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僧法师:佛说梵网经讲录 贰 列重轻戒相(分二) 四十八轻戒 第三十九·不修福慧戒

第三十九不修福慧戒

若佛子。常应教化一切众生。建立僧坊。山林园田。立作佛塔。冬夏安居。坐禅处所。一切行道处。皆应立之。而菩萨应为一切众生。讲说大乘经律。若疾病。国难。贼难。父母兄弟和尚阿阇黎亡灭之日。及三七日。四五七日。乃至七七日。亦应讲说大乘经律。一切斋会求愿。行来治生。大火所烧。大水所漂。黑风所吹船舫。江湖大海罗剎之难。亦读诵讲说此经律。乃至一切罪报。三恶。八难。七逆。杻械枷锁。系缚其身。多淫。多瞋。多愚痴。多疾病。皆应讲此经律。而新学菩萨若不尔者。犯轻垢罪。

「建立僧坊」等,是教人修福。「讲说大乘经律」等,是教人修慧。僧坊是统称,总包冬夏安居,或禅堂、道场、僧伽蓝、精舍等。若讲说大乘经律,能消灾弭祸,诸如风火水灾,罗剎怨鬼,及刀兵贼难,悉尽蠲除。若广设斋会,求愿求福,行来治生(经营产业为治生,因为此经律能生一切法财),或诸法师讲解经律,则一切罪报诸如饥馑疾疫,杻械枷锁,牢狱苦刑,及贪瞋痴病,也能早日净尽无疑。

「三恶」:指地狱、饿鬼、畜生三恶道。「八难」:(一)地狱,(二)饿鬼,(三)畜生,(四)长寿天,(五)北俱卢州(或云边地),(六)六根不具,(七)世智辩聪,(八)佛前佛后。「七逆」:(一)出佛身血,(二)弒父,(三)弒母,(四)弒和尚,(五)弒阿阇梨,(六)破羯磨转*轮僧,(七)弒圣人(阿罗汉)。「杻械枷锁」﹕杻,是手上的刑具,手扣即是。械,是脚上的刑具,即是脚镣。枷,是脖子上的刑具。锁,是腰上的刑具。

具缘:此是遮业。随力应修。凡因缘会合时,当修福修慧。若应修而不修,一一结罪。除力不及者或钱财物资有限,或遭遇其他障缘,而无能为力者,无犯。但余一切时,若见旁人造功德,应倾力随喜赞叹,是为佛教。开遮者,若修行人,专习禅观或讲诵等一切殊胜行门,而无暇营办旁务,均无犯。此乃因为他本身已用功修持,已力修福修慧,纵使不建僧坊等,亦不犯。

如是九戒应当学。尽心奉持。梵坛品当广明。

此乃总结第四段之九戒。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那一树秋叶,一流云烟,诉说着无常变幻

那一树秋叶,一流云烟,诉说着无常变幻

秋天踱着悠然的脚步而来,那一路的绿树阴浓,经历了料峭的春意,告别了聒噪的夏日,遂而迷恋起秋的风姿,悄然红了脸庞,换了新颜。秋,一举一动都是诗,一走一过皆是画。凉凉的秋意,带来舒适恬淡,心宽体安,令人...

七笑 有钱也买不到

七笑 有钱也买不到

吃亏的时候,坦然一笑,是一种豁达!被人误解的时候,微微一笑,是一种素养!受委屈的时候,淡然一笑,是一种大度!无奈的时候,达观一笑,是一种境界!危难的时候,泰然一笑,是一种大气!被轻蔑的时候,平静一笑...

佛教故事:哲理小故事:狐狸的鬼话

佛教故事:哲理小故事:狐狸的鬼话

在森林里的一块空地上,食肉动物们正在进行四年一度的首领选举。条件当然是根据猎杀的本领和平时的威望。狮子和老虎理所当然地当上了一、二把手(注1)。正当豹和鬣狗准备竞争第三把交椅时,狐狸举手问道:我能当...

达真堪布:什么是真正的精进

达真堪布:什么是真正的精进

达真堪布:什么是真正的精进 若要成佛,就要积累资粮;若要积累资粮,就要精进。那什么叫精进呢?“我天天上课、打坐,天天磕头、绕殿等,这应该叫精进吧?”不一定。“我天天念佛、念咒,已经念了一亿遍佛号...

印度素食——高雅的传承

印度素食——高雅的传承

从1997年起,印度学生对于上生物课时是否要进行活体解剖,便拥有选择权;这是德里高等法院(Delhi High Court)回应素食团体所做的裁决。产品包装必须标明荤素2001年间,印度政府要求业者...

一行禅师:故道白云:76.修行的果实

一行禅师:故道白云:76.修行的果实

76.修行的果实雨季安居即将结束之际,憍萨罗和摩揭陀展开战争和消息突然传来。阿阇世毗提醯子王亲自带领的军队,已经越过了恒河,进入了憍萨罗的施法区伽尸。他与属下将军的统领的部队,阵容非常强大,包括了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