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云大师:心经第12课·如何超越身心的限制05

五、靠不住的世界

“无眼耳鼻舌身意”,没有眼耳鼻舌身意的六根,也没有眼耳鼻舌身意的六识。有人说:“我们明明不是有眼睛吗?这不是耳朵吗?这不是鼻子吗?怎么会说没有呢?”我们要知道,佛教讲空,不是把它破坏了以后才讲空,在“有”的当下就知道它的本体是“空”。有,是差别、分别的意思,分别心所接触的六尘境界,是不真实的。

怎么叫“无眼界”?夜晚时分,小孩子朝天空一看,欢喜地告诉爸爸妈妈:“你看,月亮走得好快哦!”大家用一般的常识来想一想,真是月亮走得很快吗?不是,是云彩在那里飞行。可是小孩并没有想到那是云彩在飞行,只看月亮走很快。有时候,边走边看:“奇怪!月亮怎么走得这么快?”“月亮怎么还在这个地方呢?”这表示,即使是亲眼看到,也是靠不住的。

看一条路,路的这一头好宽,再往远处看去,路就变得狭小。同样一条路,会有宽度不一的情况吗?不会,那是因为眼睛的错觉。我们喝茶的时候,假如将筷子放在水里面不断搅拌,就会发现,当水还没有完全静止时,看上去,筷子是弯曲的。难道筷子真的是弯曲的吗?不是。可见眼睛所见是会错误的。

亲眼看的靠不住,亲耳听的也靠不住。有人在隔壁唱歌,如果是他最讨厌的人唱的:“讨厌!哪一个人唱歌唱得这么大声?”如果是他最喜欢的人唱的:“哦!不错,不错,好听,好听。”刚才说讨厌,现在却说好听,可见他心意识的感受并没有标准,而是随着自己的情感在变化。这里面哪有一个真理呢?

有时候我们看太阳,眼睛闭起来,金星缭乱,其实哪里有金星呢?没有。所以眼识所缘的外境,眼识所缘的色尘,所谓眼观色,色就是长短方圆、青黄蓝白,都是靠不住的。又例如患有色盲的人,有时候把黄颜色当做白颜色,把红颜色当做黑颜色。所以,眼睛认识的色,并不是绝对真的。

在《般若心经》里讲:“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无眼耳鼻舌身意。”我们依此类推,眼耳鼻舌身意都是如此。又例如,舌头的感受有什么标准吗?有人觉得辣椒愈辣愈好,“好辣,痛快!”不吃辣椒的人,才吃到一点点,“哎呀!真是辣得不得了。”甚至眼泪、鼻涕都流下来了。所以,味觉也没有一个标准。

有的人,双方一见钟情,欢喜得不得了;但是把这个人介绍给另一个人,他却是讨厌得不得了,连看都不要看。所以大家的看法都是不一样的。因为没有真实,没有标准,没有一定,所以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没有六根,没有六尘。

“六根”是我们“主观的感受”,“六尘”就是“客观的境界”。主观和客观,在佛教里面有时候就用“能、所”来说明:能看的眼睛,所看的境界;能听的耳朵,所听的声音;能尝的舌头,所尝的味道。主观和客观交会了,结果并没有标准。能见的眼睛、能听的耳朵,和所接触的外境、声音,都没有标准。所以《般若心经》告诉我们:这些都是靠不住的。

有人说:“我们要靠自己!”有时候那是对的,不过你若是靠错误的自己,靠不正确的自己,就不行了。

读后感

——国信师兄

书中一个个生动的故事在渡我们的心,不依不靠任何人、物、事。也不教导我们要靠自己,因为自己有时也是错的。那靠什么?

靠佛法。佛法讲“空”讲“虚幻”讲“无分别”都是一个意思,那就是让我们把心放在该放的地方,不要乱,不要慌,不要喜、也不要悲伤。走该走的路,过该有的因缘,当我们守护好我们的心时,也就可以有能力利益别人了。

把善知识传播到每一个需要它的地方去。让更多的人在无常的漩涡里,无垢净分别的和睦自己温暖别人。

原标题:星云大师讲《心经》|如何超越身心的限制?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深度剖析作死的婚姻可以挽回吗,挽回婚姻快速

深度剖析作死的婚姻可以挽回吗,挽回婚姻快速

想要快速挽回婚姻,就要分析自己作死的婚姻可以挽回吗,很多时候是不能挽回的,但是如果肯付出自己的真心,加上去做和合术,还是有转机的。在平时,应该用各种正确的方法来对待对方,对待自己的婚姻,不要总是被动...

厚观法师:空之探究 第四章 第八节 如幻——即空即假之缘起

厚观法师:空之探究 第四章 第八节 如幻——即空即假之缘起

第四章_龙树──中道缘起与假名空性之统一第八节 如幻即空即假之缘起(p.261~p.265)一、《般若经》与《中论》以如幻等来譬喻一切法空(p.261)《中论》在论破异执后,每举譬喻来说明,譬喻是佛...

太上感应篇图说128:干求不遂便生咒恨

太上感应篇图说128:干求不遂便生咒恨

经文:干求不遂,便生咒恨。【原文】欲壑思填满,全然不识羞。方才称莫逆,转瞬便成仇。蜜口逞奸计,狼心肆诈谋。何如立志节,闭户不交游。注:干求,如求升迁、求财物、求宥免、求情面之类。不知愧耻,仰面求人,...

佛教故事:哲理故事300篇(166-170)

佛教故事:哲理故事300篇(166-170)

166、有个好吃懒做的小孩,他的父亲时时刻刻都指望他能改掉这个不良习惯。然而那个孩子一点也没有改正自己缺点的意思。父亲不得不随时随地提防自己的孩子,担心他会把家里的钱或值钱的东西偷到外面去换吃的,这...

佛教故事:隽永故事:须弥藏芥子,芥子纳须弥

佛教故事:隽永故事:须弥藏芥子,芥子纳须弥

唐朝江州刺史李渤,问智常禅师道:佛经上所说的须弥藏芥子,芥子纳须弥,未免失之玄奇了,小小的芥子,怎么可能容纳那么大的一座须弥山呢?过分不懂常识,是在骗人吧?智常禅师闻言而笑,问道:人家说你读书破万卷...

每个人只错了一点点

每个人只错了一点点

巴西海顺远洋运输公司门前立着一块高5米宽2米的石头,上面密密麻麻地刻满葡萄牙文,记载了当年“环大西洋”号海轮沉船事故的原因。 当时事故发生后,巴西海顺远洋运输公司派出的救援船到达出事地点,但“环大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