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一个专注的对象

选择一个专注的对象

一行禅师

正念与平和是行禅的目的,

因为其需要觉知,

所以我们使用了了分明的呼吸、行走、数数及含笑。

这四种要素带给我们精神上的力量,

他们就居住在我们身内,并显示着那觉察与全知的心之存在。

透过行禅,

我们发现了 Niem 和 dinh。

Niem 代表正念(mindfulness),

dinh 代表专注(concentration),

两者合在一起则指心处於稳定且集中的状态-此时心无冲突、分散,

而且觉知是随时处於正道之上。

要拥有寂静与平和,

你无须同时具足呼吸、数数、行走及含笑等四种要素。

有很多时候是只要步行便足够了,

但如果正念在步行时难以维持,

那么便要使用其他的一、两种要素了。

每个人都能统合协调步行、呼吸及数数,

但如果对其中一项过於注意,

如步伐,那么对呼吸及数数的觉知便会比较薄弱,

就像开了暖气机后之灯泡一般。

不过这样就可以,

只要你继续维持对你的脚步之觉知。

你可能会问:

假如我将所有心力全放在观察脚步或行走时在脚步下所绽放的莲花等这些事物上,

那我怎能去体会到其他正在发生的奥妙呢!

如沿路的竹林、风的移动或带着香味的稻田等。

的确,当你专注的范围愈大时,

你专注的焦点便会变得愈弱。

要是你选择莲花,那就只对他们专注。

如果你选择大地,那就专注在它的显现。

只要你的脚步一踏在地面上,

大地将像魔术般地自这些脚步下出现。

你将可同时察觉到你的脚步与大地两者。

如果你愿意去享受稻香、竹荫、青草或云朵,

那就停下你的脚步。

然后保持你对呼吸的了了分明,

让自己同时享受这一切。

在唇上绽露微笑,且自然地保持它。

一会儿后,再继续你的步行,回复对你的脚步之专注。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这些佛教中需知的礼仪你知道多少?

这些佛教中需知的礼仪你知道多少?

1、合十​亦称“合掌”。其形状是两手当胸、十指相合。合十为礼,以示敬意。对佛法信众言,这是最熟识不外的呼唤方法,合十的动作,不仅能够到达收摄表面的作用,也给人一种谦和的印象,是佛教徒日常生活中最常用...

素食者获得DHA的来源

素食者获得DHA的来源

什么是DHADHA是一种不饱和脂肪酸,属于人体必需脂肪酸之一。它以很高的浓度集中存在于人体的几个关键部位:大脑的灰质、眼睛的视网膜以及母乳,对增进婴幼儿智力及视力发育有重要作用。素食者获得DHA的来...

佛教故事:哼哈一如说:有此一问

佛教故事:哼哈一如说:有此一问

有此一问清凉无住寺,座落在深山幽谷中,人迹少到。那一年的寒冬,寺外婴儿之声哇哇啼,寺中唯一老和尚,往寺门外一瞧,见一面色冻的,赤红的小娃儿,心想这么冷的天,谁那么忍心,将小娃儿放于此处?便将小孩抱入...

玄关挂什么图案好?玄关风水最旺的图案

玄关挂什么图案好?玄关风水最旺的图案

很多人会在玄关设置鞋柜,鞋柜是藏污的地方,玄关又是挡煞气的地方,二者不宜相结合。挂字画是一种比较吉祥的玄关装饰手法,不仅能够很好的装饰玄关,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另外字画还能够调节风水,打造出良好的家...

佛教故事:佛经民间故事:仙叹的故事

佛教故事:佛经民间故事:仙叹的故事

仙叹的故事从前有个富人,名叫仙叹,他的家产多得难以计数,谁也说不清他到底有多少钱。仙叹后来信了佛教心想:世上的一切,都是变化不定的,连生命和财产,也不是永远属于自己的,说不定什么时候就会失去;只有多...

如孝法师:面对亲人去世怎么释怀,并过好自己的一生?

如孝法师:面对亲人去世怎么释怀,并过好自己的一生?

问题:我17岁时,爷爷患癌晚期。有一天上学,我跟爷爷告别,爸爸一路送我一路哭。后来爷爷走了,整个家族都崩溃了,我也一直很痛苦。对去世的家人如何释怀,并过好自己的一生?如孝法师:每一个人都可能有这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