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陀的法语

佛陀的法语

佛陀的法语,每一句都使波斯匿王听了非常恳切的信服。

佛陀被给孤独长者迎接到祇园精舍,这里的环境和风景优美得好比人间天上。园中有的是奇花异木,精舍建筑得又富丽堂皇。禽鸟婉转的鸣叫,流泉潺潺的有声,佛陀和弟子们就在这里安住下来。

憍萨弥罗国的大王是波斯匿王,知道他的太子祇陀将首都舍卫城的花园卖给须达长者,须达长者又建筑精舍供养佛陀。「佛陀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他怎么能感动人民对他这样崇敬与信仰?」波斯匿王心中生起很大的疑惑。

有一天,波斯匿王终于带领百官大臣,驾临祇园精舍来拜访佛陀。

波斯匿王拜见佛陀的时候说道:

『听说你是一位大觉大悟的佛陀,这是不会错的。不过我真不懂,很多的修道者,他们在深山丛林之中长住数十寒暑,直到衰老之年,尚且不能觉悟,你的年龄这么轻,也不过三十多岁吧,怎么能就能证得正觉呢?而且你更不是婆罗门。』

佛陀慈悲而又有力的回答道:

『大王!很多人都经常蔑视年轻的人,这是一个很不好的现象。世间上有四事不能轻视:一是年幼的王子,二是初生的小龙,三是星星之火,四是年轻的僧侣。因为王子虽幼,他将来长大时可以做统治国家的主人;小龙虽小,但他很快的就可以成为大龙,而且大龙也隐身在小龙之中;星星之火虽小,但可以燎原,森林、城市,不都是星星之火能燃烧的吗?僧侣,只要心能清净,守护道业,抱有救度众生的弘愿与精神,是不分贵贱,不论老幼,是谁都能得到无上的正觉。对着觉悟的人,对着究竟的真理之前,或轻视或恶口,获罪是很重,这要忏悔才能灭除这深重之罪。』

过去从没有敢对波斯匿王直言的人,他是一位个性很强很有固执习惯的大王,听佛陀这么一说,他的心好象受了很强的震动,在有特殊精神力的佛陀之前,终于压倒贡高我慢的波斯匿王。

『佛陀!我什么都不懂,请你指教我一些道理!』波斯匿王惭愧似的又抱歉似的嗫嚅着说。』

除了真理以外,不恐惧其它威力的佛陀,用静静的威严摄服波斯匿王。佛陀沉默一会,向波斯匿王说道:

『大王!你是一个国王,你应该爱民如你的爱子一样,不要以为做国王是来压制人民,生命是平等的,没有什么再比生命可尊可贵。要严厉的克制自己的恶念,要以宽大对待别人。最要紧的是不要把自己的幸福建筑在他人的痛苦上。要帮助苦难的人,要安慰烦恼的人,要救济有病的人。特别是站在王者的地位,不能听信阿谀的言词,要知道王者是来为人民谋取幸福,而不是要人民都来为王者服务。』

『做王的人,要知道爱是苦,要紧的是能离开情欲;终日沉迷在情欲的旋涡中,只有沉沦而不能获救。树林被火烧的时候,飞鸟也不会聚集起来做巢,可是一般人生活在情欲的火焰中并不知脱离。再贤能的人,当情欲燃烧起来的时候,也不能够用冷静的头脑判断事理,不能够思考一国的利害。那个时候自己的生命尚无把握,那里会再想到别人可贵的生命!』

『悟入真理的正道必定要修学正见、正定、正语、正行、正命、正精进、正思惟。世间上有两条道路:一条是从光明走向黑暗,一条是从黑暗步上光明。短见的人是从光明到黑暗,贤能的人从黑暗到光明。唯有智者才能进入灿烂光明的世界,救自己的生命,也才能救别人的生命。人生是无常的,苦恼是应当知道,幸福不到外面去求,把心安住于寂静的涅槃之中,不受外境诱惑和转移,那才是自主的生活,才是真理的世界!』

佛陀的法语,像阳光似的破除波斯匿王愚暗的心,他从此就对佛陀生起了恭敬纯真的信仰。

波斯匿王很欢喜而又信服的向佛陀说道:

『您真是一位伟大的佛陀,我听了您的教示,像在黑暗的旅途上获见到光明,我心中的欢喜实非用言语能够形容。我对佛陀感到万分的抱歉,我前来拜访佛陀求教实在太迟了。我现在才知道佛陀光临到我的这个小国来是我这个小国无上的光荣。佛陀!您好像是一道吉祥的慈光,我们在您的慈光照耀之下,才能获得安宁。』

『我现在拜见到您的圣颜,聆听到您的法语,深深感叹我过去狂妄愚痴,我给您一说,像是从梦中醒来。在人间为一国的国王,最多的是怨憎烦闷,现在有佛陀来到我们小国教化,相信我和我的国民一定会获得永久的平安。』

