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故事:情感世界:单亲家长

单亲家长

一个懂得孝顺的人将来就会有福报,所以要想各种方法促成小孩,恢复他对爸爸妈妈的爱心,这非常的重要。

谁甘愿离婚呢?哪一个都是逼不得已的,离婚按照佛教的因果,如果没有惭愧心堕落地狱了,这是有一点痛苦的。什么状况下离婚是可以的呢?出家,但是也是逼不得已离婚,知道自己错了要生起惭愧心。如果逼不得已离婚了,如何让小孩跟母亲好好的恢复幸福生活呢?离婚是破坏家庭,在这种情况之下,一定要祝福对方,而且一定要在小孩面前。

我有一次在台北机场等飞机,旁边有一个女人,一听就知道是单亲妈妈带着女儿,讲了一个多钟头,都在骂她爸爸不好,让这个女儿觉得很痛苦。我看着她说:「你这样毁了你女儿将来对男人的一种信心,这有什么好处,不要把自己的痛苦发泄在小孩身上!」反过来,你一定要永远的赞叹,在小孩子的面前赞叹他的妈妈,因为年纪小的小孩,没有爸爸还可以活,没有妈妈活不了,小孩活在单亲家庭是很可怕的事情,一个在破裂的爱里面长大的小孩,你叫他将来如何完美的去爱人呢?我们培养出家人、活佛,就是要让他从小在有伟大而温柔的爱里面长大,在他内心里面有一个圆满的、幸福的感觉,以后他有信心去爱很多人。所以我虽然出家了,心中永远的爱我爸爸妈妈,对我过去的太太、小孩,我只感觉到更关心他们。

我的小孩曾经在外面碰到我,他问我这个事情,我说你要比一般的小孩,多一千倍孝顺你伟大的妈妈,她生你的那种痛苦过程,不是一般人能忍受的,而且为了安全医生还强迫她要开刀,你妈说不要让你开刀,要让你自然生产,痛了十八个钟头。如果是你爸爸要怀你十个月,早就不生你下来了。我对我小孩子描述的很清楚,他听了眼泪都流下来了,这小孩对他妈妈感恩的信心就生出来了。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禄东赞法王第四世慈仁嘉措法王对闻法上师的开示

禄东赞法王第四世慈仁嘉措法王对闻法上师的开示

今天在这神圣庄严的寺庙,我首先对释迦牟尼佛、阿弥陀佛、十方诸佛及护法们致以最虔诚的敬礼,我代表仁波且、法师们祝贺各位参加闻法上师的考试,已经通过五戒、十善、四无量心资格的考试,成为闻法上师。以后你们...

黄念祖居士:《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解》第二卷4

黄念祖居士:《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解》第二卷4

黄念祖居士:《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解》第二卷4发大誓愿第六【之一】本品乃法藏菩萨遵佛明训,于大众中宣说所发殊胜大愿。此大誓愿,妙德难思。如《甄解》曰:「四十八愿功德成就,而归一正觉,即是南...

有一种牵挂是生生世世的承诺与爱

有一种牵挂是生生世世的承诺与爱

我从小就在众兄长的牵挂中长大,上学、成家……曾经,我很享受这种牵挂,从中感受到兄长们无私的爱。又有好长一段时间,我特别逆反这种牵挂,感觉兄长们很“小看”我。直到我的人生步入半百“知天命”时,直到我学...

何为四大皆空?

何为四大皆空?

四大皆空,这是佛教的基本思想。四大,是梵文(aturman_abnuta)的意译,也叫“四界”,具体指的是地、水、火、风。印度古代认为这四种是构成一切物质的元素,故名之为四大。佛教所称四大,除含有上...

当情侣分手后怎么挽回

当情侣分手后怎么挽回

曾经的轰轰烈烈,面对突然的分手,显得那么的苍茫无力。一旦两个相爱的人分手了,那么想要挽回,那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毕竟选择分手,是你们自己决定的结果,想要挽回确实两个人的事了,下面小编教教大家情侣分手后...

提醒心中的明镜  

 

如此经常忙碌、因缘分而成依他者的所有众生,为了自己的安乐,在彷徨与漂泊中奋斗,结果只能得到暂时的小安乐,并由此产生贪嗔,造成极大的痛苦,到临死的时候,只能独自一人,赤裸裸空手而去。即使你是统治全瞻部洲的国王,最终归属也不过如此。因此,你必须除掉这种只求今生短暂安乐的愚昧思想。办法只有一个,那就是正法,它是明咒、是医治百病的妙药、是拯救死亡的灵丹。这个无垢的正法,由于被调伏者的界、根、信仰、思想程度的不同,因而修行的方法也不尽相同。这里先从加行开始,指点一些正行的入门处以及修养之道。 

  

不会错乱的因果

 

一切有情都想得到安乐、远离痛苦。而种什么样的种子,就会结什么样的果实。如果种下善因或恶因,就会得到安乐或痛苦的果实,这是看得见、摸得着的事实。任何一种缘分,都能产生有为法。现在的幸福和痛苦,不一定是今生的因缘造成的。同样,现在的因所造成的果,不一定会在今生得到异熟。因果是无始的,因果的最终也是漫长的。 

 

