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土法门法语:佛陀教学境界之广大,不可思议

1 中国古人常讲“活到老,学到老,学不了”,儒家只讲一世,佛法讲三世。佛教不但讲这个世间、出世间,所有的学术是应有尽有,而且还讲过去世、未来世。为什么佛讲过去、讲未来?他有这个能力,他不迷于过去,也不迷于未来,真正是全知全能。

2 佛教学的内容,有过去世,有未来世,过去还有过去,未来还有未来,过去无始,未来无终,然后我们才能体会佛陀教学境界之广大,不可思议!

3 大圣人示现在这个世间,多半都是从事于社会义务教育工作。你要想他为什么取这个行业?他为什么不搞别的行业?这个行业收的效果丰盛、快速、稳当。

4 何以说呢?这个行业“与人无争,于世无求”,这个社会上无论从事哪一个行业的都会欢喜接受。为什么?你跟他没有冲突,你对他只有利而没有害,所以他欢喜接受。

5 从事任何一个行业都有纷争,谚语里头有所谓“同行相嫉”,它有嫉妒障碍,唯独教学这一行没有嫉妒障碍。

6 但是从事实上来说,教学这一行也有嫉妒障碍。谁?还是同行。为什么会有这个现象?同行里面修学不到家,他的烦恼习气没有断。什么烦恼习气?贪嗔痴慢。只要贪嗔痴慢没有断,他就有嫉妒。

7 譬如教学,你教得比他好,他心里就很难过;你的学校比他大,你的学生比他多,他心里就很难过,他就得想方法来障碍,这是肯定的,所以我说修行不到家,功夫不到家。

8 什么人没有嫉妒障碍?阿罗汉。给诸位说,阿罗汉以上,贪嗔痴慢断了,就没有嫉妒障碍。所以阿弥陀佛在西方建立极乐世界,十方诸佛嫉不嫉妒他、障不障碍他?没有!你看释迦牟尼佛就晓得,释迦牟尼佛不但不嫉妒障碍,反而劝自己的学生念佛求生极乐世界去亲近阿弥陀佛。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一首好听的音乐《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一首好听的音乐《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心经是观音菩萨的心璇枢纽观自在菩萨 . 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 . 照见五蕴皆空 . 度一切苦厄 . 舍利子 . 色不异空 . 空不异色 . 色即是空 . 空即是色 . 受想行识 .亦复如是 . 舍利子...

做个“不要面子”的修行人

做个“不要面子”的修行人

学佛修行人经常有句口头禅“要放下我执”,可是又常常因为不认识“我执”,也就无从“放下”。经过几年的跌跌撞撞,碰得鼻青脸肿,我终于悟出了一个道理:要修好行,就首先要放下面子。只有先做个不要面子的修行人...

燕窝的背后:生命的苦难血泪无言

燕窝的背后:生命的苦难血泪无言

母燕在快要下蛋的时候,才去建自己的窝。第一次建好的窝,被人采去,只好再次吐出胶质建窝。可是人仍然把这第二次的白燕窝采走,燕子只能第三次建窝,这时它吐出的胶质就带有血丝——就是所谓的血燕窝,这是最受追...

放生:罗志祥善待动物组织获选亚洲杰出人物

放生:罗志祥善待动物组织获选亚洲杰出人物

罗志祥善待动物组织获选亚洲杰出人物罗志祥在善待动物组织访谈中表示,人,是会痛的,会说话的,但是狗也会痛,只是他说不出来。所以我希望大家用平常心,将心比心的心态,来对待你身边所有的不管是人,还是动物。...

静波法师:《维摩诘所说经》讲义五 菩萨品第四

静波法师:《维摩诘所说经》讲义五 菩萨品第四

静波法师:《维摩诘所说经》讲义五 菩萨品第四 《维摩诘所说经》讲义五菩萨品第四 菩萨品第四 菩萨是成佛的正因,所以又是回因向果,入一实乘,否则乃是权乘,不能成佛,也即不能真正净佛国土,于是针对权乘...

你如果感觉业障重,就这样做

.no-mobile{display: none;} @media (min-width: 960px){ .no-mobile{display:inline;} } .no-pc{displ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