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佛缘

禅在哪里?佛又在哪里

就在当下,在生活中

一切无不是道,无不真实

禅心如莲花,是处处绽放的智慧

赋予事物崭新的意义,如同吃茶去

禅茶一味自佛缘

文/释禅定

人像摄影/欧阳丽莎

自汉明帝夜梦金人,遣人西访,遇圣僧,持佛像、舍利、贝叶经东来。于永平十年(公元67年)迎至洛阳,建白马寺弘扬佛法,从此佛教与华夏大地结下不解之缘。

佛教在中国的传承中,有过许多宗派,其中禅宗是隋唐时期创立的最具中国特色的宗派,也是中国佛教诸宗派中影响、传播范围最广、流传时间最长的一个。自马祖建丛林,百丈立清规确立了禅宗丛林制度,参禅悟道成了修行的一种方式。六祖以后,禅宗现五家七宗,自此一花开五叶,结果自然成。

众所周知的禅宗派系,如德山棒、临济喝、云门饼、赵州茶、慈明骂;其门庭家风,各有千秋,以茶参禅的传说公案更是不胜枚举。

缘起

在中国茶文化典故上,禅宗与茶有这样一段故事。

据《五灯会元》卷四所记:

师问二新到:上座曾到此间否?

云:不曾到。

师云:吃茶去!

又问那一人:曾到此间否?

云:曾到。

师云: 吃茶去!

院主问:和尚,不曾到,教伊吃茶去,即且置;曾到,为何教伊吃茶去?

师云:院主。院主应诺。

师云:吃茶去!

白话如下:某日,两位刚到寺院的行脚僧人慕名来找赵州禅师,请教修行开悟之道。赵州禅师先问其中一人以前来过这里没有,回答没有来过,赵州禅师让他吃茶去。又问另一位僧人以前来过这里没有,回答来过,赵州禅师还是让他吃茶去。在身边的寺院监院这时满腹疑问,连忙问赵州禅师:师父,新来的叫他吃茶去是可以理解的,来过的人为什么也叫他吃茶去呢?赵州禅师突然喊了一声监院的名字,监院应声答应,赵州禅师同样让监院吃茶去。

对于这段公案,柏林禅寺里禅茶一味碑记中以新到吃茶,曾到吃茶,若问吃茶,还是吃茶的十六字加以概论。

对于新到、曾到和院主三个人,赵州禅师一概奉上一杯茶。三声颇有回味的吃茶去道出了赵州以茶接人的一片禅心,这杯茶是他心印传法受用,并毫不犹豫地拿出来与大家分享。

这杯茶,禅林中人誉为赵州茶,千年以来开化了无数学禅人。

注:赵州从谂禅师是禅宗史上一位震古烁今的祖师。 赵州禅师得法于南泉普愿禅师,人称赵州古佛,谥号真 际禅师,为禅宗六祖慧能大师之后的第四代传人。他在河北赵州观音院,今天的河北赵县柏林禅寺演扬妙法,接 引众生。赵州禅师以证悟渊深、年高德劭而享誉当时中国 的南北禅林。

缘法

禅在哪里?佛又在哪里?

就在当下,在生活中。

在生活中,一切无不是道,无不真实。禅心如同莲花,是处处绽放的智慧。赋予事物崭新的意义,如同吃茶去。本分事在日用中,活泼而又现成。院主的疑问,是心念有执,赵州禅师以一杯茶把他救回来。

一杯茶,是生活与信仰,在一问一答的瞬息间唤醒迷失。一杯茶,是形而上与形而下,在精神境界的超越中将日常的生活升华。

吃茶去是禅茶一味的真谛,是茶道的精神源头。日本茶道鼻祖村田珠光之师一休禅师,对之给予高度评价道:一味清净,法喜禅悦,赵州至此,陆羽未曾至此。茶文化作家丁文说:赵州茶是禅茶一味肇始标志。赵州茶的出现标志着佛教禅宗茶道的正式形成,也为大唐茶道及中国茶道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佛法并非有什么特别的形式,它存在于每日的生活之中,对饮茶人来说,佛法就存在于茶汤之中,别无他求。这就是茶禅一味的化境。

注:珠光与茶禅一味有着密切的关系。珠光在 30岁的时候拜禅宗著名和尚一休宗纯为师,寄居大德寺真珠庵,开始修禅的生活。一休将自己珍藏的宋朝禅门巨匠圜悟禅师的墨迹传给珠光。珠光将其挂在自家茶室外的壁龛上,终日仰怀禅意,专心点茶,终悟出佛法存于茶汤之理。

