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土法门法语:真实的不但说不出,想都想不到

【南狱怀让云,说似一物即不中,又云,凡有言说,皆无实义。】

这句话《坛经》上有,宗门语录里也有。『怀让』是六祖惠能的学生,他有两个徒弟,在中国佛教里头比老师名气还大,确实成就超越老师,这个人是明心见性。惠能大师当年在世的时候,他手下学生明心见性的一共有四十二个人,这是在中国佛教史里面真的是空前绝后。四十二个学生入这个境界,入一真法界,突破了十法界,这是其中的一个。他底下两个学生就是百丈禅师跟马祖,马祖是道一和尚,道一跟百丈这两个人建立丛林,马祖建丛林,百丈立清规,等於把中国的佛教带上了制度化。丛林就像现在的大学一样,以前佛法的承传,好比是私人办私塾一样,规模都很小,他们两个正式的开办佛教大学,制订这些许多的制度、规矩。这是中国佛教的特色,这两个人发起的,都是让禅师的学生。

他这句话是自己开悟的时候,六祖测验他,等於考一考他,六祖就告诉他,你说说看,你说给我听听看。让禅师就说,『说似一物即不中』,这个意思就是说明,说不出来的,怎么样说也不能说得出来。六祖听了之后点点头,给他印证,证明他见性是真的不是假的。又说『凡有言说,皆无实义』,这也是真的,不但言说无实义,思惟、想像也无实义。无实义是妄想,言语无实义就是废话。所以,诸位要知道一个事实,我们没见性,听到佛法,好宝贵,智慧的语言,欢喜赞叹,《大藏经》视为宝贝。要见了性之后,垃圾、废纸一堆,马上就不一样了。释迦牟尼佛四十九年讲了一大堆,废话连篇。为什么?你见到真实了。没见到真实,把这个当宝贝;见到真实的话,一文不值,这是实实在在的。

但是佛还是要说法,经典还是要流通,为什么?给那些没见性的人去当宝贝,佛在经典上也有比喻叫「黄叶止啼」。小孩在那里哭,在那里闹,大人在树底下捡一片黄的树叶,黄的树叶落下来,青的不会落下来,黄的落下来,落叶,给小朋友:「不要哭、不要哭,这个很值钱,拿去买糖吃。」小朋友听了,拿著他不哭了,骗骗他,叫他不要哭而已。如果你真的见性之后,才晓得释迦牟尼佛四十九年这个《大藏经》,「黄叶止啼」而已。这是讲,真实的不但说不出,想都想不到,所以佛教我们不要去想,都是妄想!现在人学经犯的大毛病,就是要用思惟去想像,想想经里头是什么意思。你能想得出来吗?你所想的那个意思,说实在话是你自己的意思,不是佛的意思。假如你不想,那就是佛的意思。不想怎么会有意思出来?有,你不妨试试看,你就读经,不想,它会有意思;不但不想有意思,再给诸位说,不想还有言语。你上台讲经,有没有想?没想,没想说了几个钟点,没想。没想它的意思,也没想它的文字,可是接触文字就会讲出许许多多。讲完之后,给诸位说,刚才讲的是什么?不晓得!

这才与心性有少分的相应,我们体会到、明白了,知道释迦牟尼佛四十九年讲经说法,没有动一个念头。他如果起心动念,他所讲的就毛病百出。他不起心、不动念,他的言语从自性当中流露出来的,自自然然流露出来的,把它记录下来就是经典,思想体系、言语结构自然完整,真是妙不可言。所以佛教给我们,「不可思议」,不但对於佛法不可思议,对於所有一切法,因为你思是妄想,你议是在那里讨论、议论,都是错误的。这是怀让禅师所说的。

大乘无量寿经指归  (第五集)  1996/4  美国圣荷西  档名:02-031-0005

更新于:1个月前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佛教故事:心的美容

佛教故事:心的美容

心的美容快下课了,我注意到前排一位学生并未认真读书,而是在兴趣盎然地观赏她那五彩缤纷的FOLDER(文件夹),只见上面贴满了鲜艳夺目的图案画,熠熠生辉,确实漂亮。我不由轻声向她道:文件夹是用来贮放成...

大安法师:《无量寿经》之宝网树音

大安法师:《无量寿经》之宝网树音

《无量寿经》之宝网树音(一)佛告阿难:“无量寿国其诸天人,衣服、饮食、华香、璎珞、缯盖、幢幡、微妙音声、所居舍宅、宫殿、楼阁,称其形色,高下大小,或一宝、二宝乃至无量众宝,随意所欲,应念即至。又以众...

佛教名词:四念处_四念处是什么_什么是四念住

佛教名词:四念处_四念处是什么_什么是四念住

四念处是什么?什么是四念住?四念处,又名四念住,是指身、受、心、法四种观想。身,就是我们的身体;受,是我们的身体对外界种种接触刺激的感受;心是对于受所产生的反应、执着;法是身、受、心所产生的一切。就...

放生功德:放生得无边利益

放生功德:放生得无边利益

一切有漏善法中,无有能比放生功德更大者。凡其他善业,若自心不净,就无有功德,但放生时,无论其心净或不净,其事皆是直接对众生有利,因此有不可思议的善果,哪怕是放一条生命的功德也无法衡量。因为这些所放的...

怡僧法师:《六祖坛经》行由品直讲6 本来无一物 正是顿悟修行之处

怡僧法师:《六祖坛经》行由品直讲6 本来无一物 正是顿悟修行之处

《六祖坛经》行由品 直讲6【复两日。有一童子于碓坊过。唱诵其偈。惠能一闻。便知此偈。未见本性。虽未蒙教授。早识大意。】六祖大师在东山寺槽厂加工米。过两日有一个小沙弥路过碓房,唱颂神秀大师的偈颂。惠能...

破戒果报故事:善恶之报 丝毫不差

破戒果报故事:善恶之报 丝毫不差

善恶之报 丝毫不差 (后魏 慧嶷)南北朝(后魏)时,崇真寺僧慧嶷,死后七天又复活,说自己和五个比丘在阎罗王面前接受审判的经过。第一个是宝明寺僧智聪,说他一生苦行,专习禅定,得生天界。第二个是般若寺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