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茶仪礼:童子捧献于前 为君以泻清臆

日本茶道基本上归属禅宗茶道,源于中国但青出于蓝而胜于蓝。随着日本茶道的形成和发展,相关文献中逐渐趋向于用“茶会”来称呼一般意义的饮茶,而将“茶事”限定为日本茶道的专用语。那么,二者的区别何在呢?“所谓茶事,即通过点一碗浓茶,总括主客交流的所有要素,综合所有的文化,创造出新的美,时而作为一种社交活动来进行,时而作为一种庄严的仪礼来举办,其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多彩。”(千宗室:《正午之茶事》“序言”,淡交社1985年)。

日本茶道

  简言之,“茶事”,就是食礼与茶礼的精美结合,即“茶事”不单包含饮茶,还伴有怀石料理的应酬,茶事的参加人数最多在5人左右,其更加重视和追求精神层面的内容;而“茶会”则多指单纯的饮茶,不伴有怀石料理的应酬,参加人数少可几十、数百,多可达几千,其重视的更多的是饮茶的社交性。在现代日本,有时举办茶会时,也会采取与“茶事”极为近似的形式,即分设“茶席”和“点心”席,在“茶席”专门喝茶,在“点心”席主人为客人提供一点儿简单的饭菜,简单得有时甚至就是一份盒饭或者一小碗荞面条,根本谈不上礼仪上的应酬。所以,我们在谈到日本茶道时,将其主要的修行内容“茶事”翻译成“茶会”是不够准确的,中文文献中对日本茶道的专业用语“茶事”的处理,直取其形意而不做翻译的做法,源自清人黄遵宪,笔者亦赞同其做法。   日本茶道举办的茶事,种类很多,根据举办茶事的主题来进行分类的话,则既有以赏雪、月、花为主题的季节性茶事,也有庆祝某人新婚或逝世几周年之类的茶事等;若根据茶事具体举办的时间来分,则又可分为“拂晓茶事、早晨茶事、正午茶事、晚间茶事、临时茶事”这样五种。   举办茶事时,主人在决定了茶事的主题、时间、地点以后,一般要充分考虑到客人回复的时间,大约在举办茶事的一到两个星期以前,正式向客人发出请帖,请帖里要注明茶事的时间、地点以及所邀请的客人。在现代社会,由于通讯手段愈来愈发达,亲密朋友间往往也会通过传真、电话来发出邀请,但在一般情况下,如举办正午茶事,主人都会用毛笔亲自书写请帖,函寄相邀。客人收到请帖以后,如果决定参加茶事,就要在举办茶事的两三天前给主人答复,并且要在正式举办茶事的前一天,去向主人当面致谢,这被称为“前礼”,而且在茶事结束的第二天,客人还要再一次到主人家,向举办茶事的主人表示感谢,这被称为“后礼”。   

茶事是“用餐仪礼”与“饮茶仪礼”的一种组合。一次正规的茶事,一般是由“前席(初座)”、“席间休息(日语称之为‘中立’)”、“后席(后座)”这样三部分构成。客人按约定的时间由茶庭进入茶室,先是主客的礼仪性寒暄,随后是点炭(初炭)、为客人献上怀石料理、茶点心。客人用完怀石料理、点心后退席至茶庭中小憩,此即所谓的“中立”。客人席间休息时,主人则要迅速重新整理和装饰茶室,一切准备停当后,按着约定好的击打方法敲铜锣以通知客人再次入席。这席间休息后的茶席即所谓的“后席”。“后席”的主要内容是点浓茶、点炭(后炭)、上茶点心、点薄茶、主客互致感谢辞别之礼。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佛教故事:佛化家庭:佛化家庭的修行之道

佛教故事:佛化家庭:佛化家庭的修行之道

佛化家庭的修行之道佛教与一般哲学不同,佛教不只讲知识、讲理论、讲道德,佛教最主要的是重视实践,重视修行。修行非口号、形式,而是要将佛法运用到生活中,修行在生活中,用慈悲的语言应人,用慈悲的眼光待人,...

鸵鸟的哭泣 奢侈品背后的生命悲歌

鸵鸟的哭泣 奢侈品背后的生命悲歌

素食与时尚素食与时尚表面看来好像没什么特定的联系,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素食已经变为一种时尚,但是还是有很多人不理解,为什么素食就能跟时尚沾边呢?下面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吧!史幼波新世纪之初,当美国名...

佛教故事:净土往生:义俱沙弥尼跏趺往生

佛教故事:净土往生:义俱沙弥尼跏趺往生

义俱沙弥尼跏趺往生义俱沙弥尼,即傅学英女居士,一九二九年生於河北省阳原县,後住山西省大同市城内西马路街。德行仁厚,乐善好施,一九九一年始信佛,於五台山受三皈五戒,专修净业。劝导子女皆皈依三宝,建立佛...

年轻女孩的成就故事

年轻女孩的成就故事

年轻女孩的成就故事今生快乐,来生快乐,造作善业的人今生与来世都快乐;「我已经造下善业!」的念头使他们喜悦不已;往生善趣时,他们更喜悦。舍卫城的给孤独长者和毘舍佉两人都是佛教徒,也固定在家里供养众多比...

高振农教授:论章太炎佛学思想在亥革命中的作用

高振农教授:论章太炎佛学思想在亥革命中的作用

高振农教授:论章太炎佛学思想在亥革命中的作用高振农章太炎,作为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家、思想家和宣传家,他在早期的战斗业绩,如政治上高举“反满”大旗,积极投入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宣传活动,并与康有为、梁启超为...

星云大师:第二十一节 成就无上正觉的佛陀

星云大师:第二十一节 成就无上正觉的佛陀

第二十一节 成就无上正觉的佛陀降伏恶魔以后的太子,志愿更加坚固,心中更加平静,深入在三昧的禅定境界中,已经到达无念无想的领域,可以说光天化日的觉悟世界,就将现在眼前。在这个时候,太子已经能够知道久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