兄弟的改变

兄弟的改变

古印度的舍卫国中,有一位辛苦的父亲,独力抚养一对兄弟。

兄弟俩感情很不好,从小打打闹闹,谁也不让谁,若是父亲告诫哥哥要慈爱幼弟,哥哥则会顶嘴说道:「你看你多偏心,专疼小儿子。」父亲只好转而教导弟弟要尊重长兄,没想到弟弟瞋心大起:「你不明是非,是哥哥霸道,有错在先。」就这样,哥哥怪弟弟不懂事,弟弟怨哥哥不讲理,两人让父亲伤透脑筋、也伤透心。

日子一天天的过去,兄弟俩从小时候抢玩具、争对错,到长大后开始争田產、分家业。年迈的父亲再也劝不动、管不了,只能默默地在旁垂泪哀嘆,祈求奇蹟出现,能有善知识来教化这两个冥顽不灵的孩子。

这天,一位好心的邻人劝道:「你们兄弟俩再这样吵下去也不是办法,乾脆到国王那儿,请国王评评理吧!」于是,心中充满怨懟的两兄弟,為了不让对方先声夺人,儘管烈日当头,均使尽全力,连走带跑地前往皇宫。兄弟俩沿途為了谁对谁错,还是你来我往,争吵不休。就在两人气喘嘘嘘、口乾舌燥的当下,佛陀迎面而来,他们看到面貌庄严,徐步安祥的沙门,顿时忘却争吵。他们深為佛陀所散发出来的威德所摄受,于是不约而同地迎上前去问讯礼拜,并且询问佛陀的称号。

佛陀微笑地看著因缘甚深的两人,以柔软悦耳的音声,善巧譬喻,為说瞋心的过患:若人放纵心中的贪婪与瞋恚,犹如释放毒蛇与恶兽,在他人受害前,自己早已被恶毒的汁液所腐蚀,功德福报都将消失殆尽。佛陀继而又為他们开演种种妙法,兄弟二人专注听法的当下,智慧开显,烦恼蠲除,当下证得阿罗汉的果位。

回到家后,两兄弟至诚地向父亲懺悔,并且说出自己得道的因缘,年老的父亲听了之后,欢喜不已,心中的担子终于可以卸下。过了不久,老父亲命终舍报,因法喜感恩的善念,往生至天上,他為了感念佛陀的恩泽,来到佛前,顶礼供养,佛陀也為其说法,当下即证须陀洹果。

众生所结因缘有善恶、深浅之别,但是如能同入佛法大海,即如四流归复一味,必能解冤释结,顿舍情爱牵缠,同沾法益。所以,不论冤亲敌友,若能够彼此提携,互相接引,转恶缘为善缘、化尘缘为法缘,是生命中最有意义的事,修行路上也必能有所成就。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年轻妈妈必学:这三个重要期的早教方法,直接关系你宝宝的一生

年轻妈妈必学:这三个重要期的早教方法,直接关系你宝宝的一生

育儿是一件关乎全民的事情,有多少人体尝过“在孩子很小的时候懒得管,到青春期没法管”的心塞,谁家不想拥有一个别人家的“牛娃”?没有人随随便便成功,只因牛娃的父母早早知道了这些“秘密”。一、婴儿期,“快...

知义法师:和父母有代沟,怎么处理?

知义法师:和父母有代沟,怎么处理?

知义法师:和父母有代沟,怎么处理? 居士问:我父母的思想和我们有很大的距离,以致于有些事情的看法不一致,怎么办? 知义法师答:你的父母辛辛苦苦地送你读书,目的是希望将来显亲扬名,光耀门楣,造福社会...

佛教故事:佛典故事:老翁祭树神

佛教故事:佛典故事:老翁祭树神

老翁祭树神从前,有一个家财万贯的老翁,生性贪婪,但非常吝啬,喜爱优渥的享受,却舍不得花钱。一日黄昏,彩霞隐隐泛着红光,微风轻轻地吹着,庭园中的老柏树,也挲挲地喝着;老翁伫立在园中,遐想自己大快朵颐地...

华文小学适用佛学课本:四上 十一、太子降魔

华文小学适用佛学课本:四上 十一、太子降魔

四上 十一 太子降魔悉达多太子离开苦行林,来到菩提迦耶,他在一棵高大郁茂的菩提树下面,用草铺成一个座位,静静地坐在上面。这时,天气明朗,清净柔和的风吹着,太子的身心,非常安适;他发出坚强的誓愿:我如...

宝峰克文禅师悟道因缘

宝峰克文禅师悟道因缘

宝峰克文禅师悟道因缘隆兴府(治所在今江西南昌)宝峰克文云庵真净禅师,黄龙慧南禅师之法嗣,俗姓郑,陕府阌(wen)乡(今河南陕县)人。克文禅师幼时生母即离世。虽然他事奉后母尽心至孝,但是后母不爱他,并...

佛教故事:佛学故事:善念使厉鬼变成菩萨!拯救了自己也解脱了他人!

佛教故事:佛学故事:善念使厉鬼变成菩萨!拯救了自己也解脱了他人!

菩萨曾经听长辈说过一则故事古早以前,一个偏远山区的村落里,住着一位小有名气的雕刻师傅;因为这师傅的雕刻技巧不错,所以附近一村庄的寺庙,就邀请他去雕刻一尊菩萨的像。可是,要到达那村庄,必须越过山头与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