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安法师:五浊恶世啊,舍去念佛法门,我们绝对不可能得到救度的

在这五时说法的过程中,特别开出了一个平等普度一切众生的特别法门,称为胜异方便的念佛法门。我们看到一代时教的五时。有别五时、通五时。念佛法门是通五时的。在华严时就开始宣说念佛法门,善财童子五十三参,在普贤菩萨座下,以十大愿王导归西方极乐世界。阿含、般若、方等、法华、涅槃时都在宣说念佛法门。

一代时教的指归,千经万论,处处指归。从这个过程我们要体会释迦本师悲愍众生、惠以众生真实之利之心。在释迦牟尼佛一代时教里面,那些声闻弟子发不出大乘心,被称为焦芽败种,永远失去了成佛的可能性。还有一些弟子由于对佛的不恭敬、对法的误解,不仅当生没有解决生死问题,反而堕落了。像提婆达多、善星比丘、俱伽离比丘都是堕到地狱里面去了。

所以释尊为了使一切与佛结缘的人,能够在当生不再退堕、不再轮转,以这个悲愍心称性说出了这个阿弥陀佛大悲愿力平等普度一切众生的法门。只要深信切愿称名,无一众生遗漏,都能解决六道轮回的苦难,往生极乐净土,以大乘菩萨的心量,圆成大乘的佛果。这是我们体会佛的第一重悲愍。

然后我们再体会,释迦牟尼佛见证到佛灭度之后,众生的烦恼业障日益地严重。就是《无量寿经》不断地跟我们讲到娑婆世界的五恶、五痛、五烧种种苦难的状况,愈演愈烈!在人寿平均两万岁的时候,我们这个世间就进入到五浊恶世的状态。那个时候人寿两万岁,就是迦叶佛出世的时候,人的寿命平均两万岁。那个时候相对现在好得太多了。释迦牟尼佛是在我们这个世间人寿一百岁的时候,示现八相成道的。这桩事情我们在《悲华经》中看到了,在无量劫以来有一位宝海梵志大臣劝勉无诤念国王发菩提心建构净土。无诤念国王就是阿弥陀佛的前身,这个梵志大臣就是释迦牟尼佛的前身。他在那个时候曾经发了五百大愿,称为大悲菩萨。其中的一个愿就是,他看到了未来的时候,这个娑婆世界、阎浮提众生百岁的时候是最苦难的时候。这个时候众生的烦恼很重,福报微浅、智慧微小,苦不堪言哪。由他的不忍众生苦的悲心要到这个浊恶深重的世界来度众生,所以释迦牟尼佛在人寿百岁的时候过来。

那么这个时代的众生是什么情况呢?烦恼厚重,一些有点福报的人远离了这个世间,迁移到他方佛土去了。留下来的人都是业障深重的,烦恼炽盛的。透过这样的佛的圣言量来反观,我们就是这样的人。人寿平均百岁的时候,比我们现在还要好一些,我们就更为可憎,烦恼更重。所以《阿弥陀经》也讲到十方三世诸佛伸出广长舌相来证明释迦牟尼佛讲的念佛法门真实不虚。同时赞叹释迦牟尼佛两种难能可贵:竟能够在五浊恶世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成佛呀!这是第一重难事;第二重难事,竟然能够为娑婆世界业障深重的众生宣说这个念佛的难信之法,这就是更难啦!是为甚难甚难!!

《无量寿经》讲到我们这个娑婆世界能够听闻到这个经,能够信乐受持,依教奉行,那是难中之难,无过此难!没有比这个更难的事情了。因为这是一切世间极难信之法。它难信就难信在这个念佛法门的事理因果性相全体建立在佛的境界当中。离念灵知,大慈悲、大平等心,无量的智慧、无量的善巧,凝聚成念佛法门。而我们凡夫都是带着有量的、生灭的、狭劣的、我慢的心去理解、去接纳。差之毫厘,失之千里啊,所以蕅益大师说念佛法门唯佛与佛方能究竟。九法界的众生靠自己的力量不能信受,不能理解。

那么我们这些没有智慧的业障凡夫该怎么办?我们就想到以这种谦卑的心态来仰信,来遵信,从这里契入。要深信在这个五浊恶世啊,舍去念佛法门,我们绝对不可能得到救度的。要有自知之明!对自我的观照,对所处的环境的观照,对五浊恶世到底是个什么状况,我们要有一个客观如实的认知。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达真堪布:自己发心清净别人起烦恼,有过失吗?

达真堪布:自己发心清净别人起烦恼,有过失吗?

达真堪布:自己发心清净别人起烦恼,有过失吗? 问:做事情时自己发心清净,但是别人不理解起烦恼,这样有过失吗? 上师答:发心清净很难,若是你缺乏智慧的话,是不是真正清净,这个不好说。没事多忏悔,这个...

烈焰炙烤的生命极限

烈焰炙烤的生命极限

残暴可以毁灭母亲,却无法摧毁母爱。这是一次令人热泪奔涌的亲历,这是生命以刻骨的震撼对母爱做出的终极诠释。亲爱的网友们,母亲节来临之际,让我们在这一篇短文中一同感怀母爱的伟大,一起触摸这个在生命的毁灭...

佛教故事:阿含经和生活禅修:一、小苦树

佛教故事:阿含经和生活禅修:一、小苦树

小苦树林崇安教授【前言】今日许多大人都不快乐,但是回想小时候,大都有美好的一段时光,安详而和乐,只是经由时间的消逝却换来忧郁和不快乐;另外有些人,小时就环境不好,且无良师益友,长大后就为非作歹,内心...

[拉珍文集] 说说“叶公好龙”式的佛弟子

[拉珍文集] 说说“叶公好龙”式的佛弟子

说说“叶公好龙”式的佛弟子拉珍在「老百姓」的文章「到底在抗拒什么?」中,看到「难道佛教徒个个都是叶公好龙吗?」这句话,想了很多。叶公真的是喜欢龙,你不能说他假喜欢,起码看起来是那样,无论亲戚朋友,外...

佛教故事:净土往生:袁母姜太夫人往生记

佛教故事:净土往生:袁母姜太夫人往生记

袁母姜太夫人往生记灵岩山,遇一位陈太太者,湖北人也。近年皈依本寺妙公和尚,现住上海,因厌家居繁杂,有碍修行,常来山上静居念佛。一日听然所说念佛功德不可思议,许多愚夫愚妇,一字不识者,平常看他只会念佛...

煮云法师:金山活佛 称念佛号 意外奇辱

煮云法师:金山活佛 称念佛号 意外奇辱

称念佛号 意外奇辱 第二天夜里,那个跌不死的疯和尚又在高山顶上,发出如洪钟一般的声音,念起他的佛号来了,直把张营长气得火星乱冒,恨不得当时派人去把他抓来枪毙了才称心;可是这地方上都恭敬这个疯和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