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事即茶事,茶事即禅事

修禅,不在禅味;品茶,不在茶味。味虽非禅茶之所求,但我们不否定禅茶之味,以及禅茶一味。

俗人茶事,追求的是艺。僧人茶事,追求的是道。在佛家,煮茶与品茶,就如举行宗教活动一般庄重。品茶的规范,还被作为中国化的律条,写入《百丈清规》之中。

茶在佛教中的被推崇,例例可鉴:

供佛供祖时的奠茶;方丈招待寺众的普茶;年度公布寺院执事班子时,方丈主持的茶会;重大佛教活动期间,举办的茶宴;这些活动,皆有茶仪。寺院多设茶堂、茶鼓、茶头,还有茶状、茶汤等等。

禅茶的一味,更深的层次是体现在对种茶制茶煮茶品茶的感悟上,其实,茶事参茶就是悟茶。种是因,制是果,煮是因,品是果;种、制是煮、品的因,煮、品是种、制的果;同时,煮、品又是种、制的因,种、制又是煮、品的果。因为要煮、品,便推动了种、制。茶事的整个过程,形成了一个互为因果的过程。在煮、品之中,可以参悟到人生的苦、集、灭、道。茶是苦味此为苦;茶浓味更苦此是集;一壶品完,再烧白开水,没了茶味此为灭;打破茶壶,没有了煮与品此是道。有人因为遭遇荣辱而来奉茶事,以茶消烦去恼,动机虽在情理之中,却因此难得茶之真味。因为,茶事之中没有荣辱,以荣辱心或携荣辱情来实践茶道,道自然不与之相应,便不得道味也。因此,荣辱之中,当忘弃荣辱之后而奉之。

茶的禅味,如人品茶,浓淡自知。

更新于:1个月前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佛教故事:哲理故事300篇(126-130)

佛教故事:哲理故事300篇(126-130)

126、某知名作家去报社办报,结果没几天自己便主动辞职。这并不是说他没有能力写稿子,而是他的确不懂怎样把报纸办得令读者叫好,他自己也感觉比写小说还累。于是,作家继续拿起他的笔写小说。老板在用人上同样...

春日素食 原来胡萝卜还可以这样吃

春日素食 原来胡萝卜还可以这样吃

我喜欢火鸡,土豆泥和各种馅料。每次节日的饭桌上这几样都必不可少桌上。但是我觉得每餐总要有一到两个素食菜,才称得上是完美。像这样甜美可口的黄油釉面胡萝卜,可以平衡每餐营养。如果你是一位素食主义者这道菜...

到底什么是佛教说的“六度”?

到底什么是佛教说的“六度”?

什么叫做“六度”学佛人必定听过六度之说,那么什么佛教中的六度呢?所谓佛教六度,指的是菩萨所修的六种法门,可以自度度他、福慧双修、三学具足。佛教六度又译事究竟、到彼岸、度无极,简译为度;音译波罗蜜、波...

达真堪布:有时候念咒为什么不管用呢?​

达真堪布:有时候念咒为什么不管用呢?​

达真堪布:有时候念咒为什么不管用呢? 问:为什么有的时候念咒不管用? 答:让大家念咒,都念了,但是很多人没有得到利益,于是就怀疑:“是不是念咒不管用啊?”不是不管用,还是没有念好,还是不会念。念咒...

禅师与信徒的故事:说与不说都是慈悲

禅师与信徒的故事:说与不说都是慈悲

(一)不良资产某一妙龄女刚刚失恋,非常痛苦,她一想到和前男友的海誓山盟,便愈加悲伤,并且心有不甘,充满了不解和怨愤:“我这么爱他,他竟然抛弃了我,去找别的女人。我到底哪里做错了?!”这位女子一直背着...

佛教故事:禅宗公案:又飞进来了一个尘埃

佛教故事:禅宗公案:又飞进来了一个尘埃

有一天,赵州从谂(读shen3)在佛堂前扫地,有僧人问赵州道:你是得道高僧了,怎么还扫地?赵州答道:尘埃是从外面飞来的。那僧人又问道:这里是清净圣地,怎么会有尘埃?赵州说道:瞧,又飞进来了一个尘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