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化上人:十方三世一切诸佛都是从持戒成就的

《佛遗教经浅释》

◎一九七九年宣化上人讲述于

美国加州洛杉矶金轮圣寺

开经偈

无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 愿解如来真实义

“此则略说持戒之相。戒是正顺解脱之本。故名波罗提木叉。因依此戒。得生诸禅定。及灭苦智慧。”

这是说戒能生长一切的功德

出家修道的人,想要立功立德,怎样去立呢?就是持戒。你时时都依照戒律去修行,持戒而不犯戒,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不做一些犯戒的事情,这就能生一切的功德,什么功德都会生出来。

你持戒不贪,不贪就是布施,能持戒也就有布施的功德;你持戒不犯戒,不犯戒也就是持戒的功德;你持戒能忍辱,这是忍辱的功德;你持戒也就是精进,这是精进的功德;你持戒也就会得禅定,这是禅定的功德;你持戒能生出种种的智慧来,这就是智慧的功德。

你持戒就能生出种种的功德,所以戒是最要紧的,十方三世一切诸佛都是从持戒成就的。以持戒的功德才能成佛;以持戒的功德才能做菩萨;以持戒的功德才能证阿罗汉果,所以“戒”是最要紧的。因为这个,所以出家人一定要受戒,受了戒之后要守戒,不犯戒。

戒就是“诸恶不作,众善奉行”,所有一切的善事尽量去做;所有一切的恶事尽量不去做。不要做一些善恶夹杂的事,善恶夹杂是怎么样子呢?你做一点善事,又夹杂着一点恶事;口是心非,口里说的是很好的,心里想的是很坏的。这都是不持戒,这也就是善恶夹杂。做点好事而有所贪求,这就是恶事。好像来拜佛,到道场里头,或者偷东西,或者来骗骗人,这都是善中有恶,善恶夹杂,将来的果报都是丝毫不爽的。

所以我们道场里拜佛,必须以纯洁的清净心来拜佛。不要在道场里拜佛,趁着人家看不见时,自己就偷东西,这样子将来会没有手,甚至于有手也不会用,这都是偷东西的果报。

所以你看那个瞎子看不见东西,也就因为跑到道场里头去偷东西;或拽子,手不会用,也是因为偷东西,这都叫善恶夹杂。我们学佛的人一定要明白因果,不要错因果。你“差之丝毫,谬之千里”这因果是很厉害的。

为什么我们要诸恶不作,众善奉行呢?就因为有因果关系,种善因就会结善果,种恶因就会结恶果,所以我们不可以随便做坏事,要诸恶不作,众善奉行。

“此则略说”:戒,能生一切的功德,所以在前边略略说一说这个“持戒之相”:前边说的这一段经文,这都是应该持戒的一种相状。不贩卖、不持钱财、不贸易、不贩毒、不去蓄养奴婢、不去教人民做这种坏事。这一切一切,还有今天所讲的不要作咒术、仙药,这些都是持戒之相,受持戒律的相状。“戒是正顺解脱之本”:持戒律就是依照解脱的根本去做,顺着解脱的根本去修行。“故名波罗提木叉”:所以戒又叫保解脱──保证你能解脱,保证你能得到自在。你若持戒,就能得到自在;你若不能持戒,就得不到自在解脱,所以叫保解脱。

又叫别解脱──就是特别的能得到一种解脱,又叫别别解脱──各别各别的能得到解脱,这是波罗提木叉的意义。

“因依此戒”:你因为依照戒律去修行。各位要特别注意,不是这样说一说就好了,我们一定要真真实实照戒律来做,严持戒律。因依此戒,能“得生诸禅定,及灭苦智慧”:能得到生出一切禅定的功德,能得到灭苦、了苦的这种智慧。得到灭苦的智慧,就没有烦恼了。烦恼就是苦;你没有烦恼,苦就灭了;灭了就生出智慧。有智慧的人,什么时候都没有烦恼,明明了了的。

我常对你们说:“善人不怨人,怨人的人就是恶人”,你尽怨人,怨天尤人,这是恶人。“富人不占便宜”,真正富的人,有钱的人,不会尽想占人家的小便宜,不会一举一动都想要自己得到利益。想要占便宜的人是什么样的人呢?是穷人。穷人他尽贪图小利,占人家小便宜,无论和谁来往,先打一打算盘:我能得到这个人的什么好处?欢喜占便宜的人都是穷人。你想一想,有钱的人为什么要占便宜?已经有钱了嘛!为什么要占便宜?总是觉得自己穷,总觉得不够,所以才尽想占小便宜。

“贵人不生气”,尊贵的人不会生气的,你看那一个人若是时时刻刻没有气生,这就尊贵,是贵人。“生气是贱人”,常常生气的人是很贱的,没有价值。“智慧的人没有烦恼”,有智慧的人,没有烦恼;有烦恼的人都是愚人。

你看,我对你们说过多少次,人生烦恼是自己给自己上刑,自己打自己嘴巴,打自己耳光,你若是不信,你试试,生了一回气,生了一回烦恼,全身骨头节都痛的,痛得晚上也睡不着觉,吃东西也不香了,就那么厉害。所以你若能持戒,就能灭苦,也能生出大智慧。

恭录自《佛遗教经》浅释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不用花钱的七种布施

不用花钱的七种布施

一个人跑到释迦牟尼佛面前哭诉。    “我无论做什么事都不能成功,这是为什么?” “这是因为你没有学会给予别人。”    “可我是一个一无所有的穷光蛋呀!” “并不是这样的。一个人即使没有钱,也可...

地藏菩萨感应录:现世利益过眼云,更应发愿度众生

地藏菩萨感应录:现世利益过眼云,更应发愿度众生

【马来西亚】叶志伟2007-6-3读中学时,我得到一本《地藏菩萨本愿经白话解释》,在经文最后几页,附有几则古代地藏菩萨的感应故事。读后,深感地藏菩萨的悲心与愿力,从那时起就对地藏菩萨有了非常大的信心...

做人的佛法:宽容是最好的教育

做人的佛法:宽容是最好的教育

宽容是最好的教育原谅别人,就是给自己心中留下空间,以便回旋。 禅语禅院里的小和尚最近老是不守寺院的清规,趁着晚上偷偷溜出去玩耍。禅师听周围的居民反映了好几次,终于也起了疑心,决定去查探个究竟。又是一...

只有让自己变的更强大,才更具价值和人生高度

只有让自己变的更强大,才更具价值和人生高度

人的潜能无限,但安于现状就会逐步被淘汰。有句话说的好:“只有让你自己变的更强大,你才更具价值和人生高度”记得还在读“大三”时经历过这样一件事,在一次活动上认识了一位在外企做高管的学姐,聊了几句深感亲...

星云法师:珍惜因缘

星云法师:珍惜因缘

世间上,希有难得的珍宝,不是黄金,不是钻石,而是“好因好缘”也! 有因缘,才能成就好事;有因缘,才能一帆风顺。因缘具则成,因缘灭则败,所以人生希望有成就者,都必须要仰赖因缘。 有情人的往来,因缘和合...

佛教故事:大德讲故事:第十三则·布施的功德

佛教故事:大德讲故事:第十三则·布施的功德

第十三则布施的功德从前,有一个贤者,他平时很喜欢做善事。一次,他在旅途中看到了一座寺庙。那座寺院造得金碧辉煌、巍峨壮观,四周林木茂盛、幽深秀丽、溪水潺潺,使他流连忘返。他忽然产生一个念头,也想建造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