缘故

品茶对于僧人而言,既是提神的佳品,又是参禅的前奏。茶不仅仅是僧人修行的辅助品,更是参禅的内容。茶向来被人赋予高雅、安静的内涵。一茗在手,无限风流,古来文人雅士皆以品茗为洗尽铅华的象征,一杯茶下去之后凡尘之心尽洗。世事之浊我之清,人生的沉浮也随着这一杯茶而不足称道,茶因其宁静淡泊和清心寡欲,受到佛门弟子青睐。

七碗受至味,一壶得真趣。

空持百千偈,不如吃茶去。

这首诗是禅茶一体的最好写照。自从魏晋时期品茗引入佛教后,饮茶就逐渐成为佛教弟子必不可少的一种修行方式。

佛教追求洁净和修心,进而得到智慧而开悟。茶的形成与引用与佛教所追求的境界相似:先有制茶的苦修,后有茶的清香。人们在碾茶时的轻拉慢推,煮茶时的功夫,点茶时的提壶三注和啜饮时观色、闻香、品味;使人们在领悟自然的同时想到生命的真谛,更因此领悟到佛性。

寺院有专门的茶寮、茶堂、茶鼓、普茶、化茶、茶汤会,全院寺僧听到茶鼓响便聚集在一起饮茶,茶就成了日常修行的组成部分。在茶会上,大家不论身份地位,不论是否为佛门中人,可以随意地发表自己对佛法的理解和建议,气氛热烈,场面雅致清幽。

茶宴开始时,众僧侣会坐在一起,由主持法师按规定的程序为大家冲茶,然后由专人一一为众僧奉茶。大家接过茶碗之后,首先掀开盖子闻一闻茶香,然后端起碗来观察茶的颜色,然后才是品茶。喝茶的过程还不时发出赞叹声,以赞扬沏茶禅师功夫的高超和茶的芳香。然后大家会据此进行茶事评议,诵佛论经,或者就寺院或功课闲话家常。

解语

茶即禅,品茶就是在参禅。唐代高僧皎然在《饮茶道逍崔石使君》一诗中说到:

一饮涤昏寐,情思朗爽天地;

再饮清我神,忽如飞鱼洒轻尘;

三饮便得到,何须苦心破烦恼。

参禅的空灵博大与品茶的澄净悠远二位一体,是谓禅茶一味。茶的朴素、养性、修心、见性既是修行人推崇的文化内涵,也是不断追求的精神境界。

丙申岁 霜月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素食推荐:蔬菜沙拉

素食推荐:蔬菜沙拉

【原料】:生菜、紫甘蓝、黄瓜【调料】:橄榄油、醋、盐、黑胡椒粉、柠檬【做法】:1.把生菜冲洗一下后放入一个容器里;2.加一点小苏打粉(去除残留农药),用水浸满生菜15分钟;3.紫甘蓝根部切一刀就可把...

吉祥尊者:自然的代价 第卅六回

吉祥尊者:自然的代价 第卅六回

第卅六回(3)布施、戒、定、慧「关于那个导致心不真的私心──『我』,我们还没说完。」大师顿了顿,继续说:「几乎每个人最初行善修法时,都是有『我』的成份,这个『我』有时也会跟『慈悲』混杂在一起。于是佛...

达真堪布:我认为做人可以低调,但是做事要高调,这样对吗?

达真堪布:我认为做人可以低调,但是做事要高调,这样对吗?

达真堪布:我认为做人可以低调,但是做事要高调,这样对吗? 问:上师讲,做人要低调不能高傲。低调做人没问题,我认为做事要高傲,因为我是个带队训练,要成绩,有时候很高傲,所以有些矛盾。 答:你可以有自...

断崖了义禅师悟道因缘

断崖了义禅师悟道因缘

断崖了义禅师悟道因缘杭州天目断崖了义禅师,杭州高峰原妙禅师之法嗣,俗姓汤,德清(今浙江境内)人,生于南宋理宗景定四年(1263)。了义禅师六岁才说话,每天随母亲念诵《法华经》,对世间的事懵然无知。了...

善待动物关乎公平正义与是非

善待动物关乎公平正义与是非

彼得.辛格教授撰写的《动物解放》美国普林斯顿大学人类价值中心教授彼得.辛格认为: 善待动物关乎公平正义与是非可以想像,一段时间以后,关于归真堂事件的讨论会渐渐平息,但是,它所引发的更深层次的思考会一...

素食养生--眼疾病患病率较低

素食养生--眼疾病患病率较低

素食主义者眼疾病患病率较低素食者高血压性视网膜硬化发生率比非素食者要低得多,白内障等其他眼病的发生率也比非素食者要低。研究人员认为,这可能与素食者会摄入更多的豆类、蔬菜和水果有关。医学家经实验证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