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奘法师:性自清净 净无净相

性自清净 净无净相

“若言着净,人性本净”,真如自性本来清净无染。

“由妄念故,盖覆真如,但无妄想,性自清净”,只要放下妄想,“性自清净”。很多打坐的人,总是发愁为什么总是有妄念啊?为什么不清净啊?其实,想消除妄念的心,想要清净的心是不是妄念啊?所有的都是妄念!

“起心著净,却生净妄”,想要得“净”,结果却以净为妄了。这也是很多学佛人的通病——为佛法所缚——什么都可以放下,最后倒是佛法放不下。

佛陀在《金刚经》说:“我所说法,如筏喻者,法尚应舍,何况非法?”过河用筏子,过了河就舍了,祛病用药,病好药除。

“妄无处所,著者是妄”,妄本身没有“处所”,因为执取,执取之心就是“妄”。

“净无形相,却立净相,言是工夫”,有人认为一念不起是“净”,其实“净”没有形象。比如正刮十级大风,天旋地转,草木横飞。如果没有一树一叶一风等任何障碍物,就不知道刮多大风。因为有对立,有树叶有风,风才有了形象,这也就是“却立净相”。

这是让我们在修行达到更高层面上,“高高山顶立,深深海底行”,让我们百尺竿头,更进一步。明白了这个,再看六祖和祖师们教育人,你就会明白。

严阳尊者拜访赵州禅师,说:“一物不将来时如何?”赵州禅师说:“放下”。

尊者说:“放不下如何?”

“那就背起来吧。”

你看,都是对法,你执什么我就破你什么。当你不偏执的时候,就差不多了。

“作此见者,障自本性,却被净缚。”也就是被“修行”所缚,被“没有妄念”所缚,被“平静”所缚。

真正的佛法是通流之法,能够给予喜悦幸福的才是佛法。有人借佛法的修行,以一种非常高妙的借口来推诿对社会、对家庭、对人生的责任,来转移自己根本的困惑和需要,这样的修行不是佛法。

可以用六祖给的镜子检视自己的身心是不是在这个层面上,是不是“却被净缚”?是不是用一种非常高妙的理由——我是修行人,我要持戒,我要修定,我要开慧,我要成佛做祖——作为挡箭牌,要求他人不能干扰我,如果不理解我就成为我的障道因缘?这番业果的轮转、生死的轮回在每一个起心动念处,修行人不要欺骗自己的心。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净土法门法语:佛为什么不建道场?现在有些道场建大了,有些人为什么来出家

净土法门法语:佛为什么不建道场?现在有些道场建大了,有些人为什么来出家

“般若”是什么?般若是释迦牟尼佛一生讲经的核心。他讲了二十二年,这门课。“阿含”十二年,小学;“方等”八年,这中学;“般若”二十二年,这大学;最后“法华”八年,那是研究所。他老人家一生,没有形式、没...

佛教故事:佛典故事:最快乐的事

佛教故事:佛典故事:最快乐的事

最快乐的事佛陀在舍卫城时,有四个新近皈依的弟子聚在一起讨论修行的心得。那时正是春暖花开的时节,到处开满美丽鲜艳的花朵,散发浓郁的香味,还有蜜蜂和蝴蝶在花丛中飞舞。这四个弟子看到这样的景色,感到十分惬...

佛教故事:哲理故事:为生命让路 对生命敬畏

佛教故事:哲理故事:为生命让路 对生命敬畏

2012年4月一个春风沉醉的晚上,在德国的下萨克森州,一位50多岁的男子刚刚参加完朋友的聚会,正怀着愉快的心情行驶在回家的路上。正当他哼着小曲专心致志开车时,忽然发现有一只刺猬正准备横穿马路。紧急刹...

“猪羊炕上坐,六亲锅里煮”,这个公案故事是在说我吗?

“猪羊炕上坐,六亲锅里煮”,这个公案故事是在说我吗?

“年”是儿时最为期盼的,而关于儿时年事的一幕,却是我如今最不想、也不愿回顾的……在老家的小村落里,人们日出而耕,日落而归,日子安静而又寂寥,似乎唯有过年的鞭炮声,才能打破小村日复一日的沉寂,而过年最...

梦参老和尚:为何信佛的多,感应的少

梦参老和尚:为何信佛的多,感应的少

摩德勒伽就是智母,藏者含藏意,母能生意,含藏一切智慧,所以叫智母,学智慧首先要学空义,学完了学有义。一切的经律论都建立在空和有上。有因持戒而达到空的,就说明了无障无碍一切烦恼都消失了。这个很深,必须...

怎样处理感情问题比较好 教你如何化解情感危机

怎样处理感情问题比较好 教你如何化解情感危机

夫妻关系不和谐在三四十岁的人群中成为一个很普遍的现象。随着时间不知不觉地流逝,两个人刚结婚时卿卿我我的热情逐渐被冷淡和漠不关心所取代。那么,这时候我们应该怎样处理感情问题呢?下面给大家分享几个处理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