佛陀听了波斯匿王从内心中发出至诚的赞语,知道他已生起笃实乐法的心。佛陀又知道波斯匿王是一个有财欲与色欲执着的人,为了匡正他以后的行为,这正是机缘成熟的时候,佛陀温和的又向波斯匿王忠告道:

『大王!这个世间上的现象界,都是苦空无常;这个人生是生老病死。不论是贵为王者,贫如乞丐,苦空无常的现象,生老病死的痛苦,是谁也不能免除。当人寿命终结的时候,形体与灵识分开,再好的如恩爱的夫妻,患难的知友,在死后的世界里也不能作伴。唯有善恶的行业,如影随形,尽未来际都在跟着我们。』

『世间上一切的人,都只为眼前的快乐打算,都追求眼前财色欲望的满足,对于他死后的归宿从不仔细思量。做人,在天晴的时候,要买雨伞,为的是防备雨天;在肚饱的时候,知道储粮,为的是防着饥饿的到来。可是人在生的时候,为甚么不为死后的归宿想想呢?这岂不是太没有远大的眼光了吗?终日给财色的欲望囚系,而财色就是痛苦的源流,一切的智能都会因此而被遮蔽。』

『做人要深深了知人生年华的短暂,生命的无常,身心念念都在生灭变易。因此要赶快把握人生,不要使身心陷在财色的深渊中,不要生骄慢的心,不要过放逸的生活,把心要栖息在高胜的境界,愿身心停留在清凉的天地,对别人要施仁爱,来世才可以增长他人对自己的欢喜,美名才能留传后代。』

『平素没有善的行为,后世绝不能获得幸福,现在的幸与不幸,都是过去业力的感召。为着未来的幸福,就应当不要忘记今生努力修善,自己所造善恶业的因,受善恶果报的除去自己以外没有别人。』

『大王!我再告诉你,你不要以为修善学道就非要出家不可,修学真正的大道,出家与在家都没有分别。有的深山之中学道而堕落,有的在家庭里面修行而获福。修行学道是不分甚么人的,做王的人,一样的可以修行。』

从此,波斯匿王做了佛陀忠诚的护法,皈依佛陀做了得力的弟子。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佛教故事:因果故事:因果故事十二

佛教故事:因果故事:因果故事十二

因果故事十二有位姓杨的人,以捕捉禽鸟卖钱来讨生活;有一天,他看见一只寒鹊在树枝上栖息,于是就拿了装上黏胶的竹竿,爬上树枝去捕捉这只寒鹊;结果树枝断了,他就跌下树来,刚好就被手里拿著的竹竿,刺到了头部...

索达吉堪布:佛陀遍知一切,为什么不在大灾大难之前提醒所有众生,避开危难?

索达吉堪布:佛陀遍知一切,为什么不在大灾大难之前提醒所有众生,避开危难?

索达吉堪布:佛陀遍知一切,为什么不在大灾大难之前提醒所有众生,避开危难? 问:佛陀遍知一切,为什么不在大灾大难之前提醒所有众生,避开危难? 索达吉堪布:这个问题很简单,现在国家也在提倡“以人为本”...

观世音菩萨唐卡法相-古佛-大慈大悲救众生

观世音菩萨唐卡法相-古佛-大慈大悲救众生

观音菩萨法相(唐卡)观音菩萨为大乘佛教西方极乐世界教主阿弥陀佛座下的上首菩萨;观音菩萨是学佛修行者的依怙。 唐卡,也叫唐嘎,唐喀,是藏族文化中一种独具特色的绘画艺术形式。它用明亮的色彩描绘出神圣的佛...

邱天道居士说修持药师法门得五种福报您知道吗?

邱天道居士说修持药师法门得五种福报您知道吗?

自古以来,人类就在追求着五福。所谓的五福是哪五种呢?「五福」这个名词,原出于《书经》和《洪范》。现在已成为家喻户晓的辞句了,大部分的人都听过「五福临门」这个成语,可是很少人真正了解「五福」所指的是...

达真堪布:金刚萨垛佛修法中的四种灌顶属于什么灌顶?

达真堪布:金刚萨垛佛修法中的四种灌顶属于什么灌顶?

达真堪布:金刚萨垛佛修法中的四种灌顶属于什么灌顶? 问:金刚萨垛佛降下的甘露,通过中脉的四轮遍满了整个身体,使自己得到了宝瓶灌顶、秘密灌顶、智慧灌顶、句义灌顶。这个灌顶属于什么灌顶?答:这个属于道灌...

崇慈法师答:既然心即是佛,只要心中有佛,何必皈依、拜佛、念经等形式?

崇慈法师答:既然心即是佛,只要心中有佛,何必皈依、拜佛、念经等形式?

崇慈法师答:心中有没有佛,以什么来证明呢?形式是用来证明内心的。形式的一点一滴都是内心真实的流露。我们每天的生活,一言一行一食一饮,哪一样不是形式呢?作善作恶都是以真实的形式来表达。心中有佛的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