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萨仁波切:这些显现,证明你缺乏福德。

缺乏福德,会认为轮回很精彩。缺乏福德,你会生活得非常好,你会很幸福,一直都很好,生命中不会出现任何突发事件击碎你的世界观、价值观,把你推到佛法里面,没有任何事情出现把你唤醒。

缺乏福德,你不会对现有的世界有任何怀疑,会认可现有的一切,从不思索是否真的如此。接受现有的一切,尊重现有的规则。从不怀疑世界的真实性。

缺乏福德,会认为轮回很精彩。而沉溺其中。你会每天忙着体会不同的人生,忙着毫无意义却自以为有意义的事,你会认为苦是人生的要素。你无法想象无苦的状态。

缺乏福德,你不会接受烦恼有可能被彻底根除的观点。你甚至想一下没有烦恼的人生就会抓狂。对证悟缺乏向往。也不会有想要了解一下佛法的念头和机会。即使偶尔有,也是昙花一现。很快就被你纷乱的生活和念头淹没。


缺乏福德,无法发现自己的无知,对自己的无知一无所知,不会发现人类的局限。

缺乏福德,即使你开始阅读一些佛法书籍,也不会向佛法投降,会挑剔地审视佛法,会试图和无常作战,和无我作战,然后被打的灰头土脸。

缺乏福德,会崇敬那些不值得崇敬的人,会赞叹那些不究竟的世俗智慧。缺乏福德,会满足于看书学习佛法而不是找个老师。认为凭借自己的智慧足以理解佛法。

缺乏福德,你会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保有上面的想法。你会认为老师是多余的,直到你看到这段话时,还是不以为然。

缺乏福德,你会认为你读懂了《金刚经》。会认为那些资深佛教徒都不真的懂佛法,会认为你不需要去制造福德,因为《金刚经》里说:福德是不存在的。

缺乏福德,你不会认为自己需要老师,也不会遇到真正的老师。


缺乏福德,就不会有人抢走你的家产,让你有机会思索无常,从而走进佛法。

缺乏福德,你会满足于现状,你会认为给佛教老师写几封电子邮件讨教就能得到佛法的真谛;你不会认为自己需要一位看得见摸得着和你面对面的人类佛法老师。

更缺乏花费大量时间金钱去亲近老师的动力。你会认为过去的那些大师们为了求法所做的努力永远不会发生在你身上,你会认为那些都是神话。


缺乏福德,即使伟大的上师曾经和你面对面,你也会错过。


缺乏福德,即使你遇到真正的老师你也不会喜欢,因为他不是那种会满足你“自我”的人。而精于满足你“自我”的人通常都是骗子。


那些对你微笑的都是想从你兜里掏钱的(譬如你去珠宝店,那些店员绝不会说你不爱听的话,因为她们希望你买最贵的珠宝),而真正的老师只关心你的证悟不关心你的钱包。


所以,他只说你该听而非你爱听的话,但你该听的话你一定不爱听。所以,缺乏福德,你不会有勇气和这样的老师共处。

缺乏福德,即使你有机会接触最伟大的法师,你也只会希望从他那里获得一点加持,而非佛法。


你会祈求他摸一下你的头撒点水,然后就心满意足地离开。甚至不会有请他为你开示佛法的念头。会认为这就是佛教的全部。

缺乏福德,会以是否吃素而不是以他是否具备佛教的见地,做任何事情是否以佛法为唯一的考量,来判断一个人是否佛教徒。

缺乏福德,会认为佛法应该是免费的,会为你应该不付出任何东西而得到珍贵的佛法。谢天谢地,不是每个人都有这样荒唐的想法,如果每个人都认为佛法应该是免费的,那么最后将没有任何人能免费得到佛法。

缺乏福德,会以为头衔和学养修证是挂钩的,如果某人有仁波切或法师头衔,就会想当然地认为他一定很有修证。


你会尊敬那些有头衔的人而忽视那些没有头衔的人,事实上,头衔并不证明任何问题,它既不能证明一个人的修证,也不能证明他有菩提心。

缺乏福德,不会有人告诉你,修行人的衣服是否破旧与修证不存在任何必然联系。也不会被告知,是否触摸金钱也跟修证毫无关系。


不会知道,一位菩萨可以很有钱;一个破衣烂衫生活清苦的修行者,并不必然是个具足出离心没有贪欲的人,很可能他只是为了迎合大众的审美。


因为大众对佛教的错误理解,让很多人认为这样的人才能被称为修行者。同样,如果一个人拥有十辆奔驰,每天出没于声色场所,也不表示他一定不是个大修行者。


曾经在释迦牟尼佛为大众说法之时,有个身着华服的人走了进来,他径直走到释迦牟尼佛身边,然后直接坐在佛旁边的垫子上,其他人都很不平。但是释迦牟尼佛告诉大家:那是文殊菩萨。


