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烂陀长老:《觉悟之路》第十三章 佛陀的一天

世尊正觉悟,广说解脱法;

殷勤劝出离,犹如慈母心。

《中部》

在世界所有宗教导师中,佛陀可以被认为是精力最充沛,行化最活跃的宗教领袖。除了照应身体需要外,他整天都在为弘法利生的事业操劳着。他处理日常事务井并有条,系统周到。他的内心世界常住寂静,享受涅槃之乐。他的外部世界始终在无私地为提高社会道德服务着。自己觉悟后,他不息地觉悟他人,把人们从生命的病苦中解脱出来。

他一天的时间分成五个部份:上午,下午,第一时夜,中时夜,后时夜。

上午时分

一般来讲,佛陀早晨以圣服观世界,看一看有无可以度化之人。如果有人需要他的精神帮助,未经邀请,他也会前往,或步行,或以神通,以正道教之。他通常前去寻找歹恶不善之人,清净善德之人会自己来找他。佛陀曾自己前往教化了强盗杀手阿估利玛拉,以及凶残的恶魔阿拉毗。但是虔敬的少女维莎河,大富善士给孤独,才智双全的舍利弗,。目键莲等都来到他跟前,寻求精神指导。

佛陀就是如此地为一切众生谋福利,国王们都心甘情愿地礼拜他。如果他没有受到特别的邀请,或一人,或同弟子们一道,托着钵沿街乞食,默默地站在施主望门口,接受人们放在钵里的东西,然后回到自己的住处。即使在80岁高龄,身体不佳的情况下,他仍在绕城乞食。

午时前,佛陀结束饭食。饭后,他给信众作一些简短的开示.授予三板五戒。如果有人在修行方面已有基础,佛陀就给他指出一条成就圣果之道。如果有人要求出家,他就给他们授戒,最后回到自己的寮房。

下午时分

此时,佛陀在寺庙的一个地方坐下,众比丘聚集到他的周围,聆听佛法。有些比丘来到他跟前,以期获得适合自己的禅坐方法。另外一些比丘来向佛陀行礼后,就回到自己的房间。

在向弟子们讲经或作一番开示后,佛陀回到自己的香房休息,或随意正念右卧。起身后,即达到大悲乐境,以圣眼观世间一切众生,特别是隐居静处,修习掸定的比丘及其他弟子,给予他们、必要的开示指导。如果有人在很远的地方,需要他的指导,他就以神通前往,开导他们,然后回到他的香房。

到了晚上,成群结队在家信徒前来聆听佛法。佛陀以佛眼(1)了知他们的根机和性格,给他们讲解一个多小时的佛法。每一位听众,各自根性不同,但都感觉到佛陀是在为自己单独说法。这就是佛陀讲法的方式。一般来说,佛陀以简明扼要的例证和寓言,解释深奥的哲理,以此来教化众生。他不是用感情,而是用理智来感召一切有情。

对一般人来说,佛陀首先讲布施、持戒和升天之乐。对在修行上已有进展的人,他讲物欲享受的不善,以及去恶得益的法门。对修学已经到家的人,他则讲解四圣谛法。

佛陀轻易不显示神通,只有在教化阿估利玛拉和河玛时例外。他不希望用神通对闻法者产生任何影响。

佛陀的崇高教导,对普通老百姓和知识分子具有同等的吸引力。一位佛教诗人曾这样唱道:给予智者喜悦,提高大众智慧。破除愚者黑暗。此法众生共享。(2)

富者、贫者、贵者、贱者放弃了他们原来的信仰,接受了安乐之法。五比丘开始的僧团,不久就发展为百万大众,佛陀的教法传遍了中印度的每一个角落。

第一时夜

每晚六点至十点,佛陀专门来指导众比丘。在这段时间里,他们可以随便来到佛陀跟前,提出疑难的问题,询问深奥的佛法,接受适宜的禅法或聆听佛陀的开示。

中夜时分

夜里十点至零晨二点,凡夫俗眼见不到的天人,梵天等诸神众来到佛前,听讲佛法。经典中常常出现这样的经文:尔时,夜深人静,一位身耀光辉的天人来到佛前,恭敬礼拜,站立一边。在《相应部》中,有好几部回答天人所问的经典。

