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光大师:所有诸法,皆不出因果之外

六 劝注重因果甲 明因果之理

因果者,圣人治天下,佛度众生之大权也。约佛法论,从凡夫地,乃至佛果,所有诸法,皆不出因果之外。约世法论,何独不然。故孔子之赞周易也,最初即曰: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

夫积善、积不善,因也。余庆、余殃,则果矣。又既有余庆余殃,岂无本庆本殃。本庆本殃,乃积善积不善之人,来生后世所得之果,当大于余庆余殃之得诸子孙者,百千万倍。凡夫不得而见,何可认之为无乎。

经云: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来世果,今生作者是。洪范[1]乃大禹所著,箕子以陈于武王者,末后五福[2]六极[3]之说,发明[4]三世因果之义,极其确切。

宋儒谓:佛说三世因果,六道轮回,乃为骗愚夫愚妇奉彼教之据,实无其事。断以人死之后,形既朽灭,神亦飘散。纵有剉斫[5]舂磨[6],将何所施。神已散矣,令谁受生。在彼断其必无因果,而春秋传、史汉中,每有冤杀者作祟,蒙恩者报德,种种事实,悉是前贤为佛教预为骗人之据乎。既无因果,无有后世。则尧[7]桀[8]同归于尽,谁肯孜孜修持,以求身后之虚名乎。以实我已无,虚名何用。由兹善无以劝,恶无以惩。[(续)标本同治录序](《印光大师文钞菁华录》,线装书局,2014年版)

注:[1]洪范:《尚书》篇名。旧传为箕子向周武王陈述的“天地之大法”。[2]五福:五种幸福。《书·洪范》:“五福:一曰寿,二曰富,三曰康宁,四曰攸好德,五曰考终命。”[3]六极:谓六种极凶恶之事。《书·洪范》:“六极:一曰凶短折,二曰疾,三曰忧,四曰贫,五曰恶,六曰弱。”[4]发明:说明,证明,表明;阐述,阐发。[5]剉斫(cuò zhuó):“剉”,古同“锉”,折损;“斫”,大锄,引申为用刀、斧等砍。[6]舂(chōng)磨:“舂”,把东西放在石臼或乳钵里捣掉皮壳或捣碎;“磨”,粉碎粮食的工具。[7]尧:传说中上古帝王名。“尧”和“舜”,均为传说中上古的贤明君主。后泛指圣人。[8]桀:夏桀,夏朝末位君主,荒淫无度,暴虐无道。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如何让孩子从小快乐素食

如何让孩子从小快乐素食

如何让自己的孩子有慈悲心?有孝心?性格温和有礼?人见人爱?让孩子从小素食对他的将来会有很大影响,但现在很多家长会认为,孩子这么小,而且正在长身体,没营养怎么行?以后会不会营养不良,发育不好?不会,末...

寂静法师:夫妻之间的误会就是这么产生的

寂静法师:夫妻之间的误会就是这么产生的

夫妻若没有共同的精神世界,就是挂在一起的两块腊肉,这个比喻很有意思。像两块腊肉一样挂在一起,没什么精神上的交流,挂久了就会越来越烦,然后分开。我为什么会懂,因为我作为局外人,用佛法去观察这个世界会看...

道源法师:知见不生分第三十一

道源法师:知见不生分第三十一

丙三、结归问意(分二)丁一、结归云何降心问(分二)戊一、拂我显无(分二)己一、问答拂我金刚经讲到这里,是总结论的时候了。须菩提所问的二个问题,一个是云何应住其真心?一个是云何降伏其妄心?佛先答覆降伏...

索达吉堪布:为何不少佛教徒在事业方面不求上进?

索达吉堪布:为何不少佛教徒在事业方面不求上进?

索达吉堪布:为何不少佛教徒在事业方面不求上进? 一辈子费尽心机谋求的财富地位,实际上只是身外之物 问:很多人无法理解佛教徒在事业方面不求上进。为什么会有这种印象? 索达吉堪布:我们一辈子费尽心机谋...

婚姻出现第三者怎么办?

婚姻出现第三者怎么办?

现在生活水平普遍提高,所谓饱暖思淫欲,人们吃饱穿暖会想着干嘛呢?第三者是社会的产物,也是夫妻生活不和谐的产物,女人最痛恨的就是婚内出轨,她是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的一个复合,很显然外部因素指丈夫,而内部...

死活一线间--学佛网

死活一线间--学佛网

在印度有一则古老的故事—一位伟大的圣人将他的首席学生送去贾那克Janak国王的座下修习,他要这个年轻人向国王进修一件他身上所欠缺的器械年轻人说:“假如你不能教我,那这个叫贾那克的人能教我什么?你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