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僧法师:佛说梵网经讲录 贰 列重轻戒相(分二) 四十八轻戒 第四十五·不化众生戒

第四十五不化众生戒

若佛子。常起大悲心。若入一切城邑舍宅。见一切众生。应当唱言。汝等众生。尽应受三归十戒。若见牛马猪羊一切畜生。应心念口言。汝是畜生。发菩提心。而菩萨入一切处山林川野。皆使一切众生发菩提心。是菩萨若不发教化众生心者。犯轻垢罪。

菩萨要发「大悲心」,知一切众生,及三世诸佛,与我身心,无二无别。经云「心佛与众生,是三无差别」,是故当愿所有众生超出三界、六道,同证涅槃性德之乐。「心念口言」,是了达同体法性之力,以心思及言辞设种种方便,以激发道心,冀今感通开悟。

所谓「十法界不离一念心」,动物也有灵性。更有些动物,能解人语。这要看此畜生的业力如何,其因缘非一。自古畜生,因睹佛闻法,而开悟往生净土者,其数不鲜。今述以下公案,作为引证:在北京西山上有一所檀觉寺。寺里养一只猫,那只猫会念佛。某日小沙弥吃完饭,从外边走进来,看见那只猫伏在炕上,似是睡着了,于是骂一声:「懒猫!」但该寺老和尚是善知识,乃说:「这只猫不是在睡觉,它正在念佛。听它呼噜呼噜地念佛,它的修行比你还高哩!」

不久那只猫往生了,庙上的人把它埋在土里,从其坟间居然长出一朵莲花!在旱地而能生莲花,甚为稀有,足以证明猫也能超生净土。由此观之,六道众生,皆有佛性,皆堪作佛。

具缘:此是遮业。不化众生,是乖违菩萨弘愿。四弘誓愿中,第一愿是:「众生无边誓愿度。」若见一切畜生,而不发心度化之,非菩萨本怀,非大悲心。四缘成罪。(一)众生。(二)众生想。(三)无教化心。(四)不行教化。若遇可化者,而偏不化,随事结过。

第四十六说法不如法戒

若佛子。常应教化。起大悲心。若入檀越贵人家。一切众中。不得立为白衣说法。应在白衣众前。高座上坐。法师比丘。不得地立为四众说法。若说法时。法师高座。香华供养。四众听者下坐。如孝顺父母。敬顺师教。如事火婆罗门。其说法者。若不如法说。犯轻垢罪。

法师者,以法为师,亦以法化人。所谓「法赖僧传」,故身为说法法师,当知自身代表三宝,任重道远,而端整威严,奉行仪轨,不可乖违或漠视之!出家人为白衣说法,不应站立,应处高座。而听法者,应以香华种种供养,以尊重法故;有如孝顺父母师长,处于下座,殷勤笃谨,洗耳恭听,方为如法,方得大利。

「高座」,是以高卑而言。「上坐」,是以上下而言。「不如法说」,谓不顺说法的仪式,非谓颠倒谬说。

具缘:此是遮业,三缘成罪。(一)不如法。(二)不如法想。(三)正说法:不顺说法仪式,而为来者说法,即犯。若为名利而说,则加上染污犯。律藏中更详明:人卧己坐,不得为说法。人坐己立;人在座,己在非座;人在高座,己在下座;人在前行,己在后行;人在道,己在非道--以上等等,皆不得为说法。乃至于沙弥,若说法时,亦应登高座。

开缘:《僧祇律》云,若比丘为塔事僧事,往诣国王及地主处所,若彼言:「比丘,为我说法。」为免其生疑故,乃许开方便门,立为国王说而不犯。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不能带皮吃的蔬果

不能带皮吃的蔬果

五种蔬果不能带皮吃1土豆皮含配糖生物碱,会引起人体中毒; 2红薯皮含碱多,食用过多会引起胃肠不适;3柿子皮容易在胃里生成沉淀物,引发疾病;4荸荠皮表皮聚集有大量的有毒物质;5银杏皮果皮中含有的有毒物...

星云法师:如何解决人我的问题

星云法师:如何解决人我的问题

世间最难解决的问题,就是人我的问题。凡事有你、有我,问题就显得复杂。如何解决人我的问题呢?我提出十句修行的口诀:一、修人我不计较:一个不会与人斤斤计较的人,别人必然喜欢与他为伍;反之,凡事唯恐自己吃...

擦亮眼睛,佛教中的苦修与苦秀大有区别

擦亮眼睛,佛教中的苦修与苦秀大有区别

佛教八万四千法门,每个人相应的修行因缘各异,各有不同的修持方法。比如有人示现富贵修行,也有清贫苦修,有历经千辛万苦渐悟,也有某个机缘下顿悟。现在修行的条件改善了很多,当我们享受福报时,不要忘记佛史上...

静是一种淡泊名利的风度

静是一种淡泊名利的风度

静是一种淡泊名利的风度 静是一种淡泊名利的风度在茂密的丛林里,我们总能看到猴子们来回的攀缘蹦跳,好不威风凛凛,但是,它的张扬并没有给其他的动物构成多大的威胁;病态的老虎虽然不轻易活动,还总是给外界一...

《法华经》记载的善常识 21位大阿罗汉

《法华经》记载的善常识 21位大阿罗汉

编者按:《妙法莲华经》融会三乘为一乘(佛乘),指导我们应以毕竟成佛为目标,因经中宣讲内容登峰造极,明示不分贫富贵贱,人人皆可成佛,所以《法华经》也被誉为经中之王。《法华经》最大的特色是唯有一佛乘,方...

净土法门:这一句阿弥陀佛念好了,戒定慧就具足了

净土法门:这一句阿弥陀佛念好了,戒定慧就具足了

听经听多了,能够懂得这些道理,这叫什么?解悟,解悟不管用。譬如我所说的这些境界,我都能说得出来,我是解悟,我说得出来,我做不到!譬如我能把清净法身讲得清清楚楚,圆满报身也讲得清清楚楚,可是我不能证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