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因法师:行善回向西方,避免堕落三世怨

今生富贵人是前生修来的,若今生不乐善好施,福报享尽,来生就要受苦,穷人造业机会少,富人造业机会多,富人天天吃馆子,图享受,杀生必多,故富人死后堕落三恶道的机会亦多。修福的时候如存心贪图福报就不清净,结果只能得人天福报,这种修福谓之三世怨,例如前生修人天福报,今生享受人天福报,福报享尽到第三世必受苦报,所以修福报要回向作为生西方极乐世界的资粮,不要求人天福报。

修诸善业而不愿求世间果报,因世间果报容易使人堕落,大修行人一念错误转世为大富贵人,因而又造业,必招致三世怨,故古德有大成就者对世间福报均无贪恋之心,行菩萨道不远离五欲六尘如何能入道。

佛出现于世很难遇到,能闻到佛法亦不容易,佛出世带给众生最圆满的佛法,凡夫虽未遇佛幸能生在末法时期,亦不幸中之大幸。经中说佛法难闻,意义深长,真能得到佛法的利益乃是多生多劫的福德因缘,遇到佛法要依教奉行,信解行证,修行匪易,不退转方能得益,在菩萨位上证到初住才算是得到一点小小的结果。修净土如不能往生,同时今生五戒力重,来生可有大福报,现在世上大富大贵之人均系前生修行人,可惜今生被五欲福报所迷而不自觉,只落得一个三世怨而已。

经中常常开示,一切烦恼总归纳之即是一个贪字,贪欲为一切祸患之根本,对治贪欲要用布施,贫穷布施难,其实布施功德大小与所布施之金钱数字并无关系,要看有无菩提心,若以清净心布施,其功德无量无边,一着相即变为人天福报,是世间痴福,成为三世怨。

更新于:1个月前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星云大师:第四十八节 涅槃

星云大师:第四十八节 涅槃

第四十八节 涅槃西山上高悬着一轮满月,在二月十五日的午夜时分,它显得是更大更美,但谁也不去注意,大家只沐浴在佛陀的爱的慈光中。伟大的救主佛陀,看看时间要到,他又慈祥的对诸比丘和皈依的弟子们作最后的叮...

大般涅盘经40卷连载 第十卷

大般涅盘经40卷连载 第十卷

《大般涅盘经第十卷》(第四品 佛性 第七节 众生同一佛性)(第五品 一切大众所问  第一节 最后供养  第二节 尚有余义)―― ―大般涅盘经第四品 佛性  第七节 众生同一佛性本节主题:1 众生皆有...

25.音乐的妙境

25.音乐的妙境

25.音乐的妙境佛陀不是第一次从王舍城行去伽耶。他缓缓的步行,沿路上欣赏着四周的山林和稻田。将近中午时分。他便在路边的小镇停下来乞食。乞到食物后,他走入附近的树林中静静的吃饭,然后在那里行禅。接着,...

达真堪布:如何将生活当中的一切转为道用?

达真堪布:如何将生活当中的一切转为道用?

达真堪布:如何将生活当中的一切转为道用? 问:如何将生活当中的一切转为道用?达真堪布仁波切答:比如我们吃穿,我们可以吃好,可以穿好。吃也是为了更好的学修,穿也是为了庄严坛城,好好的去表法,更能够利益...

佛教故事:人物故事:燃灯古佛的成道因缘

佛教故事:人物故事:燃灯古佛的成道因缘

久远劫以前,释迦佛陀是一位财富充足且明达经论教法的梵志。他喜好布施,护爱他众如护己身。国人敬其威德才学,皆尊他为师,随持梵行之弟子多达五百人次,且都具有儒士的美德。当时,有正等觉号啑如来,引导着三界...

验证真伪佛法的根本法宝——三法印(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

验证真伪佛法的根本法宝——三法印(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

三法印既是诸行无常、诸法无我以及涅槃寂静。此三法印的教理在佛教中才有,在其他宗教是绝对没有的,这是佛教的特色,与其他宗教最大不同之处。三法印是阐释人生宇宙的三个真理,它可协助我们判断佛教所讲的道理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