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真堪布:让自己快乐

达真堪布:让自己快乐

真正修密法的人,无论是对分别念还是对烦恼都不会有恐惧,因为他有方法。当分别念、烦恼生起时,能心平气和地将它转换成菩提,转换成智慧,这样都变成了功德。

其他法门是通过对治力去对治,不让烦恼分别念生起,先把它压住,然后再慢慢把它断掉。密宗就不怕,生起了就把它转换成菩提,转换成智慧。

修密法就要这样修,直接将烦恼转为菩提,把分别视为智慧。一生起分别心就观察它,一观察就变成了智慧;烦恼一生起就观察它,找它的自性,这样烦恼当下就转换成了菩提,显密的区别主要在这里。

前几天也简单讲了,密宗观五种圆满是基础,一切观为清净圆满。

这样当下就是西方极乐世界:你最尊重的这个人就是阿弥陀佛;你身边的人就是莲花部的男女本尊之自性,都是清净的;时间是本具的觉知;法也是本来的智慧,是大圆满、是本面。这就是密宗。

《大圆满前行引导文》里讲,观清净圆满不是把本来不清净、不圆满的观为清净、观为圆满,而是本来就是清净圆满的观为清净圆满。因为我们被业障遮蔽了,所以没有办法现前这些功德。

《二观察续》中云:“众生本为佛,然为客尘遮,垢净现真佛。”客尘即业障,被业障遮蔽了。“垢净”即分别念没有了,真佛就现前了。如果懂这个道理,真正能成就这样的境界,没有不圆满不清净的,一切圆满,一切清净,当下就是清净刹土,当下就是佛陀,不需要到外面去寻找这些。

《阿弥陀经》属于显宗。《阿弥陀经》里讲:阿弥陀佛是西方极乐世界的教主,就在极乐世界;西方极乐世界在十万亿国土之外,离我们非常遥远……这都是不了义的说法,了义的说法是心净则土净。当真的放下分别念时,当下就是清净刹土,自己就是佛,佛就现前了。

平时生活中也如此观,没有不圆满不清净的,自然就美满了,自然就快乐了。而且不是暂时的,是永恒的、不变的,本来就是这样的。

观不清净不圆满对自己有什么好处呢?左看右看别人的毛病,有什么用?让自己心里不清净不痛快,给自己添堵。众生就是这样,我经常讲“自寻烦恼,自找痛苦”就是这个意思。

为什么不观清净圆满呢?让自己的心地清净,让自己愉快起来,一切当下就圆满了,多好啊!我经常和大家讲,一定要让自己开心,只要开心就行了!

我们有一句法语是:“找一千个理由、一万个理由让自己开心,让自己快乐。”你开心了,看谁都顺眼,在哪儿都舒服。不管身处何种环境、何种条件,都无所谓。不用改变外在的环境和条件,因为是否开心与外在环境没有多大的关系。

——摘自十五届万盏法会开示五 具光佛母等传承及显密特点讲解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海涛法师:运气不好,诸事不顺,业障很重吗?

海涛法师:运气不好,诸事不顺,业障很重吗?

海涛法师:运气不好,诸事不顺,业障很重吗? 问:再来他感觉到自己一直相当不顺利,工作、人际关系、运气,是不是我修行不够,还是我业障重? 答:一定的。所以一定是业障重。业障为什么重?因为修行不够。为...

明安法师:初学坐禅调五事

明安法师:初学坐禅调五事

经常教人家打坐,主要是按照智者大师《小止观》一书中来讲的。在与很多亲朋好友的联系中,自己也常常要他们学学打坐。但是,他们往往因缘不具足,不能来寺院,自己就没有机会给他们讲解如何坐禅。现在把自己的工具...

大佛顶首楞严经讲记(卷第四)-海仁老法师(13)

大佛顶首楞严经讲记(卷第四)-海仁老法师(13)

又汝心中,忆识诵习,性发知见,容现六尘。离尘无相,离觉无性,相织妄成,是第三重,名烦恼浊。辰三烦恼浊烦恼浊依想阴成。既根尘相对,便生六识。心指第六意识,忆谓追忆已往,识是分别现在,诵习以备将来。由于...

专家介绍:夏日养生“四宜”

专家介绍:夏日养生“四宜”

夏日养生方法很多,这些方法各有特点,适宜不同的人群。在此,笔者仅从中医学的角度,介绍夏日养生“四宜” --一宜养“阳”中医学认为,夏日属阳,阳气旺盛,正是大自然阴阳气化、阴消阳长之时,故为养阳的大好...

达真堪布:此岸彼岸一念间

达真堪布:此岸彼岸一念间

达真堪布:此岸彼岸一念间无论是学修普贤的十大愿王,还是学修诸佛菩萨的行愿,就是为了往生,为了面见阿弥陀佛。往生的愿望很重要,是不是真心想往生,真心想到西方极乐世界?不能脚踩两只船,一个是此岸,一个是...

佛教故事:情感世界:掌握呼吸

佛教故事:情感世界:掌握呼吸

掌握呼吸生命虽然无常变异,但是我们可以创造不灭的永恒;正因为生命是无常的,更能够激励我们转为勇猛精进,掌握每一刻实在的呼吸,成就自己清净的慧命。有时我们豪奢地浪掷青春,以为自己拥有享用不尽的年轻岁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