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真堪布:一若到位了,一切就都到位了

达真堪布:一若到位了,一切就都到位了

“一念速疾皆消灭”:“速疾”讲的是速度。“皆”是全面的、彻底的。若能念诵《普贤行愿品》,一念当中,一切罪业迅速息灭。此处以“五无间罪”泛指一切罪恶。因为五无间罪是最严重的罪业,所以拿它来做代表,实际就是指一切罪业都能息灭,在相续中无影无踪。如同阳光普照,黑暗立即就消失得无影无踪一样。

有些人也许会怀疑:这个《普贤行愿品》消业的力量太大了,比除障法消业的速度还快,为什么还要念除障法呢?只念《普贤行愿品》不就OK了吗?再说,讲金刚萨垛除障法时,也说它是最殊胜、最有力量的一种消业方法。其实,若是你自己有接受的能力,都是一样的。我给大家讲过,都是一个意思,讲的是一个道理,只是方法不同而已,要明白这个道理。

大家又怀疑:讲金刚萨垛的时候,金刚萨垛是十方三世一切诸佛的总体;讲阿弥陀佛的时候,阿弥陀佛是十方三世一切诸佛的总体;讲上师时,上师是十方三世诸佛的总体,到底哪个是总体?都是!这个道理在佛法里能讲通,一点都不矛盾。有矛盾的,就是世间法;没有矛盾,就是出世间法。

此处讲《普贤行愿品》时,是“一念速疾皆消灭”;讲《金刚萨垛除障法》的时候,或讲其它的法的时候,也是如此,一定会这样讲。我曾经讲过,一到位,一切到位;一不到位,一切都不到位。因为一和一切是一体的,一若到位了,一切就都到位了。比如,今天我们讲《普贤行愿品》,若《普贤行愿品》学修到位了,金刚萨垛除障法也就学修到位了;若是《普贤行愿品》学修没有到位,金刚萨垛除障法也不可能学修得到位。都是一样的,一精通一切精通。

佛法里讲的都是这样的。一和多是一体的,一个刹那一个大劫,一个微尘一个世界,都是一体的,始终都是一体。所谓“无始无终”,实际讲的是一体。若不是一体的,就是有始终了。

不要好高骛远。修行要获得成就,靠的是一心,靠这样一个平静的心态。心态能放下来,能保持平静,这是最关键的。法门平等,没有高低之分,没有殊胜和不殊胜之分。所谓的“殊胜”或“不殊胜”,是针对个人而言的。与自己的相续相应,就是殊胜;与自己的相续不相应,就是不殊胜。自己受益了,这是殊胜;自己不受益,就是不殊胜。法只有一个体,从法本体上讲,没有殊胜不殊胜的区别。

若是你自己能认真学修《普贤行愿品》这个法门,消业在其中,积福也在其中。一定能深入普贤行愿。深入就是证入、证得。“证”就是开悟,也就是看破,看明白、看清楚了诸法的真相、真理。诸法的真相和真理就是本体。“入”就是放下,若是放下了,就在那个状态和境界中了。看破、放下、证入都在一念当中,说容易也容易,说难也难。若是没有智慧,就难。

为什么很多人把佛法当神话,把佛当神了?就是因为这个。若是没有智慧,确实是像在讲神话一样;若是没有智慧,佛确实就像神仙一样。其实不是,神仙没有超越六道。佛是超越六道的,佛法是超越六道的。若没有超越六道,就不是佛;没有超越世间,就不是佛法。世间没有平等,有高低之分,有好坏之分,有善恶之分。而平等是超越的状态,平等是成佛唯一的因。其实平等本身就是佛,这个时候因和果是一体的。

我们之所以讲“大圆满是以果为因”,就是这个意思。因和果本来就是一体的。所谓证得菩提,“菩提”有时候指佛,有时候指成佛的因,真正的菩提是平等。真正菩提果的因是平等,菩提果也是平等,就是佛。这样一想,才明白“以果为道”的意思,大圆满就是这样在果地上修。万缘放下,保持平等的状态,才是成佛。若是没有达到平等的状态,就没有佛。

更新于:1个月前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佛教故事:中年僧的故事——忏悔

佛教故事:中年僧的故事——忏悔

春去春又来(Spring, Summer, Fall, Winter and Spring Again)中年僧的故事 -- 忏悔中年僧寻出一扇磨石。他的表情如同下了某种悲壮的决心,坚定无所畏惧。中年...

猴年365天药师禅文化传播年「连载316」“法施”分享

猴年365天药师禅文化传播年「连载316」“法施”分享

药师坛城(世界)文化集团传播有限公司主办北京药师坛城国际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协办 这一篇微信分享一下早年听南怀瑾大师讲:“做生意,做企业,靠的是福报”。我经常和泥灸人讲,你们想挣钱我理解,但应该储存福...

佛教故事:宗门故事:寺院五观堂供奉弥勒菩萨的故事_斋堂供奉弥勒菩萨的故事

佛教故事:宗门故事:寺院五观堂供奉弥勒菩萨的故事_斋堂供奉弥勒菩萨的故事

弥勒菩萨也叫慈氏菩萨,当时在那个地方叫布袋和尚,就是走到哪儿都笑嘻嘻的,他的慈悲、他的胸怀、心量是无限的。哪儿打板就去哪,哪里有饭就去哪吃饭,所以别人就讨厌他,有些师父们都讨厌他。所以我们不能讨厌哪...

净土法门法语:看破是什么?全放下是什么境界?

净土法门法语:看破是什么?全放下是什么境界?

学佛毕竟是一条长远的道路,多长?八万四千法门,门门都要无量劫。可是我们只需要学一门,一门通了,门门都通了,好就好在这里。要怎么样通?得放下。我早年学佛,那时候刚刚接触不久,有缘遇到章嘉大师,第一天就...

为什么女出家人被称作尼姑?

为什么女出家人被称作尼姑?

与“和尚”一词一样,“尼姑”这个词也是中国人的俗称,并不合乎佛制的要求,所谓尼姑,是指佛教的出家女性。本来在印度以尼(ni)代表女性,有尊贵的意思,不限佛教的出家女性所专用。佛教的出家女性,小的叫沙...

乘宗法师:护念众生

乘宗法师:护念众生

护念众生一个菩萨去观照众生苦的时候,就像是看着一个迷路的小孩。他跟我们一样,想要得到一个最圆满、平安的快乐,想要远离所有人间的烦恼和痛苦,但是用错方法了,一直不断地以自我为中心,不断地用尽各式各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