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损阴德最难修

缺损阴德最难修

唐皋,是安徽歙县人,在青年时代,只知孜孜

用功读书,脑海中从来没有考虑追逐异性的事,可说是一位标准的模范青年。邻居有一位小姐,对唐皋颇为爱慕,常常借故跑到他的书房去,与他亲近,甚至公开约他幽会,都经他严词拒绝,他为了避免小姐的纠缠,在书房读书的时候,就把房门关锁起来。有一天晚上,唐皋正在书房灯下读书,那位小姐又到书房门外来敲门,他就高声读书,装作没有听到门声。可是小姐不肯罢休,又跑到书房的窗前去,用舌把糊窗的纸舐破,从破损的纸洞中,望着书房中的唐皋,向他调笑,他没有办法,只得站起来向她敷衍说:小姐!真对不起,今天我没有空,请你明天再来。

少女不断纠缠唐皋

第二天,唐皋把破损的纸窗糊补好,并在纸窗上题着如下二句:舐破纸窗容易补,缺损阴德最难修。当晚小姐果然又来窗前,看到纸窗的破洞已补好,而窗纸上题着上面二句话,心中颇感惭愧,便自动的不再吵闹他,静悄悄的回家去了。附近寺院中有一位和尚,常常在唐皋家中门前经过。一天晚上和尚夜归,又途经唐宅,看到门前悬着一块状元匾,左右悬着二盏红灯,左灯写着舐破纸窗容易补,右灯写着缺损阴德最难修。可是再欲凝神细看时,匾与灯忽又不见,和尚感觉大大的奇怪。第二天,和尚跑到唐宅去看唐皋,告诉他昨晚在门前遇见的事。唐皋就指着纸窗上题的那二句,并说明其原由。和尚始恍悟昨晚所见门外的红灯,是唐皋善心感应的神火。不禁惊叹的说:窗前题语,门外悬灯,感应之机,捷于桴鼓。并且进一步慰勉他说:像你这样高尚的道德,前途一定未可限量。过了一年,唐皋果然考中状元,名闻天下。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肉欲”消失8年为什么感觉却更爽

“肉欲”消失8年为什么感觉却更爽

素食带来清新舒畅的身心感受,只有自己知道我素食8年,食肉的欲望已经完全没有,健康反而得益深厚。其实,素食只要搭配得当,不但身体所需的种种营养均可满足,而且,能避免肉食所带来的危害,诸如过量的激素、抗...

药师坛城“法施”连载67

药师坛城“法施”连载67

【药师坛城“法施”连载67】药师禅:佛说,万物皆有情。在有情的岁月里,我们每个人,都可以做真实的自己。世俗给你我的,不过是一件或朴素、或华丽的羽衣,我们可以装扮得更加妖绕,也可以褪去所有的光环。做一...

虚云法师开示录-七月初八日开示

虚云法师开示录-七月初八日开示

七月初八日开示我是一个闲人,常住什么事都与我不相干,与大众有缘,在堂里摆摆闲谈。百丈大智老人,以禅宗肇自少室,至曹溪以来,多居律寺,虽别院,然于说法住持未合规度,于是别立禅居。古人一片婆心,为了培育...

生根活佛:修五加行

生根活佛:修五加行

生根活佛:修五加行 问:五加行是什么?答:五个学佛的前行及准备之法。问:那五个是学佛的前行?答:每个教派有所不同说法,一般来说,五加行:皈依词、菩提颂、磕头、百字明咒、上师相应文,每个加行都念十万遍...

凡修学佛法者,身必须处于适宜的环境中,不能去那些对自己修行不利的地方,否则,将影响自己修行,有损于自己的功德。

那么,哪些地方不可去呢?

一、不可去处有三种

1、怨仇争处不可去

对于怨仇争斗的地方不得去围观,因为我们初学佛者未生起利他之功德,没有调解的能力,围观时不但会生起嗔心,而且还会被牵连进去,对自他都没益处。

平时生活中,对自己有误解或不好看法的人尽量敬而远之,以免彼此增加不必要的误解和矛盾。

2、众人聚处不可去

这里的众人聚处是指没有正知正见愦闹的人群等,并非众多道友一起精进闻思修行的地方。对于一个修行者来说应该处在适合的环境,通过闻思得到正见。

所以,除了成就后去弘法利生外,应尽量避免去众人聚集的地方。

3、玩乐之处不可去

玩乐之处是指诸如去打麻将、下棋、跳舞、看录像等游玩的地方,这些地方容易助长贪嗔痴,却难以增上智慧。

当然,这些看似容易,做起来却难,故我们应当努力。

二、不可宣说有三种

01、不宣偶尔出离心

因为一个人的出离心若不是建立在正知正见上,那就只是一个凡夫刹那易变的心念。

尤其在平时遇到逆境违缘时所生的出离心,是非常不稳固的。有时刚见到一位师父,马上激动得眼泪都流出来了,想要出家,但还没过几天就又后悔了——凡夫的心就是这样,心态不可靠。


02、不宣自己狡诈行

有两种解释:一是在别人面前要以诚实忠厚来对人对事,不能像世间人那样狡诈,整天以欺骗维生,然后还洋洋自得,四处夸扬自己的丑事,以狡诈为自豪;另一种是自己本来是个老实人,但把偶尔的一些错事跟别人老老实实地说了,但这类事情往往说不清楚,别人也会据此断定你很不可靠,这样,引起别人的误解,对自己没有利益。

03、不宣自己之善行

不要对别人宣说自己的善行:拜了多少部经,在哪个静处修行了多久,念了多少咒等等。这样很容易毁灭这些善根的功德。

但有些大德为了弟子们更加精进,在适当的时候也要宣说自己的一些善行,这是一种摄受的方便,菩萨唯利他人之善巧,不属此类所遮。

修行人不可去的三种地方

凡修学佛法者,身必须处于适宜的环境中,不能去那些对自己修行不利的地方,否则,将影响自己修行,有损于自己的功德。那么,哪些地方不可去呢?一、不可去处有三种1、怨仇争处不可去对于怨仇争斗的地方不得去围观...

纯智法师:什么是正行(151—160)

纯智法师:什么是正行(151—160)

纯智法师:什么是正行(151—160) 151、什么是正行? 答:一,以三学为修行的总纲;二,以四摄为利他的方便;三,以六度为修行的正行;四,以老实做人为修学的起点;五,以轻安明净为修学的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