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参法师:发心与行道

我们一般人学佛,目的是什么?图现前的利益,怎么样能满足自己日常生活中的欲望.现在经常听到的就是如何发财,买什么股票能涨,买奖劵能中奖,当自己有了痛苦厄难,才想起念念经,拜拜佛希望苦难消除,如果他所要求的没有达到,就说佛法不灵,这是根本没有理解佛法的人。

法是一种方法,佛是一位觉悟的人,你要是学到了这种觉悟的方法,就知道这个苦难是自己造的,过去生可能做了很多错事。不但过去,假使我是四五十岁的人,我以前在二三十岁的时候,也做过很多对不起人的事情,别说对外人,就是对自己的六亲眷属,对自己的父母,兄弟姐妹都对不起,这样想的话,我们学的法就能用的上。因为佛教导我们的,并没有脱离日常生活,就是在你日常生活中碰到的一些人以及遇到的一些事,你要是个有智能的人,处理的方法就会不同;没有智慧的人,处理的方法又不同。我们处理的方法往往是以自我为中心的,不管其它的人。

我们学习佛法的目的,就是学习如何有智慧,有了智慧你的目的(看问题的角度)就不同了,那是你的目的是什么呢?菩提道!你发心的时候要走这条道,否则其它都是迷惑的道路,都会把你带向烦恼,这条道叫觉道,又叫菩提道,你不要去三恶道,也不去六道轮回了,其它的道都不要走,就走发菩提心的道。学习佛法就是指导我们的日常生活,用智慧的心指导我们的一切行动。如何指导生活呢?比如你上街买菜,不要过分挑捡有些人把人家的菜捡了又捡,剥了又剥,菜被捡的不能卖了。你该拿多少就那多少,不要特别挑,这就是大悲心。要多为被人着想,处处以众生的利益为考虑才行。还有更平常的,比如你在家做饭,你也要会发心,你要想凡是吃了我做的饭,都能够舍恶向善,发菩提心,都能离苦得乐,同成佛道!虽然是平常是,可这就是最深奥的佛法,现前一念心,每天如是发愿,如是练心,你就是真正在修行,在行菩萨道。 

更新于:1个月前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佛教故事:心生菩提树:莫因外在得失影响心情

佛教故事:心生菩提树:莫因外在得失影响心情

莫因外在得失影响心情有一位金代禅师,非常喜爱兰花。他在平日弘法讲经之余,花费了许多的时间栽种兰花。有一天,他要外出云游一段时间,临行前交代弟子,要好好照顾寺里的兰花。在这段期间,弟子们总是细心照顾兰...

佛教故事:因果故事:经典文字不宜简化

佛教故事:因果故事:经典文字不宜简化

经典文字不宜简化问:佛经和咒语上多是繁体字印刷,为何不用简化字,还有许多难认字,能不能用简化字来替代?答:这个问题我早就请教过妙法老和尚,师父说现代年轻些的人不认识繁体字和个别连字典上都查不到的难认...

学佛基础-《入法门论》科解(三)先说大小法,又看邪与正

学佛基础-《入法门论》科解(三)先说大小法,又看邪与正

《入法门论》科解(三):先说大小法,又看邪与正阿王诺布帕母 著 多扎信雄仁波切 科解一、缘境: (一)立相应所缘:(P.77)1. 根基2. 法境:(1)小乘 (2)大乘 (3)密乘 (二)不相应行...

达真堪布:学修佛法让心灵超越烦恼痛苦

达真堪布:学修佛法让心灵超越烦恼痛苦

达真堪布:学修佛法让心灵超越烦恼痛苦 佛法是种活法,生活是种修行。学佛修行能让人轻松自在,快乐幸福,身体健康,家庭和睦,工作顺利,心想事成。我们明理了,心里就没有烦恼,没有痛苦了。学修佛法能让你的...

改过获福的实例

改过获福的实例

〖改悔孝亲晚年得子〗在浙江的仁县,有一位秀才名区思治,四十岁时仍未有儿子。为了求子以延续宗脉,他往庙堂祷求神明,也有用各种肉食来补身;各种方法都已尝试过。有一天,一位路过的僧人到访,自称能知过去未来...

绿皮西瓜和哈密瓜

绿皮西瓜和哈密瓜

熙熙攘攘的水果市场,人们正在抢购一批新鲜的哈密瓜,而旁边一大堆绿皮西瓜却无人问津。一个绿皮西瓜圆睁着羡慕的眼睛,自言自语:要是我们生在吐鲁番,也同样畅销!一个哈密瓜听到了,对绿皮西瓜说:朋友,可别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