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焕法师:定位的两个层次

广东雷州和谐寺2010年农历十二月念佛七法会

(初七上午) 定位的两个层次

我本人的念佛七法会,年初的法会是一年定位的法会,年底的法会是为一年定位报恩的法会,中间的法会是随缘的法会。

比如我们身体健康有障碍,就在年初定位,请求今年身体康复,康复以后要如何报恩,就是要有个许愿。因为你身体有障碍是来自违背生命的本分,你想健康,应该承诺健康以后怎么做,是不是要继续违背本分。

我今天在这里值得讲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也就是我成功的道路:定位就是许愿,许愿就是定位,定位就是发心,发心就是目标,目标就是方向。许愿可以为临时许愿,一年时间的许愿,或者短暂时间的许愿,或者永久的许愿。如果不用这样的方式来讲,你们很难明白到定位是什么回事。

定位有层次上的不同。佛教里面有“发无上菩提”,这是在生死道上讲。生活里面所定位的,就是生活的目标,所以要许愿。于生死道上不用许愿,生死道上是直接定位。为什么呢?佛是为我们一切众生了脱生死而弘道,所以佛根本不需要我们众生承诺什么,只要我们于了脱生死道上,有了定位,有了发心,佛必定助我们完善这件事。

因为生活是我们个人的事情,所求一切都是个人的事情,所以我们要有承诺的许愿,这种叫做人间福报的定位和许愿。成家立业、事业成功、生活美满,这是叫做人间福报,不是了脱生死之道。这方面并不是说佛菩萨不成全我们,只是我们求这样的法,自己要有一种承诺。

如果用我的人间佛教理念来讲,应该分有五个层次:天下事保命第一,世间万物健康第一,人间百善孝顺第一,千条道理保家第一,万条道理和谐第一。保命第一还是跟生死有关,保命就是了脱生死之道,从健康到孝顺、保家、保和谐,这些都是人间福报。

我学佛以后,一直对“了脱生死”这句话始终不理解。生死又是怎么了脱呢?人类原本生就是生,死就是死,了脱是不是永远不会死?后来悟了一个道:我们人往往就是违背自然,不该死的,又想死了;真正时间到要死了,又不愿死了。比如跳楼啊,吃农药啊,跳河啊,这个不是违背自然了吗?

佛教有一句话:“人身难得。”我们的生命来之不易,而且父母辛辛苦苦生我们来到这个家庭,都是望子成龙,父母的心没有不爱子女的。而我们长大以后,没有想到父母的辛苦,没有想到父母的恩德。可以说我们的生命来到这个家庭,第一是来继承父母的恩爱,第二是来报答父母的恩爱。如果我们没有继承父母的恩爱,没有报答父母的恩爱,就是违背自然了,也叫做违背生命的本分了。

生命的来踪:父亲是种子,母亲是大地。我们整个肉身全部是母亲的,我们的灵魂全部是父亲的。如果我们不明白生命的来踪,不孝敬父亲灵魂就有问题,不孝敬母亲身体就会有障碍。小孩的灵魂有问题,是做父亲的没有守本分;小孩的身体有问题,是当母亲的没有守本分,没有修养。谁有问题,谁就要忏悔,不然很难康复的。

一个人到了十三岁以后,如果身体有问题,大多是亏欠了母亲;十二岁以前是母亲的事;十三岁到十六岁,是母亲一半,个人一半。

如果一个小孩读书读不好,这是跟父亲有关。人没有记性,也跟父亲有关。有的人不懂事,也跟父亲有关。要想生一个非常有智慧的孩子,作为父亲应当有良好的修养,特别是在孝顺父母方面,恭敬天地方面,信仰神明方面。如果这三方面做得到,就会生一个顶天立地的孩子。作为一个母亲,如能孝顺公婆,孝顺父母,尊重丈夫,那么生下来的小孩,相貌又好身体又健康。小孩身体不健康,五官不端正,这是母亲的修养有限了。

我愿望每个人都健康。有了健康,才有条件好好地继承父母的恩德,报答父母的恩德,然后又有能力爱家、报答社会。这是我们生命应该做的事情。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专业的农历八字合婚主要看这几个方面 怪不得师傅都这么厉害

专业的农历八字合婚主要看这几个方面 怪不得师傅都这么厉害

中国人自古就有合婚的说法,大部分准备进入婚姻的情侣,都会由老人家拿着双方的生辰八字去找老师帮忙配对合婚,合过后觉得可以,才会选定日子举行婚礼。那么农历八字合婚是怎样合的,都有哪些注意事项,可以从以下...

令人敬仰的四个老实念佛人

令人敬仰的四个老实念佛人

一、黄铁匠:叮叮当当,久炼成钢,太平将近,我往西方明朝初年,湖南潭州有一黄铁匠,以打铁为生,人皆呼为黄打铁。那时正是朱洪武兴兵作战的时候,需要很多兵器,黄打铁奉命赶制兵器,日夜不休息。有一天,某僧经...

星云法师谈吃素心得

星云法师谈吃素心得

台湾佛光山星云大师上了“人间卫视”,接受知名主播李晶玉访问,分享饮食的习惯与观念。相信以下的自由心灵对话,会激起蛰伏于大家心中的那份智慧灵性。   李:请问大师,您吃素几年了?   大师:我自己从出...

乌龟与野狗

乌龟与野狗

从前,释尊在舍卫国败园精舍弘法利生。 有一个修行道人在河畔的树下修行了十二年。虽然他修行了这么久,始终不能除去贪欲的念头,心思散乱,沉迷在六根(眼、耳、鼻、舌、身、意)的欲念里。 一天,释尊看见机缘...

佛教故事:情感世界:人往高处走

佛教故事:情感世界:人往高处走

人往高处走有智慧的人处事能够高瞻远瞩,看得远,想得透,事情尚未发生,便能防患未然;路不敢走绝,事不敢做尽,人生留有转寰的余地。而愚痴人只看到近功短利,巧取豪夺,等到铸成大错,尝到恶果,只能徒呼奈何了...

佛教故事:玄奘精神 第63节:第九章 人生无常,唯有把握当下(6)

佛教故事:玄奘精神 第63节:第九章 人生无常,唯有把握当下(6)

人类文明大多是依河流而生,大地是母亲,大河就是母亲的乳汁--恒河和亚穆纳河是印度北方最重要的两条河流,都流传着许许多多的传奇故事,古印度的两大史诗《摩诃婆罗多》和《罗摩衍那》都曾提到这里,因此被人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