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真堪布:要用何种心态来面对恶缘?

达真堪布:要用何种心态来面对恶缘?

这个话题大家不一定爱听,但事实就是这样。现在的大部分夫妻都是冤家,大部分儿女都是债主。以前家里不止有一个孩子,但是没有那么大的压力,现在只有一个孩子,压力却大了,可能很多债主变成了一个债主,就厉害了。他是来讨债的,他就是你的债主,就是以这种形式来折磨你的。

那应该怎么办呢?就是善待家人,真心地对待家人,对待孩子,这样,这些恶缘自然就化解了。什么叫真心?就是发利他菩提心,这才是真心地对待家人。我们现在对儿女等家人也很关心,很照顾,但都是因为我,以自我为中心:我的家人,我的孩子,都是为自己的。如果把这个“我”去掉,孩子有很多,你这样关心过吗?孩子有很多,你这样照顾过吗?没有!你虽然在关心、照顾他们,但你是自私的。那应该怎样做?对家人要发菩提心。怎样发菩提心呢?把家人当成最有缘分的众生,最需要自己的众生,这样去关心他们,照顾他们。这里面没有我的成分,纯粹是为了众生,这叫发利他菩提心。它的力量是不可思议的。这样家庭矛盾,自然会迎刃而解。大家可以回去尝试尝试。

这都是众生,是跟你最亲的众生,这样去关心,去照顾他们,效果不一样,自然就好了。这些恩恩怨怨,这些不好的缘分自然就会化解,一点都不难。这样做你一样能关心,一样能照顾他们。如果不让你关心、照顾你不一定能做到,但是你转一下念,改变一下心态就OK了,结果完全不同。现在教育孩子是很难的,想尽了一切办法,但还是不能产生好的效果。

这些孩子都是债主,是来讨债的。以前有这样一个公案,有一对老夫妻,年老的时候才有了一个儿子,夫妻二人特别高兴。有一天来了一个独觉佛,他们供养了独觉佛。独觉佛说你们有什么愿望可以说,我可以满足你们。夫妻倆说我们没有什么所求,只要晚年平平安安就可以了。独觉佛就问他们,你们家是不是有个孩子?他们说有,独觉佛让他们把孩子抱过来。孩子抱过来后,独觉佛接过孩子就扔到了河里。见到儿子被溺死了,夫妇二人悲痛欲绝。独觉佛告诉他们,这个孩子是他们的债主,是专门来折磨他们,就是为了让他们晚年不幸福。后来河里冒出了一股青烟,烟里传出了一个声音:因为你们供养了独觉佛,以此善根化解了我们之间的怨恨,你们可以安心的度过晚年了。现在我们应该怎么办?若是你能转念,去利益他们,照顾他们,这些不好的缘分都可以化解。

——学修问答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佛学基础:第一章 佛法僧三宝 第三节 何谓法

佛学基础:第一章 佛法僧三宝 第三节 何谓法

第一章 佛法僧三宝 第三节 何谓法所谓法者,梵语达磨,泽云法,轨持义。轨谓轨范,能生物解:持调任持,不会自相。合此任持良性轨范物解两义,即名为法。此法,概括宇宙一切事物。佛法之法,指佛所觉悟之真理,...

日本偏方治便秘

日本偏方治便秘

“取适量的红萝卜、白萝卜、白萝卜缨子、牛蒡(bàng)和香菇,切碎,用水煮一煮当茶喝。”一些从日本留学归国的人,把这个日本防治便秘偏方带回来后,很快成为便秘者互相传阅的“秘诀”,据说效果还不错。这些...

佛教故事:禅宗公案:矮国王

佛教故事:禅宗公案:矮国王

微观人间片段,以小见大,说浮生,道世情,情到深处有大悲。中古世纪的时候,印度有一位国王,因为长得实在太矮,每当站在臣民们的面前时,就不禁为自己的矮小而感到沮丧。后来,矮国王命人将王座加高,这样一来,...

达真堪布:怎样判断自己有没有出离心

达真堪布:怎样判断自己有没有出离心

达真堪布:怎样判断自己有没有出离心 问:怎样判断自己有没有出离心? 答:我们应该从两个方面来思维观察。一个是从轮回法、世间法方面来观察:对世间的安乐,对人天的福报,对名闻利养有没有欲求之心?有没有...

亲佛法师:佛七开示 第四讲 制心一处无事不办

亲佛法师:佛七开示 第四讲 制心一处无事不办

佛七开示第四讲(二月十六)制心一处无事不办农历二月十六,是榕桦寺“佛七法会”的第四天。释亲佛住持继续给打七信众进行开示。现谨取主要内容如下:念佛主要是摄心,摄心清净以后,心净则佛土净。佛说过“制心一...

佛教故事:名人轶事:利益和贪婪蒙蔽良知,姚明公开拒绝鱼翅

佛教故事:名人轶事:利益和贪婪蒙蔽良知,姚明公开拒绝鱼翅

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的保守估计,每年要有1亿条鲨鱼会为鱼翅捞饭、燕翅鲍这些昂贵菜肴付出生命的代价。必须立即采取措施来停止对鲨鱼的捕杀,否则未来鲨鱼数量的前景将是很可怕的。联合国相关官员对此在网上发出了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