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茶大会】茶语清心——“禅境观海 · 正清和雅”

中国的汉字对茶给予了最得体的诠释:人在草木之间,一杯茶在手,如归山林,如坐草木。

喝茶这件事情,我认为它是一种零门槛的仪式。中国人喝茶是有讲究的,它其实是在四季轮回的流光之中完成着我们身心与自然亘古亘今的水乳交融。现在正值炎炎夏日,正是绿茶最受钟情的时节。那刚刚采下来的茶尖儿,扔进大铁锅里迅速翻炒,烘青晒青,断了青直接上泡,它带着饱满的茶多酚、氨基酸、维生素,带着它不发酵的生命清冽之气,喝它几盏,全身的毛孔散发出来轻汗,接触着空气中的微凉,燥热之时帮助我们去火。如果你是在一片萧瑟的冬日,身心需要暖心暖意的时候,像熟普洱这类的全发酵茶,在它经历百转千回的发酵后又带着一息尚存的自然灵气走进你的味蕾,它那红红艳艳的品相,就是我们在一片苍白季节里渴望的那一点入心入怀。

一般来说,泡茶选用瓷器为器具视为最佳。瓷器是用什么做出来的?是泥土,因为泥土制品透气挥发。所以,茶从泥土中生长出来,最终又回归到泥土的制品中,在清亮的水里慢慢苏醒过来,它前世今生的故事全部选择在泥土之中唤醒。谁又敢说这不是带着中国土地伦理的仪式呢?

因此,茶对于中国人来讲,是在纯真自然、朴素谦和的民族文化根性里生长出来的。意趣仪式之中,深藏着中庸、明理、主静、心斋的思想内涵。

翻开《茶经》,对于茶的定义,为南方之佳木也。它是生长在深山幽谷间的珍木灵芽,它的天赋秉性是野幽香馨,所以,它惊为天人般的契合了中国古代文人逸士的人格气象。迁客骚人将茶当作知己好友,钟爱有加。正如梅妻鹤子在《彭北苑茶有怀》中写到:石碾轻飞瑟瑟尘,乳香烹出建溪春。人间绝品应难识,闲对茶经以古人。高雅之韵一览无余。

因此,茶自然而然地成为了历代茶仙墨客的品格风范标识,同时也成就了他们的明哲高洁、脱逸超然。

一勺励清心,酌水谁含出世想?半生盟素志,听泉我爱在山声。闲适的人生是为了在清苦中品味回甘,在劳累的人生中偷得半日闲暇浪掷浮生。在漫长的人生中,制造一种隽永的情调,让生活多一些情趣,饱含一些诗意的生命质量,使自己心境清幽、恬淡、脱尘寡欲,让心灵随着氤氲茶香的弥漫与宇宙自然融合,升华到无我的境界!阿弥陀佛!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佛教故事:佛经故事:皈依三宝获福无量

佛教故事:佛经故事:皈依三宝获福无量

佛陀在舍卫国祇树给孤园时,一日对比丘们开示:皈依具足三种功德,是哪三种功德呢?第一种是皈依佛的功德,第二种是皈依法的功德,第三种是皈依僧的功德。什么是皈依佛的功德呢?无论是二足、四足,或多足的众生;...

佛教故事:佛经故事:他委求作奴,只为供养三宝!

佛教故事:佛经故事:他委求作奴,只为供养三宝!

舍卫国中,有位长者的妻子产下一名相貌端正的男婴,这孩子出生才没几天,竟然就会开口说话。男婴问父母:世尊还住世吗?长者夫妇回答:是的。又问:那么舍利弗尊者、阿难尊者等人呢?长者夫妇亦答道:也都在。长者...

一行禅师:故道白云:48.以禾盖土

一行禅师:故道白云:48.以禾盖土

48.以禾盖土目犍连尊者提议召开一次大会,齐集祗园精舍的大弟子和挢赏弥事件中的当事人。集会的目的,是要从这次的经验学习,以避免这类事件再次发生。摩诃迦叶将作大会的主席。会议开始,摩诃迦叶首先请阿耨楼...

星云法师以佛法度化小偷的亲身经历

星云法师以佛法度化小偷的亲身经历

四十多年前,我初到台湾时,没有自己的的寺院道场,只要有人需要佛法,我便不分是闹市或是深山,都发心前往传教。那时候,我一个月中,乘着平快火车,北至宜兰,南至凤山,南北往返的次数不计其数。虽然十几个小...

莲池大师戒杀放生文图说:救雀受衔环之报

莲池大师戒杀放生文图说:救雀受衔环之报

救雀受衔环之报  汉朝杨宝,天性仁慈,年纪才九岁时,有一次在华阴山北,看见一只黄雀被鸱鴞追逐搏伤,坠落地上。又被许多蚂蚁困咬伤口,黄雀痛苦挣扎,杨宝深为怜悯,便把它救回,敷治创伤,小心畜养在竹箱里,...

星云大师宽心:是是非非

星云大师宽心:是是非非

星云大师宽心:是是非非有个人向曹山禅师求救:我通身是病,请师父医治一下吧!曹山禅师手一挥,抬眼望天:不医!那人一愣,又疑又惑地问:为什么不医?曹山禅师笑道:要叫你求生不能,求死不得!看了这个故事,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