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提长老:沙门果经 II 注疏篇 守护诸根

守护诸根(indriyasavara)

64. 眼见到物体之后

注:在诸经中,「眼」(cakkhu)这一字有下列这些含义:

(1)佛眼。如所说:「他以佛眼观世界」(《中部》26/i.169);

(2)世界眼;一切知智。如所说:「登上法殿,大智者!世界眼!」(《中部》26/i.168);

(3)法眼;前三圣道的智慧。如所说:「他的心中生起无垢、无瑕的法眼。」(《中部》74/i.501);

(4)慧眼;宿命智〔以及漏尽智〕。如所说:「眼生起了,智生起了。」(Vin.i.11);

(5)天眼(如《沙门果经》第97节);

(6)肉眼。如所说:「依靠眼根与色尘,眼识得以生起。」(《中部》18/i.111)。

在此,传统上有感官意思的「眼」用来指眼识而言。因此,上述那句经文的意思是:「以眼识看见物体之后」。关于其它字需要解说的部份在《清净道论》第一章.第53-59节中都已解说。

他内心感受到无缺点的快乐(abysekasukha)

注:他感受到增上心的清净快乐(adhicittasukha增上心乐)。这种乐是无瑕疵、无掺杂的,因为它没有烦恼污垢。

疏:说「增上心乐」是因为当根律仪戒被持守得完全清净时,主要的恶法〔五盖〕就会消失。结果很容易就能致力于得到增上定。

更新于:1个月前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持咒领受生命不可思议的神奇力量

持咒领受生命不可思议的神奇力量

咒语,是再科学不过的事了,持咒诵经不仅能让我们接收到宇宙的能量场,领受到不可思议的生命神奇力量,而且还能增长人的智慧,创造幸福的人生。但是,在浩瀚的佛学世界中,有太多的咒语让学佛的人无所适从,如何针...

念佛法门如此殊胜5:身口出香、声音悦耳、相貌出众、眷属安乐、远离灾难

念佛法门如此殊胜5:身口出香、声音悦耳、相貌出众、眷属安乐、远离灾难

【身口出香、声音悦耳、相貌出众】身体诸毛孔常出诸妙香口中诸齿间复出氛氲香天赤栴檀香及诸余香气千万亿劫中常香无断绝世世所生处其声如梵天亦如迦陵频命命等诸鸟持法王名者其福亦如是若人持佛名七宝华中生其华千...

佛教名词:【佛果】-佛果是什么

佛教名词:【佛果】-佛果是什么

佛果(佛教解释)指成佛。又作佛位、佛果位、佛果菩提。佛为万行之所成,故称佛果,即能成之万行为因,而所成之万德为果。亦即从修行之因到达佛果之位,又指从声闻、菩萨之位至无上正等正觉之位。证得佛果之因,称...

若我们的内心在修法过程中掺杂诸毒烦恼,修法就没有丝毫之利益。因此欲令自己的善根在修行过程中不被一切恶缘摧毁,三殊胜之清净正行尤为重要。修学禅定也同样如此。

  

我们在讲修学禅定时讲解过善巧运用,因此对修行者而言,禅修时认识妄念并且知道该如何调伏妄念非常重要。因为禅修时初次出现妄念,从某种角度而言非常正常,这一点必须要了解。有些人可能会有这样的想法,自己在禅修时太过散乱的缘故,可能造下了很大的罪业,因此自己的见解直到现在都没有丝毫之进展。要记住,从某种角度来说,凡夫有起心动念是非常正常的,但是对于希求解脱的修行者而言,懂得如何将妄念转为道用更为重要。仅仅依靠压制妄念,虽然可以得到暂时的平静,但对于究竟断除妄念来说,并不是容易的事。例如自己现在所处的地方四周都是毒草,无论往哪一方向行走,只要踩到毒草上,就会引起中毒。此时仅仅依靠拔出毒草是远远不够的,还要懂得如何将毒草转变成良药。一旦懂得如何转变,即便踩在毒草上,也不会中毒,甚至还能起到治病强身的作用。如同这个比喻般,当妄念起现时,懂得如何将妄念转为道用,比单纯压制妄念更重要。

 

我们天天都在说,贪嗔痴烦恼是漂泊轮回之根源,但从另一个角度来说,若能把妄念转为道用,妄念则是成办解脱唯一不可缺少之辅助。其中的区别就在于你是否懂得善巧运用,以及在修行中善巧运用做得有多圆满。若懂得其中的道理,平常修法无论是散乱还是平静,时时都在调伏之中。如果当自己内心平静的时候就认为自己的修行很好,散乱的时候就认为自己的修行很差,仅仅以妄念多少来衡量见解高低或修行好坏,则完全失去了真正修法的特色,也没有真正掌握佛法的窍门。因此欲令修学过程中清净正行不被外缘所摧毁,善巧运用非常重要。

 

要记住,如果禅修仅仅依靠压制妄念,恐怕有时候能成功,有时候未必会成功。一旦不成功的时候,内心就会产生极大的烦恼,总觉得自己今生成办解脱的希望不大,因此时时都在痛苦之中。若是会善巧运用,无论座上座下有多少起心动念,由于懂得将其转为道用的缘故,内心时时都在喜悦之中。

 

还要知道的是,仅凭压制妄念安住于止息妄念的无分别状态之中,无论是否成功,与解脱都没有丝毫之关系。因为成办解脱唯一的条件不在于能否静下心,而在于能否赤裸心的本性。心的本性和静心两者之间,看似相同,实际上有诸多不同之处。因为心的本性具有一切功德,也就是我们通常讲解的出离心、菩提心和信心。相反,无论心是平静还是散乱,若内心离开了三殊胜法,所行任何善法均无法成办解脱。即便你能压制自己的内心烦恼,安住长达色界禅定一禅的六千个大劫或者无色界禅定的八千个大劫,最终也不能成办解脱。因为仅凭压制妄念,在不具备一切功德的前提之下,修法永久不会成为解脱之因。

 

前两天我也遇到一些修行者说,他认为自己平常的禅定还是挺不错的,因为时时可以在空性以及很平静的状态中安住。当时我问他:“是否由于生活中烦恼太重太多的缘故,为了止息这些烦恼才开始修禅定?若是,你暂时成功了;若不是为了这个目的而是为了解脱,这样的修行恐怕对解脱没有丝毫之利益。”这个道理大家一定要记住。

修行不在于能否静下心,而在于能否赤裸心的本性!

若我们的内心在修法过程中掺杂诸毒烦恼,修法就没有丝毫之利益。因此欲令自己的善根在修行过程中不被一切恶缘摧毁,三殊胜之清净正行尤为重要。修学禅定也同样如此。  我们在讲修学禅定时讲...

灵魂出窍神游饿鬼道老实念佛求生极乐

灵魂出窍神游饿鬼道老实念佛求生极乐

作者:(新加坡)果灵居士灵魂出窍神识游饿鬼道 我(果灵)记得15岁时,持大悲咒身心融入虚空,整个虚空都在念着大悲咒,进入清净无为的入定状态。出定时一时好玩,灵魂出窍神识游。当灵魂出窍离开肉体后,...

万物有灵(敬请转贴下载)

万物有灵(敬请转贴下载)

万物有灵(敬请转贴下载)2008年的腊月二十四日,老家来人送了两只白条鸡和两只扒鸡。晚上,我在佛堂为这四只鸡做皈依超度时也没解开塑料袋,接着就做晚课了,可能是我为它们皈依之时没有太认真之缘故,在念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