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真堪布:生起一刹那的嗔恨,不仅生命缩短了一刹那,心的相续也被染污了一刹那

达真堪布:生起一刹那的嗔恨,不仅生命缩短了一刹那,心的相续也被染污了一刹那

贡高傲慢看不起你,凌辱你的这个人,若是各方面比你优秀,或者你做错了什么,他凌辱你也许能忍耐。但是,对方各方面和你差不多,甚至比你还差,而且不是善意的,是特意想凌辱、欺负、侮辱、伤害你。这个时候自己不但不动心,不嗔恨,还要把他视为上师,将他所说所做的一切都视为窍诀,而且不是一时这样做,而是任何时候、恒时都要这样做。

修忍辱没有理由,任何时候都要忍,都要让。无论面对什么都不生气,不嗔恨。尤其是大乘行者,一嗔恨慈悲心就没有了,一嗔恨菩提心就没有了。我们都是已经发了菩提心的人,一定要守护自己的誓言,守护这些功德。

我们现在的状态是:可以被领导说,但不能被同事说,更不能被手下说,否则就动心、生气,还想以牙还牙。在道场也是,被上师说行,被管家说不行;或者被管家说行,被一般的道友说不行。这都是分别,这不叫修忍辱。无论是谁,无论是什么样的众生,包括苍蝇、蚊子这些小含生欺负你、侮辱你、伤害你,都应该一样修忍辱,不嗔恨。

昨天讲了,嗔恨直接伤害自己的身,间接伤害自己的心相续。生起一刹那的嗔恨,不仅生命缩短了一刹那,心的相续也被染污了一刹那。这一刹那的染污,在相续中存下了一个不好的串习或种下了一个恶的种子。存下不好的串习,种下恶的种子很容易,要去掉非常难。

做为一个修行人,做为一个大乘行者,任何时候都不能怨天尤人。再说这一切都是自己的因果,都是自己心的显现。一切都是唯心所现,唯识所变;一切都是因业力所感,因业力所现,都是自己的原因,都是自造自受。要恨就恨自己,要怨就怨自己。

你深信了因果,懂得了这个道理,就不用再控制了。因为没有生气,没有生起嗔恨心的理由。明理了、明白了、有智慧了,自然就不生气了,这叫忍辱。

内心没有动叫忍辱。如果是控制住的,虽然你在表面上、口头上或行为上没有以牙还牙,但如果心动了,嗔恨了,有埋怨、有怨恨了就不叫忍辱。真正的忍辱是明理了以后,有智慧了以后才有的。

你想通了、明白了,确实是没有什么可生气的,根本原因在自己;然后再想嗔恨心的过患,对自己的身心、暂时与永久都有伤害,自然就生不起嗔恨了。明白道理、真正想通以后,心里亮亮堂堂的,在对境前没有生气,这叫不动心。对方虽然侮辱了你,但是你明理了、有智慧了,以智慧守护自己的三门,没有受他的影响,这叫忍辱。

之所以讲修忍辱、修安忍没有理由,是指不能有分别地忍。如果认为这是我的领导我要忍,这是我的父母我要忍,这是我的师父我要忍……这样有分别地忍不叫忍。佛讲的安忍是平等的,跟谁都一样。无论是父母还是敌人,无论是领导还是手下,无论是师父还是一般的同修,无论是人还是非人,都能不怨恨。面对对方的傲慢、轻视、看不起的态度,对方来者不善而且自己又没有任何过错,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你能安忍,再遇到其他对境也能过关了。

---------摘自 2011《佛子行》讲记(五)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大悲咒水结界感应

大悲咒水结界感应

三月份,家里6岁的孩子右脚脚踝以下不慎被开水严重烫伤(烫伤三级,真皮层的皮肤已经烫到没有多少了),只好送他到广州省人民医院烧伤科接受植皮治疗。在接受植皮手术以前进行了几天的术前敷药消炎。根据医生的经...

佛教故事:禅宗公案:五百仙人 脚印引路 两世得度

佛教故事:禅宗公案:五百仙人 脚印引路 两世得度

一时,佛在舍卫城。在寂静森林安住的五百仙人经常对天尊作火供。我等大师释迦牟尼佛如来正等觉具二种智慧、四无畏、七菩提支、八解脱、九等持和十力等无量功德,日日夜夜观照一切众生的苦乐,即便是波浪离开大海,...

佛教故事:百喻故事广释:39、枉费稻谷

佛教故事:百喻故事广释:39、枉费稻谷

39、枉费稻谷台湾有一句俗话:有样看样,无样自己想。看样学人家的最多只能赶得上时代。自己想有的人能发明更多更好更理想的事物来。可是大多都是弄巧成拙,闹出笑话,自作聪明岂不是变成了自取耻辱吗?从前有一...

佛祖不肯保佑

佛祖不肯保佑

佛祖不肯保佑以前有个村子,生活着两个信佛的兄弟,他们依靠着种植家里的田地过生活,兄弟俩都算不上富裕,生活只属于中等水平。兄弟俩一直想改善自己的生活现状,所以两人有空的时候,也会一起商量改善生活的大计...

黄念祖居士:从《金刚经》到《无量寿经》7

黄念祖居士:从《金刚经》到《无量寿经》7

黄念祖居士:从《金刚经》到《无量寿经》7 从《金刚经》到《无量寿经》之第七讲 作为最后一讲,从《金刚经》我们完全谈到《无量寿经》了,今天所要讲的是《无量寿经》的宗要,即它的宗旨、要领。 《无量...

放生指南:居士谈放生的几个注意事项

放生指南:居士谈放生的几个注意事项

一、放生种类的选择什么是放生?放生就是救护那些被擒、被抓、将被宰杀、命在垂危的众生的命,将被捕获的鱼、鸟等生类放之于山野或池沼之中,使其不受人宰割、烹食,便称之为放生。放生主要体现在对生命尊严的维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