死死生生,生死是没有止息的。人,从过去的生命延续到今生,从今生的生命延续到来世,主要就是业力像一条绳索,它把生生世世...

45位博士谈佛教

45位博士谈佛教

1、复旦大学常德博士:  有时一看周围之人那种根本不懂佛法,但却随意马虎地对我们佛教徒动辄翻以白眼的神志,我就认为。。。。。等将来他们真的人缘聚足迈进佛门了,当他们要想真正吃透一部佛经,真正把一种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