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奘法师:性自清净 净无净相

性自清净 净无净相

“若言着净,人性本净”,真如自性本来清净无染。

“由妄念故,盖覆真如,但无妄想,性自清净”,只要放下妄想,“性自清净”。很多打坐的人,总是发愁为什么总是有妄念啊?为什么不清净啊?其实,想消除妄念的心,想要清净的心是不是妄念啊?所有的都是妄念!

“起心著净,却生净妄”,想要得“净”,结果却以净为妄了。这也是很多学佛人的通病——为佛法所缚——什么都可以放下,最后倒是佛法放不下。

佛陀在《金刚经》说:“我所说法,如筏喻者,法尚应舍,何况非法?”过河用筏子,过了河就舍了,祛病用药,病好药除。

“妄无处所,著者是妄”,妄本身没有“处所”,因为执取,执取之心就是“妄”。

“净无形相,却立净相,言是工夫”,有人认为一念不起是“净”,其实“净”没有形象。比如正刮十级大风,天旋地转,草木横飞。如果没有一树一叶一风等任何障碍物,就不知道刮多大风。因为有对立,有树叶有风,风才有了形象,这也就是“却立净相”。

这是让我们在修行达到更高层面上,“高高山顶立,深深海底行”,让我们百尺竿头,更进一步。明白了这个,再看六祖和祖师们教育人,你就会明白。

严阳尊者拜访赵州禅师,说:“一物不将来时如何?”赵州禅师说:“放下”。

尊者说:“放不下如何?”

“那就背起来吧。”

你看,都是对法,你执什么我就破你什么。当你不偏执的时候,就差不多了。

“作此见者,障自本性,却被净缚。”也就是被“修行”所缚,被“没有妄念”所缚,被“平静”所缚。

真正的佛法是通流之法,能够给予喜悦幸福的才是佛法。有人借佛法的修行,以一种非常高妙的借口来推诿对社会、对家庭、对人生的责任,来转移自己根本的困惑和需要,这样的修行不是佛法。

可以用六祖给的镜子检视自己的身心是不是在这个层面上,是不是“却被净缚”?是不是用一种非常高妙的理由——我是修行人,我要持戒,我要修定,我要开慧,我要成佛做祖——作为挡箭牌,要求他人不能干扰我,如果不理解我就成为我的障道因缘?这番业果的轮转、生死的轮回在每一个起心动念处,修行人不要欺骗自己的心。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呆庵普庄禅师悟道因缘

呆庵普庄禅师悟道因缘

呆庵普庄禅师悟道因缘杭州径山呆庵敬中普庄禅师,天童了堂一禅师之法嗣,俗姓袁,台州仙居人。普庄禅师出家后,一度游方参学,后投天宁了堂一禅师座下。初礼天宁,了堂禅师便问:何来?普庄禅师道:天童。了堂禅师...

吉祥尊者:自然的代价 第八十一回

吉祥尊者:自然的代价 第八十一回

第八十一回于是玄龙提着雁儿,一股劲逃回海底龙宫。阿修罗将兵直追到龙宫外,高呼叫战。海龙王一站出来,大声斥责地问。「这是本王的领地,你们阿修罗来到本王面前胡闹,未免太失礼!」「你的龙群才失礼,夺走了我...

欲海回狂白话卷一:法戒录_劝医士

欲海回狂白话卷一:法戒录_劝医士

第一卷 法戒录 劝医士劝医士(共二则,皆法)淫欲冲动的念头,别人难以克除,医生却很容易打消。为什么呢?人们想到生病的时候,欲念自然变淡,而医生每天所见的都是病人,这是其一。别人因为不懂得养生,所以才...

佛教故事:禅宗公案:莫易信

佛教故事:禅宗公案:莫易信

有学僧请示慧忠国师道:古德云:青青翠竹尽是法身,郁郁黄花无非般若;不信的人认为是邪说,有信仰者认为是不可思议,但不知如何才正确?慧忠国师回答道:此是文殊普贤等之境界,非诸凡夫小乘们所能信受,故《华严...

素食江湖 盘点吃素的国际巨星

素食江湖 盘点吃素的国际巨星

古往今来,许多的名人、明星都提倡素食饮食观。他们用自己的生活方式,感恩大自然的馈赠;他们用自己的影响力,呼吁环保,提倡健康的生活。在这其中,首当其冲的要数已然离世的国际巨星迈克尔杰克逊。除此之外...

20个小建议 让你年轻到底

20个小建议 让你年轻到底

明明还年轻,怎么看起来感觉显老呢?提供20个让你减轻生理年龄的饮食及生活Tips,让你体内体外皆年轻!1.一周至少5天吃30g的核果类。晚饭前吃30g的核果,如腰果、核桃、杏仁,可减轻动脉老化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