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事即茶事,茶事即禅事

修禅,不在禅味;品茶,不在茶味。味虽非禅茶之所求,但我们不否定禅茶之味,以及禅茶一味。

俗人茶事,追求的是艺。僧人茶事,追求的是道。在佛家,煮茶与品茶,就如举行宗教活动一般庄重。品茶的规范,还被作为中国化的律条,写入《百丈清规》之中。

茶在佛教中的被推崇,例例可鉴:

供佛供祖时的奠茶;方丈招待寺众的普茶;年度公布寺院执事班子时,方丈主持的茶会;重大佛教活动期间,举办的茶宴;这些活动,皆有茶仪。寺院多设茶堂、茶鼓、茶头,还有茶状、茶汤等等。

禅茶的一味,更深的层次是体现在对种茶制茶煮茶品茶的感悟上,其实,茶事参茶就是悟茶。种是因,制是果,煮是因,品是果;种、制是煮、品的因,煮、品是种、制的果;同时,煮、品又是种、制的因,种、制又是煮、品的果。因为要煮、品,便推动了种、制。茶事的整个过程,形成了一个互为因果的过程。在煮、品之中,可以参悟到人生的苦、集、灭、道。茶是苦味此为苦;茶浓味更苦此是集;一壶品完,再烧白开水,没了茶味此为灭;打破茶壶,没有了煮与品此是道。有人因为遭遇荣辱而来奉茶事,以茶消烦去恼,动机虽在情理之中,却因此难得茶之真味。因为,茶事之中没有荣辱,以荣辱心或携荣辱情来实践茶道,道自然不与之相应,便不得道味也。因此,荣辱之中,当忘弃荣辱之后而奉之。

茶的禅味,如人品茶,浓淡自知。

更新于:1个月前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达真堪布:在佛菩萨的境界中还有善恶之分吗?

达真堪布:在佛菩萨的境界中还有善恶之分吗?

达真堪布:在佛菩萨的境界中还有善恶之分吗? 在佛菩萨的境界中,没有善恶。既然如此,佛为什么还宣讲善恶,取舍因果呢?因为胜义谛里没有,而世俗谛里有。但二谛是双运的,不能分开。 佛为什么有个法身,还有...

张韶涵的水果素食美容经

张韶涵的水果素食美容经

张韶涵的水果素食美容经对于张韶涵,最深刻的印象是那首《隐形的翅膀》,她的歌声干净纯粹,有着澄澈心灵的力量,一度非常喜欢。今天就来为大家介绍一下她的水果素食的美容经,一起来看吧!一. 鲜榨果汁+运动护...

佛教故事:偷牛

佛教故事:偷牛

偷牛有一个村子的人,共同偷了一头牛杀掉吃了。丢牛的人顺着牛的脚印找到了这个村子,向一个村民了解情况,问他:「我的牛在你们村上吗?」村民回答:「我们这里其实没有村子。」丢牛的人又问:「难道你们不是在村...

抗肿瘤降血脂的紫菜

抗肿瘤降血脂的紫菜

紫菜不仅味道鲜美,而且营养丰富,尤其碘的含量很高,有增强记忆的作用,还可抗肿瘤降血脂。 紫菜简介紫菜是生长在浅海岩礁上的一种红藻类植物,颜色有紫红、绿紫及黑紫的区别,但干燥后却均呈紫色。这种紫色的海...

根本忘却了自己发下的学佛修行的誓愿

根本忘却了自己发下的学佛修行的誓愿

自己变成“小阳人”后,考验随之而来随着国家对疫情封控的放开,人们像是牢笼中释放的小鸟得到了自由,可算出来透透气了。村里大街小巷一下子热闹起来,可是,几乎一夜间,疫毒却铺天盖地席卷而来,全村覆没,大街...

前世三转经

前世三转经

前世三转经 西晋沙门法炬译闻如是。一时佛游于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五百人。皆阿罗汉也。一切大圣皆其上尊。悉知他人心所念。独阿难未也。尔时佛出精舍坐于虚空。为无央数百千众会围绕。而为说法。及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