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救即是救他

自救即是救他

佛陀时代,有位在家修行的居士,平时常常听闻佛法,所以明白人生的苦、空、无常;他一生守志奉道、淡泊名利,并且能将佛陀的教化力行于日常生活中。

那时交通不便,必须跋山涉水、穿越沙漠,才能到达其他市集。有一次,居士随着商队到外地从事贸易,第一天走到一座山林,当时天色已暗,于是就在山林间扎营过夜。

居士为了关照众人的安危与财物,便自动穿上防护衣,在商队的外围巡逻,一步步皆心不离佛。他用心地观想佛陀的教法,并回顾自己在生活中是否已依教奉行?是否还有贪、瞋、痴的念头?

夜深时分,来了一群山贼!他们拿着棍子、石头、砖块等等,准备抢劫商队。突然看到有人在商队外围走来走去,那分庄严威仪予人一种坚韧毅力的震慑。

山贼远远地看着,不敢向前袭击,心想:稍等一下,等他走累了、睡着了,再来下手。于是,大伙就在远处观望,看着他的脚步、一步一步稳健地来回走着。不知不觉中晨曦微现,这群山贼已经没有机会下手了!

临走前山贼们丢下棍子、石头和砖块,一哄而散。商队的人都惊醒了,赶快跑去一探究竟,发现周围留下许多棍子、石头……,又看到同行的居士自在地来回巡逻。

大家不禁打从心底生起恭敬心,纷纷感恩他的守护,他很谦虚地说:「这没有什么啊!我只是在生活中守好自己的本分。还好,大家都能平安,真是令人高兴!」

当商队归来后,居士虔诚地前往精舍拜见佛陀,并且详细地报告所遭遇的一切。佛陀说:「对!处人即是利己;自救即是救他。生活中若能守住岗位,顾好己心,人生就会平顺、安和。」

学佛就是要学习去除心念的染污,远离人我是非,用清净的心接受佛法的教化。看!佛陀的在家弟子,以庄重的态度、摄心守意,竟能摄住山贼的心;所以,只要大家能守本分,就能得本事,也就能「自救救人、利人利己。」

更新于:24天前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饿鬼:擅用僧物 得饿鬼报

饿鬼:擅用僧物 得饿鬼报

饿鬼:擅用僧物 得饿鬼报 一时,佛在舍卫城。目犍连尊者常去地狱、饿鬼、傍生、人间、天界,看见地狱众生受寒热烧杀之苦,饿鬼道的众生受饥渴燃烧之苦,傍生互相啖食役使之苦,人间诸众各自的生老病死、求不得、...

放生功德:浅谈戒杀放生行善之功德

放生功德:浅谈戒杀放生行善之功德

浅谈戒杀放生行善之功德问:为什么在佛祖的说法中,极力提倡戒杀放生和持素,究竟有何利益?答:戒杀、放生、持素是学习慈悲心的根本。能够做到,功德无量。这三种中,我们若能做到一点,功德就多一分,若都能做到...

达真堪布:真正发出菩提心的那一刻,一切会当下圆满,命运会改变

达真堪布:真正发出菩提心的那一刻,一切会当下圆满,命运会改变

达真堪布:真正发出菩提心的那一刻,一切会当下圆满,命运会改变 我们的上师如意宝讲的很直接,如果想究竟利益自己,“暂时利他乃窍诀”。想究竟利益自己,就应该暂时的利益他人,这才是最好的窍诀,是圆满自己...

陈士强教授:《宗藏遗珍》所载佛经目录四种考释

陈士强教授:《宗藏遗珍》所载佛经目录四种考释

陈立强33年尝百草救母 孝心感动山村收获爱情 利川新闻网讯(通讯员唐旭)为了治疗母亲的癌症,33年来,一位土家汉子查阅医书,独自钻山越岭采草药、尝草药,几次中毒险些丧命,直到60岁仍然单身,抒写了...

海涛法师说故事全集:15.出家还家记

海涛法师说故事全集:15.出家还家记

15.出家还家记赖咤出生于舍卫国一个非常富有的婆罗门家庭中。他的家拥有无数的奴婢仆从,也拥有无数的牲畜。家中的仓房都堆满了各种财物、粮食以及生活用品。赖咤出生后,不愁吃穿。由于父母非常疼爱,无论是什...

佛教故事:禅·看开:人生要有追求,更要常知足

佛教故事:禅·看开:人生要有追求,更要常知足

人生要有追求,更要常知足《佛遗教经》说:知足之法,即是富乐安隐之处。知足之人,虽卧地上,犹为安乐;不知足者,虽处天堂,亦不称意。不知足者,虽富而贫;知足之人,虽贫而富。传说八仙当中的吕洞宾,有一天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