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故事:禅宗公案:逞神通喝茶

麻谷等五位大德悟道后, 行脚参方, 以资增益。

时天热口渴, 见路旁有一婆婆卖茶, 乃唤婆云: 请来五杯 茶。婆乃对五位和尚问云: 大德何往?曰: 参善知识。 婆送上茶后曰: 我这里茶要有神通才能喝, 无神通不能喝!

五位大师虽已开悟, 但神通未发, 面面相觑, 不敢举杯饮茶。

婆见状哈哈大笑云: 五个呆鸟看老婆子逞神通喝茶! 举 起杯来, 一一饮尽。

五人看罢恍然大悟, 齐声道: 今日才是我等真正悟道时! 我等时时在神通中, 不知是神通, 还向外驰求。今日不逢婆婆, 又几错过一生!

4.何处惹尘埃

五祖宏忍大师一日对全体门徒说:"汝等各去自看智慧,取自本心般若之性,各作一偈来呈吾看。若悟大意,付汝衣法为第六代祖。火急速去,不得迟滞。思量即不中用!"

当时,神秀为教授师,德高望重,徒众都以为他会接班为六祖,所以推让他作偈。神秀作偈云:

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

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惠能当年在磨坊舂米,由童子引他出来听人念神秀偈,一听则反应神速,即说我亦有偈: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惠能作偈之后,五祖潜入碓坊,以杖击碓三下而去。惠能即会祖意,三鼓入室。祖以袈裟遮围,为说《金刚经》。说至"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时,惠能言下大悟,一连说出了五个"何期":"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何期自性本不生灭,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无动摇,何期自性能生万法!"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学诚法师:佛教如何看待神通与感应

学诚法师:佛教如何看待神通与感应

网友:我的问题就是,我接触的不少人,是被吸引过去说去信佛,经常的原因是有人说佛有神通,有特异功能,我想在这里问一下是不是真的。学诚法师:神通肯定是有的,就比如说我在说话,你为什么能够听得到,这也是一...

省庵大师:不净观颂

省庵大师:不净观颂

○佛为贪欲众生,说不净观。观之既久,贪欲即除。可以越爱河而超苦海。余闲居阅《大智度论》,因取意而为之颂,以此自警,并以警世云。有爱皆归尽,此身宁久长。替他空堕泪,谁解返思量?(死想。先作此想,为下九...

佛教名词:有漏皆苦是什么意思_有漏皆苦的漏什么意思

佛教名词:有漏皆苦是什么意思_有漏皆苦的漏什么意思

有漏皆苦(佛教解释)有漏皆苦的漏是烦恼的意思。为什么漏了就是烦恼呢?在于宗教的修持,要讲究六根(即眼耳鼻言身意)的内守,不能内守,即是外漏,或称心攀缘于外,心随物转,则烦恼多生,所以有漏就是有烦恼。...

善心救自己

善心救自己

古代有个教书的先生,他被一个乡村聘为一所学堂的老师教书,这位老师为人很老师也很尽责,大家很喜欢他,再说他教的书很好,就这样年复一年,突然在一个学期末时,村长给了他平多很多的银子,然后和他说你明年不用...

慈悲忍辱,天官赐福

慈悲忍辱,天官赐福

台州的彭矩,性情慈祥而且谦逊。他曾经跟另一个人,投宿在同一家旅馆。后来彭矩先回家,那个人遗失雨伞,以为彭矩拿走,便来到彭家怒骂。看见彭矩的表现好像很懦弱,就说:「我遗失衣裳,也要你赔!」彭矩照那个人...

净土法门法语:真实的不但说不出,想都想不到

净土法门法语:真实的不但说不出,想都想不到

【南狱怀让云,说似一物即不中,又云,凡有言说,皆无实义。】这句话《坛经》上有,宗门语录里也有。『怀让』是六祖惠能的学生,他有两个徒弟,在中国佛教里头比老师名气还大,确实成就超越老师,这个人是明心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