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现帝释身化婆罗门

佛现帝释身化婆罗门

过去,佛陀于王舍城迦兰陀竹林弘法时,城中有一丞相,名为梨车,无正知见、不信因果,怂恿太子阿阇世叛变杀父。太子自立为王后,满心欢喜,命令臣民广设佳肴,邀请千百位婆罗门前来应供,并于当中规定大众:自今以后,不得至佛陀所在之处听经闻法。

婆罗门听了之后,便不敢再去精舍听佛陀开示。一日,他们私下聚会,有人说:「婆罗门的经论中记载:瞿昙沙门是诸天之大主。我们应当一心称其名号,或许会前来接受我们的供养。」于是,婆罗门们便虔心诵念「南无瞿昙沙门」。

悲悯众生的佛陀观察到婆罗门的得度因缘已经成熟,于是化身帝释天王,从天而降,莅临婆罗门的聚会。大众所求如愿,欣喜若狂,都发心要终身侍奉。佛陀即现佛身相,并且宣说四谛法门;每个人听完开示后皆心开意解,证得须陀洹果。

婆罗门们满怀感恩,准备了佳肴美食供佛及僧。比丘们知道此事,恭敬请示佛陀:「世尊过去曾修何福德,今日才能度化这些婆罗门,并且广设佳肴供佛及僧呢?」佛陀慈悲开示:「无量世以前,波罗奈国有一佛出世,号为『妙音』。一日,妙音佛带领比丘们到宝殿王所治理的国家,宝殿王一听到佛陀莅临,立刻率领大臣到城门外迎接,并请求妙音佛能接受三个月的房舍、衣服、卧具及汤药等供养。

三个月应供圆满,妙音如来于其脐中生出七宝莲花,每一朵莲花上各有一尊化佛结跏趺坐,放大光明,上达天宫,下至地狱。当时,宝殿王见到妙音佛如此神通变化,当下发起无上菩提心,妙音佛也为宝殿王授记:『国王日后必当成佛,号释迦牟尼,广利有情,不可限量。』」

佛陀告诉比丘们:「当时宝殿王就是我的前身,而与我一起供佛斋僧的大臣们,就是今日这些广设供养的婆罗门。因为当时供养妙音佛的殊胜功德,使我们于无数世中不堕三涂恶道,在天上人间受种种乐,乃至今世成佛,接受人天的供养。」比丘们听完佛陀所说,对修行的信心更加坚定,个个欢喜奉行。

典故摘自:《撰集百缘经˙卷二》

省思

八正道中「正见」为首,如人有目,能清楚看清一切,远离障碍危难。禅宗祖师云:「只贵汝知见,不贵汝行履。」知见错误,不仅自己走错路、走远路,还一盲引众盲,共入三涂恶道,自断光明,无有解脱之日。知见正确,所起皆是善念,所行皆是善法,步步光明,即是功德福报。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佛教故事:孝的故事:道丕法师

佛教故事:孝的故事:道丕法师

道丕法师后周道丕法师,是陕西长安贵胄里人,自幼抱着出世的大志,七岁就出家做和尚。十九岁时,长安发生战事,带着母亲到华山避难,住在山洞中,那时因为兵灾的影响,米价很贵,没钱买米,只得饿着自己的肚子,乞...

互联网+药师坛城+猴年365天药师禅文化传播年(连载021)“法施”分享

互联网+药师坛城+猴年365天药师禅文化传播年(连载021)“法施”分享

药师坛城(世界)文化集团传播有限公司主办北京药师坛城国际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协办 汉地佛教寺院里的大雄宝殿,几乎都矗立三尊“佛”,分别为释迦牟尼佛、药师琉璃光佛、阿弥陀佛的“三宝佛”,也被称做“横三世...

修行之道 永断邪行

修行之道 永断邪行

永断邪行《佛说十善业道经》云:“若离邪行,即得四种智所赞法。何等为四?一、诸根调顺。二、永离喧掉。三、世所称叹。四、妻莫能侵。是为四。”邪行,就是不正当的行为,也就是邪淫。除了夫妇之间的男女关系以外...

释门法戒录:删减经文 几遭灾祸 (刘宋 慧严)

释门法戒录:删减经文 几遭灾祸 (刘宋 慧严)

删减经文 几遭灾祸 (刘宋 慧严)南北朝(刘宋)时,释慧严是京城东安寺僧人。博通经论,为僧俗所推重。他一向认为《大涅槃经》文字繁多,便加以删减,压缩为几卷,缮写两三部,分送朋友们阅读。一次梦中忽然看...

拥有忍辱的心态,背着“黑锅”又何妨

拥有忍辱的心态,背着“黑锅”又何妨

“我一整夜辗转反侧,你却呼呼睡得高枕无忧,这么淡定?!”早上殷大哥一看到爱人醒来,就对着雪姐撂下这句话。“我不做亏心事,有啥睡不着的,问心无愧,嘴巴长他们身上,爱说就去说吧!”“这个脏水泼你身上可洗...

民间佛教故事:莲花池神对修行人的追问

民间佛教故事:莲花池神对修行人的追问

有一位修行人,习惯每天在大树下诵经、持咒、打坐、修法。一天,他打坐感到昏沉,就起身到林间散步,偶然走到一个莲花池畔,看到莲花正在盛开,迎风摇曳,十分美丽。他心里升起一个念头:这么美的莲花,摘一朵放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