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说法度二王出家缘

佛说法度二王出家缘

佛陀时代,有两位国王彼此不和,经常发动军队,互相袭击,危害百姓甚深。当时,波斯匿王看到这两位国王常为瞋心所绊,处于生死流转之中,不可自拔,心生悲悯,于是向佛陀请教,希望能化解这两人的怨恨,不再互相伤害。佛陀听了,即答应波斯匿王的请求。

这一天,佛陀知道两国正召集军队,准备交战,于是特意带领弟子们前往波罗奈国,于鹿野苑中为众比丘开示法要。开战后,忽有一国兵力不敌,心生怯弱,于是撤退至佛陀所在的地方。他们至诚顶礼佛陀,佛陀即为他们开示生死无常的道理。国王听了之后有所领悟,心开意解,便决定在佛陀座下出家修行。出家后,由于日夜不断地精进用功,不久即证得阿罗汉果。

另一位国王得知这个消息后,知道心中大患已经去除,甚是欢喜,于是也前往精舍,顶礼佛陀,听经闻法。由于佛陀说法圆融,辩才无碍,使得国王法喜充满,准备了许多美味佳肴供养佛陀及众比丘;并且在佛前发广大誓愿,希望以此供养功德,回向于未来世,令一切众生都能安隐,有所依归,进而解脱,趣入涅盘。

佛陀听了,微笑允诺,并于口中散发五色光芒,光芒绕佛三匝后还入佛顶。阿难见此殊胜景象,即向前请示:「世尊,诸佛如来威仪庄重,无因缘则不破颜微笑,今日世尊以何因缘微笑?希望世尊慈悲开示。」佛陀告诉阿难:「盘遮耶王今日供佛功德,不仅不会堕入恶道,还能常享天上人中的诸多快乐,并于三大阿僧祇劫后成佛,名为『无胜』,广度众生,不可限量。我因此而感到欢喜啊!」众比丘听闻开示后,依循佛陀教法精进修行,无有疲厌。

典故摘自:《撰集百缘经?卷一》

省思

佛经云:「值佛世难」,三宝住世,普度众生,如同佛陀住世一般。因此贫穷之人,若能恭敬供养三宝,人生如黑暗转为光明;富贵之人,若能供养三宝,就是光明再添光明,富贵再增富贵。所以,要把握供养三宝的因缘,为自己种下良善的福德之因,待因缘成熟,必能获得不可思议的福德之果,进而解脱自在。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不关心老婆导致离婚 怎么挽回老婆

不关心老婆导致离婚 怎么挽回老婆

怎么挽回老婆?我和老婆在一起5年半结婚1年半,刚开始我们关系很好,后来因为我爸妈反对我就对他开始冷淡,后来慢慢恢复,但是我们经常因为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吵架,吵架后我们互相不理,然后一般是我老婆先跟我...

长春艺考美术培训画室费用

长春艺考美术培训画室费用

长春艺考美术培训画室费用 长春艺考美术培训画室费用在合适的机会,我会尽早回长沙举办一个个人作品展,届时,再做一个全面总结性汇报,希望大家多多支持。我们以前听了俾斯麦说,德国的强盛,是小学教育的成功。...

文殊菩萨的故事:万缘立度—阐教禅师

文殊菩萨的故事:万缘立度—阐教禅师

万缘立度—阐教禅师       清朝有位通理法师,字达天,是直隶(今之河北)冀州新河赵氏之子。生于康熙辛巳年间,甫一出生就具有圆满而庄严的身相——有着七处平满的异征、双手下垂时长度超过了膝盖关节、口...

佛教故事:菩萨与罗汉的故事:22.佛陀的爱怜无处不在

佛教故事:菩萨与罗汉的故事:22.佛陀的爱怜无处不在

22.佛陀的爱怜无处不在古时候,在薄佑国有个名叫常悲的菩萨。他对佛法专一精进,可是当时在他的国家里,佛寺里的僧人都表里不一,表面上在供佛,实际上则败坏佛规,背叛佛义。因为这些佛门败类违法非为,很快的...

黄念祖:无量寿经讲座(25)

黄念祖:无量寿经讲座(25)

黄念祖:无量寿经讲座(25) 无量寿经讲座25(大教缘起第三) 那么这第十九愿、第二十愿是真实,那么拿第二十愿和第十八愿比,十念必生,那么二十愿是假,十八愿是真。所以到十八愿念佛往生,十念必生,这...

佛学禅宗所持的基本理念盘点

佛学禅宗所持的基本理念盘点

禅宗与唯识宗、三论宗、天台宗、华严宗、净土宗、律宗和密宗并称为中国佛教的八大宗派,而禅宗是中国汉传佛教宗派之中信徒最多、影响范围最广,甚至可以说是经久不衰的一个佛教宗派文化。一个宗派文化得到如此惊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