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土法门法语:孝是福德的根,敬是智慧的根

1 我们学佛,求智慧、求福德重要。学佛学什么?就是求智慧、求福德,佛陀教育就是教这两桩事情。

2 福德的根源是孝亲,智慧的根源是尊师,对父母没有孝心,这个人没有福报;对师长没有敬意,这个人什么东西都学不到。

3 绝对不是说老师一定要你对他恭敬,你不恭敬他不教你,不是的,如果你那样想,那你就想错了,你罪业就重了。

4 印光大师讲得很好,一分诚敬得一分利益,两分诚敬得两分利益,十分诚敬就得十分利益,你得利益多少,不在老师,是在你自己诚敬之心,是在这个。

5 老师教学生,心是平等的,没有厚薄,可是确实有不少学生听老师的课什么也没听到,甚至于把老师所说的想歪了、想偏了,为什么会这样?没有诚敬心、没有恭敬心,虽然听了,不得受用。

6 老师绝对不会要求学生要尊重他,尤其是诸佛菩萨三轮体空,人家根本起心动念都没有,哪来的分别执着?而是什么?你能够接受多少与你的恭敬心成正比例。

7 孝跟敬是性德,孝是自性里面福德的根源,敬是性德里头智慧的根源,你有这两样东西,修福、修慧容易,不难。福慧是自性里头本来具足的,这福报有多大?智慧有多大?跟你说,无穷大,大而无外,是真的不是假的。

8 现在我们的福慧为什么没有?迷失了自性。你自己细心去反省,你懂不懂孝养父母?你懂不懂奉事师长?如果连这个都不懂,换句话说,这一生你怎么学都学不到。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简约清和,含蓄优美的日本佛教电影《禅》

简约清和,含蓄优美的日本佛教电影《禅》

日本佛教电影《禅》讲述了年轻比丘的远涉中国拜求佛法真谛。禅谈起来道元禅师的一生,和中国渊源甚深。道元禅师出生于日本镰仓时代,那是一个乱世。八岁那年,饱经沧桑的母亲终于撒手人寰,留下了年幼的道元禅师。...

佛教故事:国王拒美人(3)

佛教故事:国王拒美人(3)

国王拒美人(3)国王的车夫看见了,故意俏皮地说道:大王呀!我把车子停在这里,待我去请大元帅和你共游好吗?这里就是他的房子,楼上那少妇是他的夫人,也就是从前想当王后的那位小姐。国王听了,如梦方醒,急忙...

佛教故事:禅宗公案:惠光国王十善化民(图文)

佛教故事:禅宗公案:惠光国王十善化民(图文)

久远以前,有一位施陀尼弥国王,统治着广大的领土与众多臣民;虽有诸多后妃美眷,但仍膝下无子。国王为此忧愁不已,担心王位无人继承,便举行盛大隆重的祝祷仪式,祈求上天恩赐贵子。不久,须梨波罗满王后有了身孕...

进新房邀请函怎么写 这个格式范例 可以作为参考

进新房邀请函怎么写 这个格式范例 可以作为参考

我相信,不管人们属于哪个国家,我们对于进新房的态度应该会保持很大程度上的相似,那就是紧张中带点兴奋。紧张是因为即将要开始一段新的生活,不知道这段生活带给我们的是美好或者不幸;兴奋是因为自己终于拥有了...

佛教故事:佛典故事:健康是最高的福报

佛教故事:佛典故事:健康是最高的福报

健康是最高的福报在生理上,眼耳鼻舌身意六根具足、端庄;在心理上,坚毅安详,充满智慧。并认为这些是可以通过修行获得的一种福报。健康是最高的福报,知足是最好的财富,最可信赖的人就是最好的亲友,涅槃是最究...

大安法师:念佛要怎样念才最理想?

大安法师:念佛要怎样念才最理想?

问:请问念佛要怎样念最理想?是否要观想念佛?要如何观?或是什么都不想,只念佛号,自念自听?大安法师答:念佛有四种念佛,但我们根据阿弥陀佛因地的发愿是名号度众生,所以我们是倡导持名念佛。既然是持名念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