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茶一语

师傅。

出去。

师傅,

出去。

师傅、、、、、、

出去。

到底还是出去了。

昨晚参加了一个禅茶沙龙,遇见一位居士,我突然想起一个词叫孤独,冒昧问居士:你怎么理解孤独?居士对答:体验永恒! 这可能是我看到文字和听到语言对孤独的另一种理解。

孤独是人类主动也好被动也好都要面对的一种生存状态,不管你是什么人,也许你某一天,也许一生。面对孤独我们多是忍受,因为孤独是在失去爱情、亲情、友情,或者陷入物质和精神的困境之中,还有像《百年孤独》中社会历史的断代的孤独。

当明天变成了今天成为了昨天,最后成为记忆里不再重要的某一天,我们突然发现自己在不知不觉中已被时间推着向前走,这不是静止于火车里,与相邻列车交错时,仿佛自己在前进的错觉,而是我们真实的在成长,在这件事里成了另一个自己。这是时空的孤独。

在自己面前,应该一直留有一袭情感,独自守在那里。不知道是什么,不知道是谁,不知道如何去爱,也不知道可以爱多久。只是等待一次爱情,也许永远都没有人,这种等待,就是爱情本身。这是爱情的孤独。

当你的心真的在痛,眼泪快要流下来的时候,那就赶快抬头看看,这片曾经属于我们的天空;当天依旧是那么的广阔,云依旧那么的潇洒,那就不应该哭,因为我的离去,并没有带走你的世界。这是在绝望中宽慰孤独。

真正的孤独是一种真实的自我,实实在在的做着自己,想自己所想,做自己所做,也许内心忧郁却并不空虚,是一种自我和本我的狂欢;而空虚的人,害怕孤独,一刻也静不下来,只得在与人的交往和狂欢中忘却自我,麻痹自己,使自己没有时间和机会去感受和体会内心的空虚,可是一旦安静下来,顿时空虚无比,倍感孤独。这可能是追求者的心灵孤独。

一纸落寞,一丝茫然,一生的寻觅,一生的怅惘。孤独是一种情感,具有生命的绝对性,似乎人人在承受着。

宗教都是哲学,遇见的那位居士也是哲学家。他的这句对孤独的命题令我顿悟,也就是人活着没有孤独,真正的孤独是消失后的永恒,小意识的孤独是人类的自怜而已。

当把孤独高尚到一种永恒的禅意,我们何不放下。

更新于:1个月前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佛教故事:因果报应:《分别善恶报应经》简译

佛教故事:因果报应:《分别善恶报应经》简译

佛经邪淫报应:分别善恶报应经:一、淫心旺盛。二、配偶不贞良。三、恶法增长。四、善法消灭。五、迷于淫欲。六、财物散失。七、心多疑。八、离善友。九、亲族不信。十、死堕三恶道。佛说善恶因果经:犯邪淫,配偶...

行孝要及时

行孝要及时

行孝要及时我们看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对父母亲的教诲与责罚,我们都要恭敬心去领受。诸位同修,讲到这里,我们就要坐着时光穿梭机,我请诸位坐过好几次了。第一次请你们回去的时候是想起孩子第一次跟...

清净法师:《圆觉经》讲记 第七章 威德自在菩萨章

清净法师:《圆觉经》讲记 第七章 威德自在菩萨章

第七章威德自在菩萨章世尊在本章为威德自在菩萨等大众开示修行的方便,依着众生的根性而有三种次第差别:一、奢摩他、二、三摩钵提、三、禅那。此三法门若得圆证,即成圆觉。本章学习提纲:成佛的几种方便法门1、...

达真堪布:发现别人的过失怎么办?

达真堪布:发现别人的过失怎么办?

达真堪布:发现别人的过失怎么办? 问:发现别人的过失怎么办? 答:我们最初修行的时候,也许会发现他人的一些过失,但都要视之为自己的。“不是他们的错,是我的错!不怪他,怪我!因为我是要度化他们的,但...

佛教故事:布衣百姓:和尚桥

佛教故事:布衣百姓:和尚桥

和尚桥和为贵的思想在中国古代就已经深人人心。当今社会提出的构建和谐社会就源于此。佛教传入中国后之所以迅广为人们接受。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因素就是崇尚和。孟子有言天时不如地利 ,地利不如人和。后世有团结就...

佛教饮食之道

佛教饮食之道

佛寺斋堂称为五观堂,为何称之五观堂?因为佛制比丘,食存五观,如果用斋时,散心杂话,则信施难消,由观想此五事之故,斋堂又称为五观堂。依名显义,五观堂意味著行者用斋进食也是一种修行的重要课题。佛法与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