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土法门法语:念佛、想佛有大利益

决定没有贪爱的念头,你保持在清净平等觉,那要忍,这是善缘顺境。恶缘逆境,那就是碰到找麻烦的,羞辱、毁谤你的,造谣、生事、障碍、陷害,你还是清净平等觉,无动于衷,这样你才顺利通关。

不要把所看、所闻的放在心上,把阿弥陀佛放在心上,就叫做妙用。要把这个当作第一桩大事!想到别的地方,马上觉悟到,我想好事,三善道,我想坏事,三恶道。宗门大德有句话说,“不怕念起,只怕觉迟”,念头才起,不管它善与恶,阿弥陀佛。这叫真念佛人,这叫老实念佛人。

不要常常念着,我过去做什么坏事,为什么?你想一次又造一次,你那个恶业就愈来愈深。不要想这些恶的,也不要想善的,专想阿弥陀佛,把一切善恶统统忘掉,专念阿弥陀佛。现在人的思想是贪瞋痴多,天天念头落在贪瞋痴上不好,这是三恶道。为什么不念阿弥陀佛?为什么不想阿弥陀佛?念佛、想佛有大利益,为什么不干?

到这个人间来,是业力牵引过来的,这叫引业;这一生在这个世间贫富贵贱、寿命长短,那是满业。佛经将众生造的业分作两种,引是引导你到哪一道投生,满是在这一道这一生的状况,那就是“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真的是所谓“不是不报,时辰未到”。

 

声明:本站为在公安机关登记备案的互动式网站,文章、图片和视频均为网友上传,如有发现我们文章、图片或视频侵权,请通过邮件xuhua@xuefo.net与我们取得联络,我们在接到通知后会立即删除。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佛经中的古德须赖,是如何看待物质享受的

佛经中的古德须赖,是如何看待物质享受的

佛陀住世时,舍卫城中住着一位赤贫如洗的佛弟子,名叫须赖。他虽然贫穷潦倒,却深信佛陀所开示的教理,因此丝毫不把贫苦放在心上,寡欲知足,修持梵行,并且时常到僧团当中聆听教义,恭敬地供养礼拜佛陀。此典出自...

修行人的十种表面--之五   为僧不守戒流为表面

修行人的十种表面--之五 为僧不守戒流为表面

为僧者,若不奉守佛法戒律教规,所修之行必为有过之行,流于表面,则无真正成就。佛陀有云:不奉守佛教戒法的比丘,虽然不贪求情爱之欲,却贪求利养。此意即指为僧者不守戒法,则将贪求世法之益,而无修行之心,自...

一个易学圈走出来的佛子对算命的看法

一个易学圈走出来的佛子对算命的看法

转载我本人误打误撞进了易学圈,这么久的算命经验使我对易学界和八字等算命方法有了深入的了解,我曾经在qq算命群整天的算命,也担任过国内各大主要易学论坛的八字斑竹,到现在一些论坛还没有把我的名字去掉。这...

达真堪布:可以给不信佛的家人做肉菜吃吗

达真堪布:可以给不信佛的家人做肉菜吃吗

达真堪布:可以给不信佛的家人做肉菜吃吗 问:做为家庭主妇的修行人,可以给不信佛的家人做肉菜吃吗?达真堪布答:可以做。如果你不做的话,家人会起烦恼。自己尽量吃纯素食,实在不行就吃里面的素菜。做菜时尽量...

佛教故事:人物故事:布袋和尚是弥勒佛吗_弥勒佛化身布袋和尚的故事

佛教故事:人物故事:布袋和尚是弥勒佛吗_弥勒佛化身布袋和尚的故事

布袋和尚是弥勒佛吗?布袋和尚是弥勒佛。千百年来弥勒佛的化身布袋和尚的传奇在这悠悠天地间诉说着人世的苍茫和美丽,穿越着千年僧寺的悠悠钟声,一如既往地演绎着古老的传承。弥勒,为梵文Maitreya的音译...

达真堪布:随缘和随便有什么区别

达真堪布:随缘和随便有什么区别

达真堪布:随缘和随便有什么区别 问:随缘和随便有什么区别? 上师解答:“随缘”是自自然然的,“随便”就有改造和取舍。特意去做一件事情或是特意不去做,若是心里都有分别和执着,那就是随便不是随缘。随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