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如来佛,唐僧还有一个更亲近的师父,连佛祖都要念他的称号

除了如来佛,唐僧还有一个更亲近的师父,连佛祖都要念他的称号

《西游记》中,西天取经队伍中,神通广大的孙悟空是一只集日月精华、从石头缝里蹦出来的石猴;猪八戒原来是天宫的天蓬元帅、因为调戏嫦娥被逐出天界、错投猪胎;沙和尚原来是玉皇大帝的卷帘大将,因为打碎琉璃盏被贬出天界、在流沙河兴风作浪;而那么取经队伍的灵魂——师父唐僧有怎样的出身呢?

唐僧是《西游记》虚构的人物,和历史上真实原型玄奘有很大不同,小说中的唐僧是金蝉子转世,是如来佛祖座下第二个徒弟,如来佛虽然名义上是唐僧的师父,但两人之间并没有一般师徒之间的亲近,更像是严肃的上下级关系。在小说中,唐僧俗姓陈,小名江流儿,他是一个遗腹子,父亲被杀、母亲被辱,一生下来就被母亲放到一块木板上,顺江漂流,正好飘到了金山寺的门前,被金山寺的长老法明和尚收养,取名为江流儿,然后托人抚养。

日子一天天过去,小唐僧一天天长大,18岁时,法明将他接回来剃发为僧,在一次讲经参禅时,有一个花和尚骂唐僧:“你这业畜,姓名也不知,父母也不识,还在此捣什么鬼!”唐僧听后心情瞬间跌倒了谷底,于是无依无靠的他只好找师父法明和尚哭诉,于是师父将其身世告诉了唐僧,之后指点唐僧杀了仇人、报了仇,和母亲团聚。

唐僧从小无依无靠,多亏了师父法明和尚自己才没被江水淹死、得以长大成人,报仇雪恨、和家人团聚,在他眼中最亲的师父并不是高高在上的如来,而是陪伴自己长大的法明和尚。那么法明和尚究竟是什么身份?为什么那么巧他正好捡到了在江中漂流的小唐僧,而且还知道唐僧的前世和今生呢?

法明和尚并不是普普通通的老和尚,他其实是接引佛祖,在《西游记》原著第98回中,唐僧要过凌云渡,接引佛祖驾着一个没有底的小船,一向胆小的唐僧看到船没有底,不敢上去,接引佛祖笑着告诉他不要害怕。

那么接引佛祖是何方神圣,他就是阿弥陀佛,在西天排名第九,所有佛门中人都要念他的佛号,连如来佛也不例外。

接引佛祖,顾名思义,既需要接,又需要引,在《西游记》中,小唐僧在江水中漂流,接引佛祖化作法明和尚将他捡起抚养长大,之后唐僧遇到难题时,接引佛祖再次出现帮助、引导他渡过难关。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吉祥尊者:自然的代价 第七十九回

吉祥尊者:自然的代价 第七十九回

第七十九回「这就是得了『爱的慧眼』的雁王?」「是!小兵已确定过。」「雁王?那它的雁群呢?它所统领的子民呢?」「这雁王已离开了他的雁群。据说只剩一个多月的畜寿,现在正打算了一些心愿,及给自己办理后事。...

黄念祖:无量寿经讲座(28)

黄念祖:无量寿经讲座(28)

黄念祖:无量寿经讲座(28) 无量寿经讲座28(法藏因地第四) 所以也就是要明自本性,达自本性,这里我们也看到,你供养恒沙圣,不如坚勇求正觉,坚勇求正觉是什么?是自觉,因此我们说为了普度众生,首先...

星云大师宽心:心内的般若

星云大师宽心:心内的般若

星云大师宽心:心内的般若八指头陀寄禅长老幼年没有读过书,一日过洞庭湖,在船头上脱口而出一句妙诗洞庭波送一僧来,众人皆惊叹。 这句诗不但有文学的韵味,而且富有禅机。寄禅长老没有上过学,怎么能作出这样的...

佛教故事:济公活佛传奇录:第八回 施绫绢乞儿受恩 化盐菜济公被逐

佛教故事:济公活佛传奇录:第八回 施绫绢乞儿受恩 化盐菜济公被逐

第八回 施绫绢乞儿受恩 化盐菜济公被逐却说济颠在刘鸨头家住了一夜,不像模样,故起个早,踏着冻,走出了清波门。思量身上又寒,肚里又饥,不若到王太尉家去,讨顿早饭吃了再算计。遂一迳往着万松岭一路走来。打...

常吃山药让肾脏顺畅排毒

常吃山药让肾脏顺畅排毒

来源:资料图 怎么给肾脏排毒更顺畅?中医认为给肾脏排毒可以从饮食及穴位两个方面来下手,具体的做法如下:  1.肾脏排毒食品:冬瓜。冬瓜富含汁液,进入人体后,会刺激肾脏增加尿液,排出体内的毒素。食用时...

地藏菩萨感应录:菩萨慈护得出家 发起胜义菩提心

地藏菩萨感应录:菩萨慈护得出家 发起胜义菩提心

【广东深圳弘法寺】释性安2008-1-8《地藏菩萨本愿经》是流传在汉地最为广泛的几部经典之一,读诵的人很多,获得利益、得到感应的也多,古代便有许多的感应记载传世,我出家前后的那些日子,亲身体验了这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