兄弟的改变

兄弟的改变

古印度的舍卫国中,有一位辛苦的父亲,独力抚养一对兄弟。

兄弟俩感情很不好,从小打打闹闹,谁也不让谁,若是父亲告诫哥哥要慈爱幼弟,哥哥则会顶嘴说道:「你看你多偏心,专疼小儿子。」父亲只好转而教导弟弟要尊重长兄,没想到弟弟瞋心大起:「你不明是非,是哥哥霸道,有错在先。」就这样,哥哥怪弟弟不懂事,弟弟怨哥哥不讲理,两人让父亲伤透脑筋、也伤透心。

日子一天天的过去,兄弟俩从小时候抢玩具、争对错,到长大后开始争田產、分家业。年迈的父亲再也劝不动、管不了,只能默默地在旁垂泪哀嘆,祈求奇蹟出现,能有善知识来教化这两个冥顽不灵的孩子。

这天,一位好心的邻人劝道:「你们兄弟俩再这样吵下去也不是办法,乾脆到国王那儿,请国王评评理吧!」于是,心中充满怨懟的两兄弟,為了不让对方先声夺人,儘管烈日当头,均使尽全力,连走带跑地前往皇宫。兄弟俩沿途為了谁对谁错,还是你来我往,争吵不休。就在两人气喘嘘嘘、口乾舌燥的当下,佛陀迎面而来,他们看到面貌庄严,徐步安祥的沙门,顿时忘却争吵。他们深為佛陀所散发出来的威德所摄受,于是不约而同地迎上前去问讯礼拜,并且询问佛陀的称号。

佛陀微笑地看著因缘甚深的两人,以柔软悦耳的音声,善巧譬喻,為说瞋心的过患:若人放纵心中的贪婪与瞋恚,犹如释放毒蛇与恶兽,在他人受害前,自己早已被恶毒的汁液所腐蚀,功德福报都将消失殆尽。佛陀继而又為他们开演种种妙法,兄弟二人专注听法的当下,智慧开显,烦恼蠲除,当下证得阿罗汉的果位。

回到家后,两兄弟至诚地向父亲懺悔,并且说出自己得道的因缘,年老的父亲听了之后,欢喜不已,心中的担子终于可以卸下。过了不久,老父亲命终舍报,因法喜感恩的善念,往生至天上,他為了感念佛陀的恩泽,来到佛前,顶礼供养,佛陀也為其说法,当下即证须陀洹果。

众生所结因缘有善恶、深浅之别,但是如能同入佛法大海,即如四流归复一味,必能解冤释结,顿舍情爱牵缠,同沾法益。所以,不论冤亲敌友,若能够彼此提携,互相接引,转恶缘为善缘、化尘缘为法缘,是生命中最有意义的事,修行路上也必能有所成就。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日光菩萨咒

日光菩萨咒

日光菩萨咒日光菩萨咒原文:南无勃陀瞿那迷南无达摩莫诃低南无僧伽多夜泥底哩部毕萨咄檐纳摩日光菩萨咒注音:南nà无mó勃bó陀tuó瞿jù那nà迷mí南nà无mó达dá摩mó莫mò诃hē低dī南nà无m...

净土法门法语:专注在阿弥陀佛上,问题真能解决

净土法门法语:专注在阿弥陀佛上,问题真能解决

1 佛在经上说“制心一处,无事不办”,我们能够把心专注在一处,一切事都容易了,没有办不了的事情。如何制心一处,那是功夫,一般讲那是很高深的禅定,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可是我们变一变,我们把心专注在阿弥...

佛教名词:虚云_虚云老和尚_虚云大师

佛教名词:虚云_虚云老和尚_虚云大师

释虚云虚云禅师(1840--1959),籍湖南湘乡人,生于泉州,俗姓萧,名古岩,字德清,六十岁后改字幻游,号虚云,乃近代一身而系五宗法脉之禅宗大德。虚云禅师,十九岁出家,二十岁依福州鼓山涌泉寺妙莲老...

明奘法师:定慧等学

明奘法师:定慧等学

定慧等学【经文】师示众云:善知识,我此法门,以定慧为本,大众勿迷,言定慧别。定慧一体,不是二;定是慧体,慧是定用,即慧之时定在慧,即定之时慧在定。若识此义,即是定慧等学。诸学道人,莫言先定发慧,先慧...

理净法师:居士百年之后骨灰能否进入寺庙存放?

理净法师:居士百年之后骨灰能否进入寺庙存放?

居士百年之后骨灰能否进入寺庙存放?答:完全可以。不过要看那些寺院有条件存放,目前国内寺院并不是所有的寺院都具有存放骨灰的“海会塔”。近几年也有不少寺院建了“普通塔”和“海会塔”,专门为一般的普通出家...

手牵丝绦,丝绦拴竹篮,篮子引金鱼-鱼篮观音

手牵丝绦,丝绦拴竹篮,篮子引金鱼-鱼篮观音

有一天,般若智慧观音菩萨晨起,薄衣赤足在林中削竹,忽大圣至,见菩萨此状,大惑不解,刚欲问其故,菩萨头也没回便曰:“悟空,你来了。”大圣刚要秉事,菩萨曰:“慢着,且在外面等候。”悟空走出林外,侍从善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