难得的珍宝 

前世积累的福泽所造就的人生,是有别于其他有情的高级有情。人能创造今生的安乐,又因具有特殊的智慧,所以能分析过去,分析来世,并能找到有益于来世的办法,也能创造有利自他二者的安乐,还能把曾为自己父母的遍天际的一切众生从轮回的苦海中拯救出来。因此,人生是无价之宝,是如意牟尼宝。如此难得的人生,如果自己随意糟蹋,那此人不过是一个会说话的动物而已,就像把自己手中的如意宝随意扔进灰坑一样。 

 

刹那间的闪电般的歌舞  

 

在三界之中,没有时间毁灭不了的有情。短暂的人生,不过是上演了一场生、老、病、死的短暂歌舞罢了,如同天空中划出了一道刹那间的闪电,对如此短暂的人生,却作长远的打算,那只能是自己欺骗自己。 

 

罪过的险境  

 

三恶道的地狱、饿鬼、畜生和三善道的天、非天、人成为六道众生,无论在六道中的哪一道,都没有机会得到安乐。在显现中,与恶趣相比,生在善趣似乎有一些安乐,但实际上早已被贪、嗔、痴痛苦的绳索所束缚,连一个针头大的安乐也没有,正如在粪坑里不会有香味一样。就算将三界内的所有财富归于一人,也不能使此人感到丝毫的身心安乐,相反,永不知足的贪欲之苦会无休无止地折磨此人。 

 

究竟安乐之道  

 

有漏的有为法所产生的安乐,不是究竟的安乐,如同搔挠止痒,只是片刻的安乐。只有从轮回中得到解脱,进入菩提道,才是究竟的安乐。这是究竟的安乐和究竟的罪过之间的界限,是一个大是大非的界限。 

 

黑暗中的明灯  

 

把众生从各种罪恶的险境中拯救出来,引导至究竟安乐之道者,是具有圆满功德和丰富经验,并具足慈悲和智慧的善知识。必须先寻找这样的善知识,然后拜他为师。他是黑暗中的明灯,是治病的良医,是行人的护送者,是寻求解脱安乐的人们不可缺少的师父。 

 

不会诱骗的依怙  
   

我等徘徊于轮回苦海中的众生,难以相互拯救,如同落入汹涌河水中的人,谁也救不了谁。最佳的依怙是已经脱离苦海的圆满佛陀,佛陀所讲的清静正法,以及持此正法的圣僧,都是三宝。我们应该到成佛为止皈依三宝,这是趣入佛门的惟一途径。 

雄心的承诺  
   

以慈悲为怀,利他思想为本,而发殊胜的行持善法之心,这就是发菩提心。以慈悲心对待众生,以智慧向圆满菩提作回向,誓愿把一切众生置于圆满佛陀的果位,这是愿菩提心。发世俗菩提心后,通过精进圆满的修行,最终把胜义菩提心引进自相续,这是大乘道最根本的修证和觉悟。 

洗净垢污的明镜  
   

业、烦恼和习气遮蔽了一切,就像明镜被污垢遮蔽了一样。为清除这些污垢,就要把一切坛城的放射和聚集之主的上师、金刚勇士修为一体,通过念咒,以四对治力作忏悔。这样,就会象把遮蔽明镜的污垢洗净一样,把无数劫所积累的堕罪全部清除。所有的孽缘罪过必须全部清除,这是至关重要的。 

二资粮福泽之云彩  
   

要在自相续中得到特殊而深奥的觉悟,就得先积资粮和忏悔。积资粮很容易办到,并不太费辛劳。最殊胜的方法就是心修三身佛的净土,向三宝献曼茶罗,把四魔打进法界,把身体加持为无漏的甘露,为积修福德而修持殊胜身供施。这是为完成积二资粮,以证菩提果必须的一环。 

 

内心清静的太阳  

 

在佛陀的心相续中所拥有的胜义觉悟之智慧,是难以用思考和举例来理解和表达的。把这种觉悟引进自相续的唯一办法就是修上师。把上师视为佛陀,加以虔诚无伪的敬信,就能把上师心相续中的觉悟满瓶倾泻般的引至自相续。这就需修上师瑜伽的加持,这是修行实践的核心之核心。 

 

心中不灭的甘露 


    我们的肉眼看不到遥远的物像,同样,我们的耳朵听不到遥远的声音。所以,我们拥有的六根能力非常有限。我们从未感受到内心的究竟安乐,即细小的内明与空性无二,是我们难以用语言表述的,它超越我们的心境,是内在智慧的太阳,它一直就存在于内心,实现了它,我们就会有一种现有的凡夫俗根难以体会的微妙感觉,即究竟殊胜的果位,到那个时候,就不会再有厌烦,恐惧和忧苦,不会被生、老、病、死的恐惧毁灭,即便是天翻地覆也不会惧怕。 

 

因地域和时间的关系,有许多有缘的朋友,还没有见过面,愿这些朋友能够从幻像中觉醒过来,踏上究竟安乐的大道。

如雷贯耳啊! 白玛格桑FW给大家的开示

提醒心中的明镜   如此经常忙碌、因缘分而成依他者的所有众生,为了自己的安乐,在彷徨与漂泊中奋斗,结果只能得到暂时的小安乐,并由此产生贪嗔,造成极大的痛苦,到临死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