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化上人:为什么说这“十二因缘”就是个糊涂因缘?

十二因缘

这一连串的关系若都没有了,

就好像万里晴空一样,

又好像水清月现。

宣化上人慈悲开示:

《心经》中的“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这是说“十二因缘”的道理;由这十二种的缘作为助缘,帮助人生了死,死了生。

这“十二因缘”就是:

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入,六入缘触,触缘受,受缘爱,爱缘取,取缘有,有缘生,生缘老死。

什么是“无明”?

“无明”就是不明白。不明白又是什么呢?就是俗话所说的糊涂。糊涂就是不懂道理,糊糊涂涂的。因为糊糊涂涂的时候不明白,就做出糊涂的行为,就有妄行了。

什么叫“妄行”呢?

“妄行”就是不应该做的而去做了。有了妄行,就有一种虚妄的认识,“识”就是一种认识。

有了虚妄的认识,就有一种糊涂的“名色”。有糊涂的名色,就有一种糊涂的入;人有六根,所以就有“六入”。有糊涂的入,就有一种糊涂的“触”。有糊涂的接触,就想要有一种糊涂的“受”。有了糊涂的享受,就有了糊涂的“爱”。有了糊涂的爱,就有一种糊涂的“取”。有了糊涂的求取,就想有一种糊涂的“有”,有也就是得。有了糊涂的得,就有了“生”。有了来生,就有了“老死”。

这一些个因缘,都是开始于这个“糊涂”。开始是糊涂,所以结果也糊涂;这一生糊糊涂涂的,又有一个来生,来生还是糊涂。十二因缘最初就是个糊涂,所以十二因缘就是个糊涂因缘。

糊涂因缘,就是凡夫所不能明白的这种因缘。这十二因缘就是说“我们人怎么样受生、怎么样死的这个道理”。就因为不懂这十二因缘法,所以就造成相反的作用,问题也就愈搞愈大,甚至于有了小孩,不把他生下来,就在他一、两个月,三、四个月时去堕胎了。

人的欲念,食欲或者色欲,是从什么地方生出来的呢?

都是从“无明”生出来的,“无明”就是糊涂的一个别名。无明生出来了,就想要去做去。因为无明,就有男女的性行为。这个性行为就是由糊涂而发生,然后才有这种糊涂的行为,这就是“无明缘行”。有糊涂的行为,然后就生出来一种糊涂的认识、糊涂的分别。这种识也就是中阴身,在男女有性行为的时候,这中阴身离得千里万里,都看得到这个地方有一线很小、很小的光明,它和这个父母有眷属因缘的,就看得见这个亮光,就到那儿去投胎,这个识就投胎了;所以说“行缘识”。

“识缘名色”,识投胎了,这就有了“名色”。“名”,就是受、想、行、识四蕴;“色”,就是色蕴。受、想、行、识这四蕴,在母腹里头只有这么个名称,还没有真实的成就。等到出生,名色具足,就有六入了;这就是“名色缘六入”。“六入”,就是六根对外境生出见性、闻性、嗅性、尝性、觉性、知性这六种性,这叫六入。

由这种六入,这个小孩子就有了一种触觉,所以说“六入缘触”。有了触觉,这个小孩子就有一种领受的感觉,这叫“触缘受”。“受缘爱”,有了领受,就生出一种爱心来。生出爱心,然后就想要求取,求取这种的所爱,所以“爱缘取”。因为求取,所以就想要占有、想要得着,这叫“取缘有”。“有缘生”,因为想要得着,所以就又有了来生。“生缘老死”,有了来生,就又有老死。这就是十二因缘的“流转门”。

如果无明没有了呢?

这行也没有了。无明灭,则行灭;行灭,则识灭,识也没有了;识灭,名色也灭了;名色灭,六入也灭了;六入灭,触也灭了;触灭,受也灭了;受灭,爱也灭了;爱灭,取也灭了;取灭,有也灭了;有灭,生老死都灭了。这是十二因缘的“还灭门”。所以才说“无无明尽本性空”,本性空了,没有无明了。

“十二因缘”这一连串的关系若都没有了,就好像万里晴空一样,又好像水清月现。你若能了悟这十二因缘的法,那时候就好像人喝水一样,这水是热的、是冷的,你自己知道。

但是如果你自己不去实实在在修行,来参悟、了悟这十二因缘,就光说十二因缘空了、空了、空了,那是没有用的!

恭录自《心经非台颂解》

更新于:27天前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佛教故事:觉者的生涯:第二十四节 了解世界的本质,向众生宣示解脱之道

佛教故事:觉者的生涯:第二十四节 了解世界的本质,向众生宣示解脱之道

第二十四节 了解世界的本质,向众生宣示解脱之道我所能做的,就是了解世界的本质,并向众生宣示解脱之道即使我涅槃了,我的教导仍是世间的甘露法雨。佛陀在众比丘尼的陪同下,年已八十七岁高龄的耶输陀罗正前往舍...

药师坛城“法施”连载58

药师坛城“法施”连载58

【药师坛城“法施”连载58】药师禅:人生最大悲哀,是对前途没有希望;人生最坏习惯,是对工作没有计划;失败者,往往是热度只有五分钟的人;成功者,往往是坚持最后的人。无言、心心相应,是谈话最高艺术;无相...

快乐和苦楚都不是永恒的

快乐和苦楚都不是永恒的

一个月色朦胧的深夜,在一个靠海的山洞里,一个老和尚正在盘膝打坐。他忽然听到了几声哭泣,声音似乎来自山脚下的海边,而哭泣的人是一个年轻的女子。这么深的夜了,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呢?于是,老和尚从蒲团上站起...

佛教故事:布衣百姓:偷瓜的贼

佛教故事:布衣百姓:偷瓜的贼

偷瓜的贼从前,有一位修行者在森林里修道,丛林附近有瓜田。有一晚,瓜贼准备到瓜田偷瓜时,月亮正从云堆中露脸。瓜贼不禁对月高歌∶??「明月呵!请你等候我去摘瓜,???待我摘到瓜以後,不论你出现与否都不要...

宣化上人:六祖大师说:若真修道人,不见世间过

宣化上人:六祖大师说:若真修道人,不见世间过

  若真修道人,不见世间过  宣化上人慈悲开示:色类自有道 各不相妨恼离道别觅道 终身不见道波波度一生 到头还自懊欲得见真道 行正即是道自若无道心 闇行不见道若真修道人 不见世间过你看这说得多好啊!...

打胎会有报应吗

打胎会有报应吗

我的恋爱是完全标准的现代化的,婚前性行为在当时还曾经让自己引以为豪过。可是现在回想起来,其实根本就不愿意回想,心中只希望要是没有发生那该多好啊!可是事实就是事实。因为纵欲在第一次堕胎后,不到一百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