后夜时分

早上二点至六点,又分成四个时期。

第一个时期,佛陀在附近来回散步,这是一种适量的身体锻练。三点至四点,佛陀正念右卧。四点至五点,佛陀深入阿罗汉之境,享受涅槃之乐。五点至六点,佛陀深入大悲之喜,以大慈之心照耀众生,滋润他们的心田。这时,他以法眼观世界,看一看能为众生做些什么。善德之人及需要他帮助的众生,无论他们住在多么遥远的地方,都会清晰地呈现在他眼前。出于对他们的慈悲,他将前去给予必要的精神帮助。

佛陀一天到晚都在为僧团的事情操劳着。于众人不同。他夜里只休息一个小时。在凌晨整整两个小时中,他以无限慈爱之心彻遍大干世界,给诸有情带来幸福。他甘愿清贫简朴的生活,托钵乞食而不给任何入增添麻烦。一年之中,有八个月的时间,教化十方,宣说佛法,不辞辛劳地为大众谋利益。

根据《法灯》所载,最后一时可分为此四个部分。

但根据注疏的记载,最后一时由三个时期组成,在第三个时期,佛陀即成就大悲之乐。

[注]

(1)佛眼-Buddhacakkhu知晓邪恶和内在倾向(asayannasaya-nana),以及知晓利钝之根性,如,信,念,定,劝,慧(indriyaparopariyattanana)。

(2)《Satapancasataka》,第78偈。

更新于:1个月前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黄念祖居士:弥陀愿王大愿核心—善导大师独尊之五真实愿

黄念祖居士:弥陀愿王大愿核心—善导大师独尊之五真实愿

黄念祖居士:弥陀愿王大愿核心—善导大师独尊之五真实愿 弥陀愿王大愿核心—善导大师独尊之五真实愿 黄念祖老居士述 (以一九八九年于北京广化寺念佛七道场录音为基础) 五愿原文 一、设我得佛,国中天人,不...

达真堪布:饶益众生从家人做起

达真堪布:饶益众生从家人做起

达真堪布:饶益众生从家人做起 饶益有情戒就是要饶益众生,帮助众生。饶益众生也要从身边的众生做起,从有缘的众生做起,因为佛度有缘人。 比如你们是在家居士,就要从自己的家人做起,尽量和他们结善缘,给他...

佛教故事:新的因缘

佛教故事:新的因缘

春去春又来(Spring, Summer, Fall, Winter and Spring Again)中年僧的故事 -- 新的因缘新的因缘。冬天的晚上,一个女人背着婴儿在一柱门前徘徊。女人衣衫褴褛...

达真堪布:现今社会如何亲近、依止上师?

达真堪布:现今社会如何亲近、依止上师?

达真堪布:现今社会如何亲近、依止上师? 问:现今社会如何亲近、依止上师?答:想成就,就要依止上师,并且能够经常和上师交流,随时与上师沟通。虽然现在我们没有条件随时与上师见面,但是也不要紧,通过互联网...

十一结婚的日子好不好 有些什么讲究吗

十一结婚的日子好不好 有些什么讲究吗

不同的数字有着不一样的讲究,人们对于数字方面也会有不同的看法,其实对于一些日子来说,人们都往往通过数字来进行决定日期好不好,十一结婚的日子好不好?有些什么讲究?针对很多专业结婚的人来说,可能一般他们...

父亲是我生命中的一座山,我愿做父亲的一艘船

父亲是我生命中的一座山,我愿做父亲的一艘船

我的父亲并不高大,甚至在人群中显得很矮小,很容易被人忽视。小时候,我只感觉父亲很关心我,但更多时候是感觉到,似乎父亲老是得罪人,很多人都不待见他,我还经常责怪他不合群。等我长大了,自己做了父亲,猛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