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土圣贤录易解》往生比丘:北魏昙鸾

  昙鸾。山西雁门人,年少时游历五台山,见到种种神迹灵异之事,因而发起信心剃度出家。读《大集经》时,由于经典的言词义理深奥微密,因此发心要为此经作批注。行文批注才过一半,就感得气疾,于是周遍各处去寻求医疗。后来感叹说:「人命危脆,旦夕无常。我听说长命的神仙,常常出现于世间,如果得到长命的神仙术之后,再来宏扬佛教,不也是很好吗?」因此前往江南的道家陶弘景隐居的处所,恳求神仙术,陶弘景授以《仙经》十卷,昙鸾便欢心喜悦地回去。

  回程经过洛阳时,遇到三藏法师菩提留支,昙鸾问说:「佛法中也有长生不死之法,胜过这本《仙经》的吗?」菩提留支说:「此方东土哪里有什么长生不死之法,纵得长命,短暂的时间内不死,终究归于六道轮转,有什么可以珍贵的呢?真正能够长生不死的,唯有佛道中才有啊!」因此菩提留支以十六观经(《观无量寿佛经》)教授给昙鸾。并告诉他说:「学习此经,则三界之内不用再来投生,六道之中不必再来轮转,丰盈虚损阴阳消长、福祸成败得失好坏等种种事情,不会再来干扰伤害我们。而其寿命之长远,有如恒河沙时劫无量无边,真是没有办法比量譬喻,这就是我佛大觉金仙的长生之法。」

  昙鸾听了以后心中大喜,因此把《仙经》火化,专修净土的观法,不但自我修行而且教化众生,其影响流传非常广大普遍。他曾经撰写称名礼拜求生净土的十二首偈颂,以接续龙树菩萨所作的偈颂。又著述《往生论注》两卷,流传于世。

  魏朝君主非常尊重推崇他,因此赐号为『神鸾』,并敕令迎请居住于山西并州大寺。晚年移往汾州玄中寺。东魏孝静帝兴和四年(公元五四二年),有一天晚上,在室中见到一名清净僧人告诉他说:「我就是龙树,早已往生居住在净土之中,由于你和我志向一致的缘故,因此特地前来和你相见。」昙鸾自知往生的时候已到,于是集合大众教导警诫说:「大家生生世世奔波劳苦,永远没有止尽的时日。对于地狱无量无边的痛苦,不得不心怀恐惧;而于求生极乐世界九品莲华的净土法门,不可不努力修行。」说完之后,命令弟子们高声念佛,自己则向西方顶礼而往生。当时在寺院的人都看到幡华幢盖,从西方而来,天乐充满了整个虚空,过了很久之后才消失。这些感应的瑞相传闻到了朝廷,皇上于是诏令将昙鸾大师安葬于汾西(今山西平阳)的文谷,于当地建立塔寺和纪念石碑。(续高僧传。乐邦文类)

 

点我:

相关文章

网上曾说出家僧人很有钱,我们还需要布施吗?&#

网上曾说出家僧人很有钱,我们还需要布施吗?&#

出家僧人是世间最大的福田,其不管出家僧人到底是真有钱还是假有钱,都会无所求的进行布施,想必这也是大家在行布施之时的第一想法。那么和尚是真有钱,我们还要行布施吗?我...

在生活中使用“定力慧力”

在生活中使用“定力慧力”

今天师父要跟大家讲两点:定力跟慧力。定力是什么?一个人在遇到困难的时候要定得住,要守住自己的戒律,碰到事情的时候要先稳得住。现在很多人的毛病就是一出了什么事情马上...

不要有不舍之心

不要有不舍之心

  世间的欲念有善恶两种,心志清明、存有善念,就能看开世间的一切;若起恶念则人生方向就会偏差,因此产生了烦恼。  有一次,佛陀来到一个小镇说法,有位富翁也和镇上的许多人一样,虔诚地聆听佛陀宣说人生...

【放下】是什么意思?如何理解佛教说的放下?

【放下】是什么意思?如何理解佛教说的放下?

放下(佛教解释)  放下,是指把握着﹑提着或负载着的物件从高处放到低处或者是搁置;停止进行。放下,现在不单单指行为上的放下,更多的是指心灵上的放下。  佛教的放下是指放下心中的执著。金刚经中的“心无所...

善财童子是红孩儿吗

善财童子是红孩儿吗

  善财童子不是红孩儿。据旧《华严经》卷四十五入法界品载:善财童子为福城长者之子,于入胎及出生时,种种珍宝自然涌现,故称之为善财。其后受文殊师利菩萨之教诲,遍游南方诸国。先至可乐国参访功德云比丘,...

常起瞋恚的婆持加生病无人照料,慈悲佛陀除之苦痛

常起瞋恚的婆持加生病无人照料,慈悲佛陀除之苦痛

  昔日,佛陀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弘法之时,城中有一长者,名叫婆持加,他常起瞋恚,乱发脾气,所以没有人喜欢亲近他。不过,婆持加却对外道非常地崇信与恭敬。后来,婆持加生了一场重病,没有人愿意来探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