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真堪布:让自己快乐

达真堪布:让自己快乐

真正修密法的人,无论是对分别念还是对烦恼都不会有恐惧,因为他有方法。当分别念、烦恼生起时,能心平气和地将它转换成菩提,转换成智慧,这样都变成了功德。

其他法门是通过对治力去对治,不让烦恼分别念生起,先把它压住,然后再慢慢把它断掉。密宗就不怕,生起了就把它转换成菩提,转换成智慧。

修密法就要这样修,直接将烦恼转为菩提,把分别视为智慧。一生起分别心就观察它,一观察就变成了智慧;烦恼一生起就观察它,找它的自性,这样烦恼当下就转换成了菩提,显密的区别主要在这里。

前几天也简单讲了,密宗观五种圆满是基础,一切观为清净圆满。

这样当下就是西方极乐世界:你最尊重的这个人就是阿弥陀佛;你身边的人就是莲花部的男女本尊之自性,都是清净的;时间是本具的觉知;法也是本来的智慧,是大圆满、是本面。这就是密宗。

《大圆满前行引导文》里讲,观清净圆满不是把本来不清净、不圆满的观为清净、观为圆满,而是本来就是清净圆满的观为清净圆满。因为我们被业障遮蔽了,所以没有办法现前这些功德。

《二观察续》中云:“众生本为佛,然为客尘遮,垢净现真佛。”客尘即业障,被业障遮蔽了。“垢净”即分别念没有了,真佛就现前了。如果懂这个道理,真正能成就这样的境界,没有不圆满不清净的,一切圆满,一切清净,当下就是清净刹土,当下就是佛陀,不需要到外面去寻找这些。

《阿弥陀经》属于显宗。《阿弥陀经》里讲:阿弥陀佛是西方极乐世界的教主,就在极乐世界;西方极乐世界在十万亿国土之外,离我们非常遥远……这都是不了义的说法,了义的说法是心净则土净。当真的放下分别念时,当下就是清净刹土,自己就是佛,佛就现前了。

平时生活中也如此观,没有不圆满不清净的,自然就美满了,自然就快乐了。而且不是暂时的,是永恒的、不变的,本来就是这样的。

观不清净不圆满对自己有什么好处呢?左看右看别人的毛病,有什么用?让自己心里不清净不痛快,给自己添堵。众生就是这样,我经常讲“自寻烦恼,自找痛苦”就是这个意思。

为什么不观清净圆满呢?让自己的心地清净,让自己愉快起来,一切当下就圆满了,多好啊!我经常和大家讲,一定要让自己开心,只要开心就行了!

我们有一句法语是:“找一千个理由、一万个理由让自己开心,让自己快乐。”你开心了,看谁都顺眼,在哪儿都舒服。不管身处何种环境、何种条件,都无所谓。不用改变外在的环境和条件,因为是否开心与外在环境没有多大的关系。

——摘自十五届万盏法会开示五 具光佛母等传承及显密特点讲解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云何菩萨方便善巧?为什么菩萨[有求必应]或[有求不应]?

云何菩萨方便善巧?为什么菩萨[有求必应]或[有求不应]?

云何[菩萨方便善巧]? 为什么菩萨[有求必应]或[有求不应]? ~ 瑜伽师地论建议有缘众生好好收看本篇内容一定会让您感到有很大的收获祝福慧增上 身心安祥阿弥陀佛(原文节录如下)(附注:因为经文本身解...

佛教故事:隽永故事:出家人的至情至孝

佛教故事:隽永故事:出家人的至情至孝

出家人的至情至孝文/噶玛天津仁波切佛陀十大弟子,目犍连神通第一。在家时非常孝顺,父母亡故后追随佛陀出家,精进修行,终于证得阿罗汉果位。夜阑人静,窗外繁星点点、凉风习习,目犍连怀念双亲,整晚辗转反侧。...

持诵「佛母大孔雀明王经」有见证

持诵「佛母大孔雀明王经」有见证

持诵「佛母大孔雀明王经」功德真实不虚。见如长老及游碧霞、张陈阿粉、胡秀宽、陈昭元、翁玲娟等师姐最近接受某电视台专访时,以亲身经历作为见证。见如长老表示,去年七月马来西亚受沙克奇病毒(即肠病毒)肆虐之...

蔡礼旭:中国远祖如何教导他的后裔(第五篇)求学问是一个放

蔡礼旭:中国远祖如何教导他的后裔(第五篇)求学问是一个放

放下心中的执着点其实求学问是一个放下的过程,放下很多的执着点,心里就没有罣碍。心里一没有罣碍,心清净了,就长智慧。假如每一天罣碍的是想吃些什么,想穿些什么,想玩些什么,那整个意志都耗在这些欲望的追求...

佛教故事:心生菩提树:宽容能创造生命的美丽

佛教故事:心生菩提树:宽容能创造生命的美丽

宽容能创造生命的美丽曾经,有个聪慧的小和尚,很有慧根。他的师父是个老和尚,博学多才,把自己的所学全都教给了小和尚,想让他以后继承自己的衣钵。一天,小和尚下山化缘,被外面的花花世界吸引,最终留在了尘世...

佛教故事:摩耶夫人:释迦牟尼佛的母亲摩耶夫人:佛门中最完美的女性

佛教故事:摩耶夫人:释迦牟尼佛的母亲摩耶夫人:佛门中最完美的女性

佛教认为,释迦牟尼的母亲摩耶夫人是我们已知的最完美的女性,她具有三十二种功德相:出身尊贵,种族清净,德行无缺,端正无比,身体容貌上下相称,从未生育,心常随顺一切善事,无有邪心,心无所畏、无谄曲、无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