缺乏福德,只会以表象来做判断。缺乏福德,如果你的佛法老师来到你所在的城市而你又没见到,你会把它归咎于某人的自私,他因自私而未通知你,而非自己福德浅薄。

缺乏福德,会认为有些不该发生的事情发生了,如果你是佛教徒,你应该了解没有事情会脱离因缘果。一切事情都是有条不紊地按照因缘果运行。当条件具足,就会有结果。


如果你说:“怎么会发生这种事?”那表示你认为有某些事不符合因缘果,有某些违背因缘果的事情发生了。这相当于你认为在咖啡里倒了一包糖,却得到一杯咸咖啡。

缺乏福德,会相信自己而非老师。会以怀疑的心态检视老师的话。当老师说你应该这么做的时候,你会按自己的喜好删改他的话,只留下那些对“自我”没有威胁的部分。

缺乏福德,只会关心师父是否具德,而从不关心自己是否是具德弟子。会要求老师如何杰出,但却不想努力做。你只想得到想要的东西,却不想付出所付出的。

缺乏福德,会很没时间,因为你的时间都用来做那些你认为比佛法更重要的事了。


你会忙完所有重要的事之后,把最后的一点时间留给不重要的佛法。如果没时间,那就不留了。你会认为和家人吃饭比和上师的碰面更重要。

缺乏福德,你会认为修法比为老师的弘法服务更重要。事实上,舍弃自己的修行的人才能最快证悟。对于一个修行人来说,他舍弃的是自己最重要的。

缺乏福德,你会以错误的动机修行佛法,并且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毫无意识。你会误以为自己拥有出离心,甚至菩提心。如果福德匮乏,你可能一辈子都不会知道自己其实根本不想出离,非常热爱轮回。


缺乏福德,不会认识到自己的自私,会认为自己的动机确如你所描述的那样美丽。

缺乏福德,你不会有胆量面对真实的自己,你不会有胆量看那个没有任何修饰的你,会和“自我”沆瀣一气,你对他的转化你修行的行动完全不知情或假装不知情。


能够知道“自我”在转化自己的修行也是需要巨大的福德的。大部分佛教徒对此完全不知情。

缺乏福德,老师只是稍微触碰你的“自我”,就会跑掉。希望找个从不触碰你“自我”的老师,你希望你的老师只满足你的“自我”。



 • 您的每一次转发•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佛教故事:南海普陀山传奇异闻录:第四十六节 慧济寺阅藏楼的好规则

佛教故事:南海普陀山传奇异闻录:第四十六节 慧济寺阅藏楼的好规则

第四十六节 慧济寺阅藏楼的好规则煮云法师著佛顶山亦名白华山,或菩萨顶,居四山之中,高达百十六丈之奇,凭高放览,海阔天空,大有宇宙在乎手之慨(国父语)。俯睇光熙、妙应诸峰,累累如杯瓢覆于积水之上。旧有...

圣凯法师散文随笔:忘记了“我”

圣凯法师散文随笔:忘记了“我”

忘记了我圣凯法师佛法上说,生命中的执著分为两种:我执与法执。我执是对生命个体的执著,对个体自身及以个体所有物都会有一种分别与依恋,很难舍去的。但是,有时我们也会忘记了我。有一只猴子被耍猴人捉住,十分...

狗身上长满了螨虫,治还是不治?

狗身上长满了螨虫,治还是不治?

狗身上长满了螨虫,治还是不治? 问:我是来自河北师范大学的学生,也是一名佛教徒,我养了一只狗,狗身上长满了螨虫。如果不治疗,狗肯定要死;给他治疗,很多虫子要死。我不知道怎么办?索达吉堪布上师答:尽量...

选个领证的好日子和你心爱的人相守到白头

选个领证的好日子和你心爱的人相守到白头

领结婚证,是结婚必不可少的一步,因为中国的法律规定,只有领了结婚证之后,你和心爱的人才是合法的夫妻,才能相守法律的保护。有结婚的打算的话,那就选个领证的好日子和你心爱的人相守到白头吧!那领证的好日子...

《心经》中的观自在,且看佛经介绍观自在的3个来由

《心经》中的观自在,且看佛经介绍观自在的3个来由

尔时,执金刚菩萨白佛言:“世尊,观自在菩萨者,以何因缘名观自在?”世尊告曰:“常以净眼观察世间所有众生,慰喻成熟慈悲利益便得安隐,若称名者有所愿求咸令满足,以是因缘名观自在。” 摘自《佛说一切法功德...

佛教圣众因缘集 八、恶意欺僧 悭妇罪报

佛教圣众因缘集 八、恶意欺僧 悭妇罪报

八、恶意欺僧 悭妇罪报诗曰:焦身饿鬼腹如山,万劫千生剧苦艰;悭妇无知行暗计,施僧秽物恶心蛮。南印度摩竭陀国的国王频婆娑罗王,是佛陀的大护法。他为了恭请佛陀说法,特在王舍城外建立一座富丽堂皇的讲堂,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