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茶一味】如果人生如茶,煎熬就是一种成全

每天与您分享佛法,感悟人生! 欢迎您的加入! 点击日期后面(辽宁省明月禅寺)即可关注

喝茶是一种心情,品茶却是一种心境。真我时刻,手执香茗,心素如简,人淡如茶。

人需要一种淡然、朴实、淡名利、淡世绘、淡荣辱、淡诱惑,虽无蝶来,清香依旧。在物欲横流的滚滚红尘中,更需要一份淡泊的心境,谢绝繁华,回归简朴。

半盏清茶,观浮沉人生。一颗静心,看清凉世界!在茶的深深禅意中,做不去惊扰他人幸福的人,用茶的完美姿态,养水的清灵洁净,用水的柔美坚韧,养茶的宁静从容。

人生如茶,空杯以对,你才会有喝不完的好茶、装不完的欢喜和感动。

茶,是无所不容的,天地之间,可包容万物。你可两人成友,多人成饮,畅所欲言;同时茶又是静谧安逸的,你可以独自品饮,闻香悟道,独立沉思。

如果人生如茶,煎熬就是一种成全。

遇茶既是缘,再差也要尊重。品茶求滋味,再少也要知足。茶需遇好水,再好也求地利人和。

人生如茶,静心以对。对错无辜,缘由前生。认得清,放下是聪明。看不透,一场梦无痕。应观法界性,一切惟心造。你来世界,请安住世界。

水雾萦绕的清香夜,伴一曲古典乐,品的是茶,静的是心,悟的是人生,涤的是灵魂。

坐在夕阳里,沏一壶茶,让回忆渐渐退去。悠然品茗,寻一种世外淡然的心境,让灵魂如缕缕茶香,随烟轻扬,袅袅升腾。看杯盏茶心,茶遇水是缘,亦如人生之情缘。以一颗无尘的心,还原生命的本真; 以一颗感恩的心对待生活中的所有。

只因,每一杯茶,都经历了或长或短的等待。从孕育到长成,从土木到金火,从沉寂到复活于水,千回百转。

茶等的是一个懂它的人,人等的是一杯倾心的茶,你若愿等,茶不负你。生命由薄变厚,由厚变薄,如烟的岁月里,懂茶人与茶嫣然成为知己,默然静守,寂然喜欢。

一杯茶在手,便可将最平淡的日子梳理成诗意的风景。

与茶相伴,有着岁月沉淀后的平静与追忆,轻捻苦涩,口中咀嚼,心内回忆。风月的往事,都挂在了嘴角那一抹笑靥上。独处一隅,或三五好友,闲暇时品茶交心,自得其乐,心意畅快。

泡一壶暖心茶,与岁月,与那个怜惜的人,共老。一起活着,爱着,陪着。别等到遗憾!

有些人,一旦错过就不再;有些茶,一旦错过,再遇见,已是另一番境遇。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佛教故事:佛祖十大弟子:第一节 舍利弗尊者

佛教故事:佛祖十大弟子:第一节 舍利弗尊者

第一节 舍利弗尊者(一)八岁走上论师宝座舍利弗译为身子,其母身形好,身子所生,故名。又译鹙子,母眼明净,如鹙鹭眼。生于摩竭陀国王舍城郊区迦罗臂拿迦村。父名婆陀罗,是婆罗门教中著名论师。舍利弗八岁时,...

索达吉堪布:为什么佛教徒要进行闻思修,闻思修佛法的基础是什么?

索达吉堪布:为什么佛教徒要进行闻思修,闻思修佛法的基础是什么?

索达吉堪布:为什么佛教徒要进行闻思修,闻思修佛法的基础是什么? 问:为什么佛教徒要进行闻思修,闻思修佛法的基础是什么? 索达吉堪布:如果没有闻思修这一核心,任何道场都是形象,也不可能将佛教的精华传...

佛教故事:为人处世:把自己一分为二

佛教故事:为人处世:把自己一分为二

把自己一分为二旁观自己?不照镜子,不读史书,不麻烦朋友,把自己一分为二,一个是痴迷不悟,无知加固执的当局者,另一个是大彻大悟,目光如电的旁观者,置身局外,从旁观察,袖手旁观,冷眼旁观。似打量别人一样...

猴年365天药师禅文化传播年(连载091)“法施”分享

猴年365天药师禅文化传播年(连载091)“法施”分享

药师坛城(世界)文化集团传播有限公司主办北京药师坛城国际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协办 今天再和大家分享一下药师七佛法研究,就分享宣化上人开示的药师经,只要看一遍就明白药师法门了(富贵法门求什么得什么)。...

正慈法师:面对生死,要好好生活,善待自己

正慈法师:面对生死,要好好生活,善待自己

生死是每个人都要去面对的自然规律。中国文化对于生与死的态度,自古以来真的是太沉重了,太不应该,也有些太落泊、太悲观了。世事本来无常,这些不必要的想法无形之中在每个人的心底背上了一个无限的包袱。这样的...

繁体注音|佛说净业障经(莲唤恭诵)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