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律法师:宝贵的时间不是用来生气的

小宝气呼呼地放学回来了,和爸爸妈妈讲述学校里发生的事情,说班里有个同学太讨厌了,自己不会做作业老要抄别人的,小宝不给他抄,他居然还说小宝不讲义气,不帮助同学,小宝就和他分辨;老师看到了,不问青红皂白,就说他们讲话影响其他同学学习。小宝觉得自己很冤枉。

小宝妈妈一听,也觉得小宝挺冤的,就劝小宝别生气,明天她给老师打个电话说清楚,让老师批评那个同学。

小宝爸爸听着母子两个的对话,笑了笑,给他们讲了一个故事:

古时有个老人,他一生气就绕自己家房子和土地跑三圈。后来,他的房子越来越大,土地也越来越多,生气之后,他仍要绕着房子和土地跑三圈,哪怕累得气喘吁吁,汁流浃背。后来,随着他年龄的增长,也有了儿子、儿媳、孙子。

有一天,他生了气,还是绕着自己的院子跑了三圈,这些奇怪的举动被他的孙子看在眼里,孙子不明白这是怎么回事,于是便问他:“爷爷,你生气就绕着房子和土地跑,这里面有什么秘诀?”

老人对孙子说:“年轻时,一和人吵架、争论、生气,我就绕着自己的房子和土地跑三圈,边跑边想:自己的房子这么小,土地这么少,哪有时间和精力去跟人生气呢?一想到这里,我气就消了,也就有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工作、学习了。”

孙子又问:“爷爷,成了富人后,您为什么还要绕着房子和土地跑呢?”老人笑着说:“老了生气时我绕着房子和土地跑三圈,边跑我就边想:我房子这么大,土地这么多,又何必和人计较呢?一想到这里我的气就消了。”

故事讲完了,小宝爸爸继续说“小宝的同学想抄小宝的作业,首先说明小宝已经做完了,也说明小宝的学习成绩不错,要不同学还信不过你呢,你说是不是?”

妈妈和小宝都笑啦,爸爸继续说:“老师批评你们,是希望你们注意,在教室等公共场合是不应该影响别人,这个也没错吧?至于说老师冤枉了你,难道你没有说话吗?”

妈妈和小宝不笑了,静静地想着什么。

心律开示:生气不仅于事无补,还有可能在情绪不冷静的情况下做出不理智的事情来;生气更不利于健康;所以一定要学会情绪的自我调节。人生苦短,用来做有意义的事情尚且不够,更何况用宝贵的时间来生气,值得吗?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放生指南:冬天来临,护生要从身边做起

放生指南:冬天来临,护生要从身边做起

放生与冬天给鸟类施食一样重要,寒冬腊月了,冬天是枯竭的,没有食物的,城市中我们常见的鸟类,如麻雀、野鸽子、野喜鹊等鸟类,会因气温的变冷,没有食物而死掉了,尤其是北方的气候,冻死,饿死的各种各色的生灵...

佛教故事:心静自然禅:生命的三大境界

佛教故事:心静自然禅:生命的三大境界

生命的三大境界生命是时间的延续,是精神永恒之循环。生命的神秘莫测,浩瀚无边,引导我们无限遐想;生命的边际虽然不可及,但是,我们自由的梦想却可以随时抵达它的边际。生命的含义犹如我们静坐在思维的瞳仁里,...

舍弃我禅师:四念处内观智慧禅法 定·如何选择目标·四种护卫止禅法

舍弃我禅师:四念处内观智慧禅法 定·如何选择目标·四种护卫止禅法

四念处内观智慧禅法定:定如何选择目标四种护卫止禅法舍弃我禅师一般上,修禅者会有意或在潜意识里都把定列为修禅的目的。又由于这些人不了解定可分为正定和邪定,因此导致许多问题的产生,所以有必要在此解释定的...

佛教故事:佛教与拜拜:不同的观点

佛教故事:佛教与拜拜:不同的观点

不同的观点关于「迷信拜拜」的问题,见仁见智,各有主张不同,略将一般人的观点写在后面:一般拜拜的人说:「拜拜风气是祖传,为了保佑求平安;家庭清吉又赚钱,叫我不拜确实难。」一般医师说:「拜拜饮食很骯脏,...

正确看待感应

正确看待感应

感,咸心,也就是使人动心的意思。应,即是呈现。所谓感应,也就是因心而动,从而相互招感,导致呈现种种业报差别的不同呈现。佛陀所讲一切法,不离“缘起性空”,所有感应都是缘起的呈现,也都是性空的呈现。如果...

不知者,真的无罪吗?

不知者,真的无罪吗?

释迦牟尼说法的时候总是显得和蔼可亲,经常说些弟子熟悉、爱听的事物。为了使众人能够理解,他说得总是深入浅出,用大量的比喻娓娓道来,弟子们都觉得非常亲切。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