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救即是救他

自救即是救他

佛陀时代,有位在家修行的居士,平时常常听闻佛法,所以明白人生的苦、空、无常;他一生守志奉道、淡泊名利,并且能将佛陀的教化力行于日常生活中。

那时交通不便,必须跋山涉水、穿越沙漠,才能到达其他市集。有一次,居士随着商队到外地从事贸易,第一天走到一座山林,当时天色已暗,于是就在山林间扎营过夜。

居士为了关照众人的安危与财物,便自动穿上防护衣,在商队的外围巡逻,一步步皆心不离佛。他用心地观想佛陀的教法,并回顾自己在生活中是否已依教奉行?是否还有贪、瞋、痴的念头?

夜深时分,来了一群山贼!他们拿着棍子、石头、砖块等等,准备抢劫商队。突然看到有人在商队外围走来走去,那分庄严威仪予人一种坚韧毅力的震慑。

山贼远远地看着,不敢向前袭击,心想:稍等一下,等他走累了、睡着了,再来下手。于是,大伙就在远处观望,看着他的脚步、一步一步稳健地来回走着。不知不觉中晨曦微现,这群山贼已经没有机会下手了!

临走前山贼们丢下棍子、石头和砖块,一哄而散。商队的人都惊醒了,赶快跑去一探究竟,发现周围留下许多棍子、石头……,又看到同行的居士自在地来回巡逻。

大家不禁打从心底生起恭敬心,纷纷感恩他的守护,他很谦虚地说:「这没有什么啊!我只是在生活中守好自己的本分。还好,大家都能平安,真是令人高兴!」

当商队归来后,居士虔诚地前往精舍拜见佛陀,并且详细地报告所遭遇的一切。佛陀说:「对!处人即是利己;自救即是救他。生活中若能守住岗位,顾好己心,人生就会平顺、安和。」

学佛就是要学习去除心念的染污,远离人我是非,用清净的心接受佛法的教化。看!佛陀的在家弟子,以庄重的态度、摄心守意,竟能摄住山贼的心;所以,只要大家能守本分,就能得本事,也就能「自救救人、利人利己。」

更新于:24天前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法云法师文集:心念的力量

法云法师文集:心念的力量

心念的力量法云法师曾经听闻一则故事:有二人去医院拿检查报告,原本,某甲的病不过慢性胃炎而已,某乙却不幸患上了胃癌;可是,却因为一场误会,阴错阳差,改变了两人的命运。当时某甲去拿检验报告,却误持赫然写...

因果往事:无知毁庙 恶报连连

因果往事:无知毁庙 恶报连连

 我家住在一个闭塞的小山村,只有几十户人家。1948年解放,1949年村里成立小学,共有二十几名学生,我也是其中一个。学校设在村东头蔡家大院的东厢房(原是仓房),正房五间,西屋住着村支书(村里最高长...

佛教名词:【业障】_业障是什么意思_业障和魔障的区别

佛教名词:【业障】_业障是什么意思_业障和魔障的区别

业障 (佛教解释)佛教语,谓妨碍修行正果的罪业,比喻人的罪孽。 南朝 梁 慧皎 《高僧传译经中昙无谶》: 进更思惟:但是我业障未消耳。《法苑珠林》卷七五:如是神呪,具大威力,能受持者,业障消除。《西...

《纪文达公笔记摘要》22、天理昭然

《纪文达公笔记摘要》22、天理昭然

纪文达公,讳昀,清朝学者、文学家。官至礼部尚书、协办大学士。录其平时所见所闻奇异之事著《阅微草堂笔记》一书,约三十万余言,详述因果六道轮回之事征,多系真人真事。民国陈荻洲居士,依此笔记摘录百篇,题为...

鸿星尔克爆红的背后,有善良在流动

鸿星尔克爆红的背后,有善良在流动

近期河南洪灾牵动着亿万人民的心,也让很多爱心企业显露峥嵘。鸿星尔克以捐款 5000 万物资的新闻,如驰骋的黑马一般出现在了大众视野,迅速火了。为什么那么多爱心企业的助力,而鸿星尔克独领风骚呢?原来...

佛教故事:法海搜珍:母女同婿·出弥沙塞律

佛教故事:法海搜珍:母女同婿·出弥沙塞律

母女同婿出弥沙塞律【经文】佛在舍卫城,时优善那邑有年少居士,出行嬉游,见一女人,名莲华色,色如桃李,女相具足,居士情生爱重,便娉为妇。婚后少时,妇便有身,送归母家,以待分娩,日满生女。夫以妇在产,不...