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清法师:“非禅即诵”与“闻思修”

佛陀教导,多闻弟子当行二事所谓非禅即诵,非诵即禅。有以为,诵,就是念经,于是每天诵经七、八个小时,既没了时间听讲,又没有时间洗浴。念经有功德,自然应该随喜,但把这里的诵,仅理解为诵经,却是有失偏颇的。这里的诵,主要还是指对佛法的闻思和教学。

非禅即诵,是自《阿含》起佛陀一往之教导,经典中常见的说法是:正说法(诵)和圣默然(禅)。《中阿含经》卷第五十六《罗摩经》说:

尔时,梵志罗摩家,众多比丘集坐说法。佛住门外,待诸比丘说法讫竟。众多比丘寻说法讫,默然而住。世尊知已,謦欬敲门。诸比丘闻,即往开门。世尊便入梵志罗摩家,於比丘众前,敷座而坐。问曰:诸比丘,向说何等?以何事故集坐在此?

时,诸比丘答曰:世尊,向者说法;以此法事,集坐在此。

世尊叹曰:善哉!善哉!比丘集坐,当行二事:一曰说法,二曰默然。所以者何?我亦为汝说法。谛听,谛听,善思,念之

这里,世尊赞叹并肯定了比丘们的行为集会时,除了说法,便是默然禅修。并且说我也为你们说法,我也是这么做的

《增壹阿含经》卷第三十四《七日品》也说:

世尊告曰:善哉,比丘!汝等出家,正应法论,亦复不舍贤圣默然。所以然者,若比丘集聚一处,当施行二事。云何为二?一者当共法论,二者当贤圣默然。汝等论此二事,终获安隐,不失时宜。

开示说,比丘集会,若能说法与禅修,则不空度岁月,终得利益。

清辨在《大乘掌珍论》卷下说:

如契经言,於三十七菩提分法,如佛所说,如实开示,是名说法。复於是法,虽以身证,而不观察离身有法,亦不观察离法有身,如是观察,谓观无二亦无不二,如是观时,不随观察,现量智见不观察故,名圣默然。

对说法和圣默然作了进一步的诠释1、无倒演说佛陀的教法,是名说法;2、与空性的智慧相结合的禅观,名圣默然。这样,正说法和圣默然,正相当于后期常说的闻、思、修三慧。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病房中的老人泪,好烫

病房中的老人泪,好烫

生活就像一团麻,总有那解不开的小疙瘩。生活就像一条路,总有那泥泞和坑坑洼洼。生活就像一杯酒,饱含着人生的酸甜苦辣。红尘过客匆匆而来,茫茫而去。同病房来了位 70 多岁的大爷,罹患膀胱癌,幸好没有扩散...

必学的佛教知识:详解三界六道及九地

必学的佛教知识:详解三界六道及九地

对于宇宙天体的构造,佛教认为是有情业力所感。佛陀说教意在转迷启悟,所说诸法重在心法上之辨解,对于世界之形成不过于追究,诸般多随世俗而说,倘若细究则有碍于修道。宇宙者,指空间(宇)和时间(宙)。佛典中...

阿难问事佛吉凶经讲记 第三十三卷

阿难问事佛吉凶经讲记 第三十三卷

第三十三卷  诸位观众,大家好!请掀开《阿难问事佛吉凶经讲记》第八十九面第一行:  【阿难因而谏颂曰。】  向下阿难为我们说出二...

当家有近百岁老娘时

当家有近百岁老娘时

今年的春节我家很冷清,因为疫情,姐弟无法来窜门,照顾 96 岁老娘的任务落在了我的身上。用时髦词讲,老娘还是“全自动”的。虽然年事已高,行动迟缓,可身体还算健康,穿衣吃饭行走都能自理。俗语讲:有娘就...

佛教故事:禅宗公案:禅心司钟

佛教故事:禅宗公案:禅心司钟

钟,是佛教丛林寺院里的号令,清晨的钟声是先急后缓,警醒大众,长夜已过,勿再放逸沈睡。而夜晚的钟声是先缓后急,提醒大众觉昏衢,疏昏昧!故丛林的一天作息,是始于钟声,止于钟声。有一天,奕尚禅师从禅定中起...

佛教故事:禅宗公案:智者乐水

佛教故事:禅宗公案:智者乐水

孔子曰:智者乐水。智者的智慧当如水之灵活。若藏于地下则含而不露,若喷涌而上则清而为泉;少则叮咚作乐,多则奔腾豪壮。水处天地之间,或动或静;动则为涧、为溪、为江河;静则为池、为潭、为湖海。水遇不同境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