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祸有惊无险死里逃生

车祸有惊无险死里逃生

回忆那天突如其来的一场惊险,至今心中犹有馀悸。那天,大约三星期前,我骑了机车像往常一样,在下班後返家途中,突然由後面风驰电掣般驶来了一辆旅行车,像流星般降落在地,一阵碰撞的巨响,我觉得天旋地转┅┅我被整个人从车上弹落┅┅我魂不附体┅┅啊,下意识觉得这是一场车祸。完了?!完了?!

等我稍为清醒时,对方已扶我站起。他是一位美国朋友。再看我的机车呢,虽然倒在路旁,经过那样大的冲力,居然没有什麽毁坏,甚至连挡风玻璃都没有些许损坏。不能不说这是车祸中的奇迹。更大的奇迹,是我自己身上除了手指筋骨似乎扭伤和肩膀背部相当的疼痛外,竟然没有其他的伤痕,也没有流一滴血,这可能吗?我不禁问自己。难道我内部受了严重的伤?内伤往往比外伤更糟,更难医的,我不禁心存怀疑。由於对方是外国人,好在我一时也看不出自己有怎样重大的受伤,所骑的机车也完整无损,所以接受了对方道歉,因我信佛而不愿计较,决定不追究责任,况且那时候也没有交通警察在场,然而对方仍然请美国宪兵中国宪兵与外事室警察交通警察来,作了一番调解,事情就过去。

回到家中,才感到肩背部疼痛得很剧烈。我家厅堂中央供陈佛坛,供奉著一尊观世音菩萨圣像。我一向笃信佛教,尤其对过去是正法明如来而倒驾慈航普渡众生的观世音菩萨,万分敬仰,一心一意在此生此世尽形寿学习菩萨济世救人的高尚情操,祗要能学到菩萨的作风万分之一,我就心满意足了。就因为这个缘故,在一九六九年四月八日,集合了几位热心助人的朋友每月省下一碗什锦菜面的钱,大约十元左右,积少成多,大家凑些钱出来做好事,专找急需要救济的对象,特别是予贫病患者或无力办丧事的贫民援手,默默地行善,到了一九七三年,参加乐善好施的有心人竟然越来越多,我看机缘成熟,就将这个慈善组织定名为光明慈悲喜舍救济会,去年一九七五年间已急难支出十万馀元,感谢十方大德热心的捐助与支持。会址暂设在寒舍。

人在病痛时最需要救助,尤其精神上的安慰。既然早晚礼拜大慈大悲救苦救难的观世音菩萨,这时候我很自然地想到要向菩萨顶礼求佑。我虔诚地向菩萨顶礼之後,当晚饭沐浴毕,也就提早入睡。也许是太疲劳,我竟然睡得很甜。恍恍惚惚的彷佛自己置身於一个不知名的地方,我说不出那是一个怎样洁净美好的地方,使人有异常愉快的感觉。然後,我仍觉得肩背部好痛,我呻吟了起来∶「好痛啊!」此时忽然眼睛一亮,有一位全身穿白衣服,面貌慈祥,无限端庄的妇人模样,在我的面前出现,她忽然绕到我背後轻轻地抚摸了一下我的肩膀说∶「这里痛,是吗?」我回答∶「是的。」心里正奇怪何以这妇人会知道呢?「就会好了!」她的声音无限的温和,听起来非常悦耳。只不过片刻工夫,果然肩背部一点也不疼痛了。啊!那麽快,我应向她道谢呀,但是我已经找不到她。那位慈祥的妇人哪儿去了呢?她究竟是谁呢?原来是南柯一梦。梦醒得很快,我肩背部不但一点也不酸痛,而且还有难以形容的舒适之感。的确是个梦,但也是事实,因为事实上我的伤已好了,不是吗?对了,忆起那妇人的端庄面容,不正是客厅里佛坛上所供奉,朝晚礼拜的大士圣颜?那就是观世音菩萨医好我的肩伤啊!由此可证明,凡是能虔诚发心怀有如子忆母心情的佛教徒,一定能与佛菩萨感应道交的。至今我念念不忘梦境中那位面貌慈祥举止端庄语气温和的妇人--我一生崇奉的观世音菩萨。遇到车祸总算有惊无险,死里逃生,连日常不可或缺的交通工具也完好如旧,而所受的轻伤又不药而愈,这都是菩萨的慈悲护佑。这样的恩情,这种的奇迹,虽然我的笔拙,也不能不把这经过前後忠实的记录下来,让读者大众作为增加学佛信心的参考。

写到这里,扭伤的指筋还有些隐隐作痛,由於梦境也是迷离匆促,当时我怎麽没有想到顺便要求大士也抚一下我的指筋,也许今天就不会还留下这点痛楚了?可是正因为留下这点小小的疼痛,也可能是车祸中逢凶化吉的一点纪念,因是我更将时时刻刻忆念起观世音菩萨示迹的经过,而毕生没齿不忘!信笔至此,我不禁又虔敬的念∶南无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佛教故事:智慧故事:奇特的墓碑

佛教故事:智慧故事:奇特的墓碑

这个墓碑设计得很特别。它看起来更像一堵墙,一半是白色,一半是黑色。这堵颜色搭配独特的墙矗立在两块灰色的大理石上,呈长方形,上端有一个窗户般的方孔,逝者的头正好从这里探出来,默默注视着这个既熟悉又陌生...

禅茶一味,皆自于心

禅茶一味,皆自于心

喜欢上一件事,因为喜欢,所以用心,动了心的事,总是牵动着自己的灵魂,不由自主地会去想念,会去参与,会渐渐地深入。至于茶,因为喜,渐而学。一座宁静的处所,一座优雅的处所,一座知味的处所。那幽静的四合院...

何谓无所住?

何谓无所住?

  问:何谓无所住?  慧律法师:无所住就是不能执着。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一切法不执着,清净心就跑出来。无所住就是无所住,不能讲无所住怎么解释,还执着那个无所住,就变成有所住了。无所住就是什么都不能执...

佛教故事:佛经民间故事:乌鸦歼仇

佛教故事:佛经民间故事:乌鸦歼仇

乌鸦歼仇从前,有一群乌鸦和一群猫头鹰,生活在同一座森林中,两群鸟结了怨仇。乌鸦知道猫头鹰白天看不见东西,于是每到白天就杀进猫头鹰的巢中,啄杀猫头鹰,吃它们的肉。猫头鹰知道乌鸦夜里看不见东西,于是每到...

佛顶山水瓢观音现真身

佛顶山水瓢观音现真身

佛顶山水瓢观音现真身作者:煮云法师佛顶山还有一件事,值得提一提的,那就是‘水瓢观音’。观音大士是随类化身,只要我们对佛菩萨具足了坚定的信心,最后的结果是功不唐捐;菩萨是千处祈求千处应,随众生应现色身...

索达吉堪布:人生郁郁寡欢,该如何摆脱这种状态

索达吉堪布:人生郁郁寡欢,该如何摆脱这种状态

索达吉堪布:人生郁郁寡欢,该如何摆脱这种状态 问:我是来自贫困家庭的大学生,不知不觉中总觉得自己一无所有,人生的幸福遥不可及,整天郁郁寡欢。该怎么摆脱这种状态? 索达吉堪布答:我们不要整天抱怨得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