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以解忧 唯有茶疗

唐代药学家陈藏器在《本草拾遗》中曰:“诸药为各病之药,茶为万病之药。”说到茶对“心病”的“药理”功效,历史上有多位名人予以高论。

唐代陆羽在《茶经》中称茶能“涤烦”,宋代苏轼在《东坡杂记》中称茶能“除烦”,元代忽思慧在《饮膳正要》中称茶能“清神”,明代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称茶能“使人神思闿爽”,清代王孟英在《随息居饮食谱》中称茶能“清心神”,此外还有称茶能“破孤闷”之说。而唐代茶道大师皎然在《饮茶歌消崔石使君》中则有三方面的概括:“一饮涤昏寤,情思爽朗满天地;再饮清我神,忽如飞雨洒清尘;三饮便得道,何须苦心破烦恼。”由此可见,茶犹药也。以茶解忧,既可以疗身,更可以疗心。

以茶解忧,疗以“心病”,不同的“心痛”,施以不同的“茶药”,便会收到意想不到的“疗效”。

当失望、无奈、苦闷之时,泡一杯清澈甘醇的乌龙茶,静思冥想,便会感悟出生活就是由苦与乐而交织成的,在品过苦涩之后才能体味出浓香;当愤怒、不安、暴躁之时,泡一杯澄碧清香的龙井茶,静心而思,让心灵归于沉静,自得一份心静、心宽、心安;当疲惫不堪,急火攻心之时候,泡一杯涩涩的苦丁茶,汤色黄中透红,滋味鲜爽沁人心脾。

以茶解忧,可以清心明志,教人明理,遇到过急之事可以避免“怒伤肝、恐伤肺”的情况发生。

以茶解忧,还可以引导“心病”患者暂时忘却病痛带来的苦恼,使患者意境开阔、心情舒畅,有利于身体康复。

茶之“疗效”贵在使人静心、解惑,转悲为喜,转忧为欢。既能化解心中之淤气,也理疗了心中之伤痛,使心情变得冷静和泰然,将一切烦恼与忧郁置之度外,让心灵复苏,使信心重现,从无望中看到希望。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佛教故事:动物的故事:聪明害死鹰

佛教故事:动物的故事:聪明害死鹰

聪明害死鹰去年我们去秘鲁旅游,在安第斯山脉的一个小山村里迷了路。我们四处探寻,终于在河边看到一座木屋。木屋的主人名叫罗尔,在这片荒凉之地经营着一片鳟鱼养殖场,他告诉我们,此处的气候特别适合鱼类生长。...

非走不可的弯路

非走不可的弯路

在青春的路口,曾经有那么一条小路若隐如现召唤着我.母亲拦住我:那条路走不得.我不信.我就是从那条路走过来的,你还有什么不信?母亲对我说着. 既然你能从那条路走过来.我为什么不能?我反问. 我不想让你...

口里念着糊涂咒,心里想的贪瞋痴,怎么有用?

口里念着糊涂咒,心里想的贪瞋痴,怎么有用?

文 / 梦参老和尚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高明道老师:佛门行者的「课」指什么?

高明道老师:佛门行者的「课」指什么?

高明道老师:佛门行者的「课」指什么?中国佛教寺院里,僧众早晚固定都有「课诵」,甚至也有优婆塞、优婆夷在道场跟着师父们一起参与抑或自己家里「作早晚课」。这在华夏佛门是三宝弟子集体行持及个别用功的普遍现...

佛教故事:禅宗公案:逞神通喝茶

佛教故事:禅宗公案:逞神通喝茶

麻谷等五位大德悟道后, 行脚参方, 以资增益。时天热口渴, 见路旁有一婆婆卖茶, 乃唤婆云: 请来五杯 茶。婆乃对五位和尚问云: 大德何往?曰: 参善知识。 婆送上茶后曰: 我这里茶要有神通才能喝,...

钟茂森:文昌帝君阴骘文 研习报告 第26集

钟茂森:文昌帝君阴骘文 研习报告 第26集

钟茂森:文昌帝君阴骘文 研习报告 第26集 尊敬的诸位法师,诸位大德,大家早上好!请坐。我们今天继续来学习《文昌帝君阴骘文》,昨天我们讲到第二十六句「或拜佛念经」,昨天为大家简单的介绍了什么是佛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