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真堪布:要用何种心态来面对恶缘?

达真堪布:要用何种心态来面对恶缘?

这个话题大家不一定爱听,但事实就是这样。现在的大部分夫妻都是冤家,大部分儿女都是债主。以前家里不止有一个孩子,但是没有那么大的压力,现在只有一个孩子,压力却大了,可能很多债主变成了一个债主,就厉害了。他是来讨债的,他就是你的债主,就是以这种形式来折磨你的。

那应该怎么办呢?就是善待家人,真心地对待家人,对待孩子,这样,这些恶缘自然就化解了。什么叫真心?就是发利他菩提心,这才是真心地对待家人。我们现在对儿女等家人也很关心,很照顾,但都是因为我,以自我为中心:我的家人,我的孩子,都是为自己的。如果把这个“我”去掉,孩子有很多,你这样关心过吗?孩子有很多,你这样照顾过吗?没有!你虽然在关心、照顾他们,但你是自私的。那应该怎样做?对家人要发菩提心。怎样发菩提心呢?把家人当成最有缘分的众生,最需要自己的众生,这样去关心他们,照顾他们。这里面没有我的成分,纯粹是为了众生,这叫发利他菩提心。它的力量是不可思议的。这样家庭矛盾,自然会迎刃而解。大家可以回去尝试尝试。

这都是众生,是跟你最亲的众生,这样去关心,去照顾他们,效果不一样,自然就好了。这些恩恩怨怨,这些不好的缘分自然就会化解,一点都不难。这样做你一样能关心,一样能照顾他们。如果不让你关心、照顾你不一定能做到,但是你转一下念,改变一下心态就OK了,结果完全不同。现在教育孩子是很难的,想尽了一切办法,但还是不能产生好的效果。

这些孩子都是债主,是来讨债的。以前有这样一个公案,有一对老夫妻,年老的时候才有了一个儿子,夫妻二人特别高兴。有一天来了一个独觉佛,他们供养了独觉佛。独觉佛说你们有什么愿望可以说,我可以满足你们。夫妻倆说我们没有什么所求,只要晚年平平安安就可以了。独觉佛就问他们,你们家是不是有个孩子?他们说有,独觉佛让他们把孩子抱过来。孩子抱过来后,独觉佛接过孩子就扔到了河里。见到儿子被溺死了,夫妇二人悲痛欲绝。独觉佛告诉他们,这个孩子是他们的债主,是专门来折磨他们,就是为了让他们晚年不幸福。后来河里冒出了一股青烟,烟里传出了一个声音:因为你们供养了独觉佛,以此善根化解了我们之间的怨恨,你们可以安心的度过晚年了。现在我们应该怎么办?若是你能转念,去利益他们,照顾他们,这些不好的缘分都可以化解。

——学修问答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药师坛城“法施”连载35

药师坛城“法施”连载35

【药师坛城“法施”连载35】药师禅:人生可赶,且不可急。赶,是风景;急,只会让心灵煞风景。赶,是山一程,水一程,千里万里;急,是雨一阵,风一阵,风雨交加。优雅的人生,是一颗平静的心,一个平和的心态,...

佛教故事:佛典故事:一休与五休

佛教故事:佛典故事:一休与五休

很有名的一休禅师,有人问他:禅师!什么法号不好叫,为什么您要叫一休呢?一休:一休万事休,有什么不好?信徒听了认为不错,一休万事休,很好,很好。一休:其实一休不好,二休才好。信徒:二休怎么好呢?一休:...

钟茂森:文昌帝君阴骘文 研习报告 第45集

钟茂森:文昌帝君阴骘文 研习报告 第45集

钟茂森:文昌帝君阴骘文 研习报告 第45集 尊敬的诸位法师,诸位大德菩萨,大家早上好,请坐!我们继续来学习《文昌帝君阴骘文》,今天我们来学习第六十八句: 【垂训以格人非。】 这句话是讲为天下的大众...

静悟参禅,茶韵犹存

静悟参禅,茶韵犹存

从各种茶诗、茶文和名茶的出现,无不表明茶与佛教的关系密切,佛教需要茶,而茶藉由佛教寺庙的建立、寺僧的研究采制技术、讲究品饮艺术及茶文学的宣传等等过程逐步发展。因此,今天讲茶艺,研究茶文化,已经脱离...

供养法衣的功德

供养法衣的功德

佛陀在世时,波罗奈国梵摩达王有一个女儿,名叫伽尸孙陀利。她的容貌非常庄严,性情善良温和,而且出生时身上就披着袈裟。随着年龄的增长,孙陀利身上的袈裟,也跟着变大。有一天,她和随从到鹿野苑游玩,看见佛陀...

佛教故事:法音集:虔施

佛教故事:法音集:虔施

虔施佛在世时,舍卫国有一妇人,某日虔诚恳挚的奉施佛一钵饭,佛遂记其福德甚多。其夫在傍,听到佛的说话,心中顿起疑念,以为布施一饭岂能得福如是?时佛知其所念,即对他说:汝见过尼拘陀树否(此树生于印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