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真堪布:若是得到了佛的果位,世间的利益自然而然也就得到了

达真堪布:若是得到了佛的果位,世间的利益自然而然也就得到了

如果无量众生能依靠菩提心,能修持菩提心的话,很顺利、很容易就能获得解脱,能获得究竟佛的果位,很顺利就能得到这些利益。“顺利”指很容易就能获得,不是要经过千辛万苦后才得到。“胜乐”就是指究竟佛的果位。若是得到了佛的果位,世间的利益自然而然也就得到了。比如远处细微的物质都能看到,更何况眼前粗大的物质呢?如果获得了最究竟、最圆满的佛果,世间这些暂时的利益、人天的福报自然而然就会获得,根本就不用考虑。为什么要有出离心?就是这个意思。心胸不能狭隘,目光不能短浅,不能只看眼前,要看远处,那里有更好的东西,那里有更究竟的果位。

虽然你们现在学佛、修行了,但偏偏变成了井底之蛙。虽然在念佛,但求的是世间福报;虽然在念佛,但求的是自我解脱。让你发菩提心,你不发,这就变成了井底的青蛙。井底的青蛙只能看到井口那么大的天空,看不到更广、更大的天空。大家不能这样,不能变成井底青蛙,要相信“顺利能获最胜乐”。

为什么说是“顺利”就能获得?下文也会讲到,若是你的相续当中生起了菩提心,那么你的行住坐卧、吃喝玩乐都是修行,都在积累善根和福德,哪怕是晚上睡觉打呼噜的时候,也是在积累福报。这不是我讲的,而是佛讲的。也许你会吃惊,怎么睡觉打呼噜也是积福?有些人也会说:“我在为众生吃,我在为众生穿,我在为众生睡觉,我在为众生玩……”如果你真正能为众生吃,为众生穿,为众生玩,可以啊,但是难啊!

要真正做到这些,必须在相续中有利他心,有菩提心。不是刻意发,而是自然就有,是已经发出来了。发和发出来,二者还不一样。若是真正发出菩提心了,吃饭、睡觉都是在积累善根和福报,确实是这样的。

吃和吃不一样,睡和睡不一样,这也是佛和凡夫的差别。

佛吃饭和凡夫吃饭能一样吗?佛睡觉和凡夫睡觉能一样吗?佛当时在世的时候,一样有行住坐卧,一样有吃喝玩乐,但是内心世界不一样。在表面上看,佛也有烦恼的时候,也有“头疼”的事情,也有到城中化不到缘的情况。有一次,佛去化缘,没有化到;阿难去了,化到了。这也正常,佛的内心是平静的,自在的。佛不会这样想:“我今天去化缘,没有化到,后来我的弟子阿难化到了,哎呀,有点儿……”佛没有这个烦恼。对佛来说,谁化到了都一样,是真的一样。佛不会分高与低,不会分胜与负,因为他知道胜负、高低都是分别,是暂时的,是假的。他明白真理,明白真相,所以他的内心是如如不动的。

内心如如不动,这是佛。很多人都没弄懂“佛”的含义,以为佛像就是佛。在他们心目中,佛肯定是一不动,二不说话,三不吃饭,四不睡觉,是这样的一个人。如果真是这样,那不就变成木头、石头,变成怪物了?哪有这样的佛!若是有这样的一个活着的人,不动,不吃饭,不睡觉,不出去散步,也不出去运动,那就变成怪物了。

也许有人想:“也有这样的啊,有些阿罗汉入定后就是这样的。”所谓阿罗汉入定,讲的是境界,不是肉体。所谓“佛”,讲的也是境界,是不生不灭的。

更新于:1个月前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索达吉堪布:如何具备转换痛苦的能力,时时保持快乐祥和的心境

索达吉堪布:如何具备转换痛苦的能力,时时保持快乐祥和的心境

索达吉堪布:如何具备转换痛苦的能力,时时保持快乐祥和的心境 问:如何具备转换痛苦的能力,时时保持快乐祥和的心境? 索达吉堪布:如果一个人的修行到了一定境界,痛苦自然可以转化。遭遇任何违缘和障碍时,...

小供养咒

小供养咒

小供养咒小供养咒原文:唵阿弥利得吽怕都小供养咒注音:唵wèng 阿ā 弥mí 利lì 得dē 吽hōng 怕pà 都dōu小供养咒,就是供养十方诸佛、菩萨、缘觉、声闻、贤圣僧众。一般寺院道场里面都念...

口业如山,谨语慎言

口业如山,谨语慎言

口业如山,谨语慎言不探人隐私,隐恶扬善方君子沧州有一姓蔡的瞎子,每次半夜经过南山楼的楼下,就有一老先生邀请他弹唱对饮。渐渐熟识后,也偶而到蔡家共饮。他自称姓蒲,江西人,因为卖瓷器到沧州来。 后来才发...

星云法师:珍惜人身

星云法师:珍惜人身

“人身难得,佛法难闻!”佛法说:得人身如爪上泥,失人身如大地土。《法华经》比喻,在广阔无边的大海里,有一只独眼的乌龟,牠想要浮上水面,只有靠一根在大海里漂流的木棍。乌龟想要遇到这一根木棍的机会,微乎...

星云法师:婚外情

星云法师:婚外情

人,是由情爱而生的;情爱助长了人生,也困扰了人生。尤其婚外情,造成多少家庭的不幸,甚至多少人因此身败名裂,悔恨终身。异性相爱,是很难得的因缘,男女双方经过互相追求、互相恋爱,获得了社会的认可、家人的...

佛教故事:因果报应:改过孝亲故事两则

佛教故事:因果报应:改过孝亲故事两则

改过孝亲故事两则广西的周华,生性愚钝,以种植为生。娶妻韦氏,生有一子二女。韦氏生性阴毒,刻薄翁姑,并教唆丈夫搬离父母,以致两老缺粮,需要行乞度日。一年多后,周华的子女相继夭亡;不久韦氏亦因背上生疽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